(懷化學院音樂舞蹈系 418008 )
《大宇宙第二卷》創(chuàng)作于1973年,是克拉姆第三階段的代表作。這是為電擴聲鋼琴而作的黃道十二宮幻想曲,共12首。12首作品與黃道十二宮相對應,分別與十二個不同星座的人物相關聯(lián)。本卷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均由四首不間斷演奏的作品組成。《大宇宙第二卷》極具印象主義音樂特征。這是“主張色彩是生命的代表……力求從瞬間即過的方面來理解生活,……把色彩分得及其細致……”??死吩谶@里不僅僅是模擬自然、描繪神秘的星座,更多是運用其天才的思維,加以想象。而這種想象力不同于浪漫主義的幻想,它是一種從經驗和觀察的總和。這就是喬治克拉姆獨特的氣質。音色作為音的四大性質之一,具有著不可否定的作用。隨著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音樂家越來越摯愛去研究新的音色,及原有音色的開拓。有的音樂家尋求了新的物體所發(fā)出獨特的音響。而有的音樂家挖掘的是原有的樂器音色,但是手法不一。有的音樂家的手法有些厚重,雖然造成了新的音響或者新的演奏形式,但是所造成的樂器危害也是不可忽視的!我獨愛喬治·克拉姆的音色開創(chuàng),這是我所見到溫柔的開拓者之一。
喬治·克拉姆(1929-),美國最杰出的先鋒派作曲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紀后半葉,其創(chuàng)作涉獵聲樂、器樂、室內樂以及交響樂等多種體裁。音樂極有個性,早期受到韋伯恩的影響,后對新音響感興趣。主要作品有《大宇宙第一卷》《大宇宙第二卷》《黑天使》《遠古孩子之聲》等。在這12首作品中,音色是最為突出的特征。克拉姆的大膽創(chuàng)新,帶給了我們新的理念。
克拉姆本人曾說:“對音樂中新的可能性發(fā)掘時我們時代的一個重大的、歷史性的突破,各種發(fā)展使我們對非西方音樂和早期西方音樂的認識大大增強,在我的作品中傳統(tǒng)的音樂技法一經改變,音色會出現(xiàn)太多的變化空間”。在《大宇宙第二卷》中,詳盡的演奏提示、表情要求,體現(xiàn)了音色的重要性。音色的神秘、夢幻、情緒印象,構建了12首幻想小曲。而這種音色的變化有別于豐富音響的管弦樂隊,僅僅只是由鋼琴的擔任。
克拉姆不滿足鋼琴88個鍵盤所帶給的音色世界,他已經深入了鋼琴內部去尋找新的突破——琴弦的運用。這是個新的開創(chuàng),極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xiàn)力。在12首作品中,琴弦的演奏是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主要有滑奏、揉弦、拍弦等演奏方式。
1.滑奏琴弦
在第二首《神秘和弦》中,就采用了滑奏琴弦(gliss.over strings)。在第二、第四小節(jié)在PP力度之下,滑奏琴弦輕輕拂過,神秘而平靜。見圖一。
圖一
2.揉弦
在第五首《夜之咒語二》中采用了揉弦(gliss.sempre),并貫穿全曲。見圖二。
圖二
3.拍弦
第七首《虎!虎!虎!》中采用了拍弦。見圖三。
圖三
( Mart.on string(f.n))處,便是拍弦,極度暴力的戲劇性充滿了整個作品。對于琴弦的開拓,克拉姆發(fā)揮極致。多種演奏的形式將弦樂與鋼琴的極大融合。
紙、玻璃杯等是克拉姆音色開拓的輔助材料,這一大膽運用,提供了新的振動印象。在第一首《晨曲》中,就采用了紙對琴弦的壓力所導致的振動差異原理?!冻壳分械牡谝恍」?jié)處上方就標記了“paper on strings”。值得注意的是,克拉姆不僅僅只是運用紙對琴弦振動的影響,更有趣的是將紙進行切除及移除處理,極大發(fā)揮了紙的力量。
玻璃杯也是克拉姆的選擇。見圖二中,在曲譜之前就標記了“glass tumbler”。玻璃杯的敲擊,在克拉姆音色的開創(chuàng)中,與人聲的運用,異曲同工。
鋼琴的和弦音色融合了人聲。這種創(chuàng)新,提高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人聲不僅是作品中的音色特征,更是象征性的符號。這種符號使作品更具有特定的意義。在《大宇宙第二卷》中,克拉姆采用了口哨聲、詠唱經文、詞匯等等。其中在第七首中,要求發(fā)出 “TORAI、TORAI、TORAI”的聲響。這是二戰(zhàn)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所發(fā)出的暗語。形象描繪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
在喬治·克拉姆的《大宇宙第二卷〉》,他對音色的開拓,是現(xiàn)代音樂的趨勢。那我們的音樂該去何方,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們還是一味地追求傳統(tǒng)的、古典的,還是勇敢去接受新的理念,勇敢地開創(chuàng)我們的思維,去創(chuàng)新呢?傳統(tǒng)的、古典的,固然是好的。但是,作為音樂者的我們,不能僅僅將欣賞的耳朵停留在古典的藝術魅力之中!也不能將全部的力量去挖掘最古老的,民族的珍寶之中!我們?yōu)槭裁炊魳罚槭裁炊鴺芬?!音樂是音響的藝術,我們不需要手段、手法,我們最終只要的是美的享受!我們無法將音樂定義在一個具體的框架里,我們也無法將我們的音樂定在一個框架里!這意味著音樂是博大精深,音樂是無窮的魅力,音樂不分古今,音樂不分國界。音樂是我們情感的流露,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喬治·克拉姆在《大宇宙》中,不僅僅開創(chuàng)了新的音響,而是更多地去開創(chuàng)了我們的思維!
[1]保羅·亨利·朗.西方文明的音樂 [M].貴陽:貴州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2]姜小鵬.論喬治克拉姆音樂中的音色與織體 [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