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民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的外科治療
黃漢民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研究分析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外科治療方法。觀察肝葉切除的患者,Ρ<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Ρ>0.05。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外科治療方法較多,對患者進行肝葉切除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肝膽管結石;膽汁性肝硬化;外科治療
肝膽管結石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結石,占膽石癥的25%左右,患者病變復雜,且并發(fā)癥較多,手術后結石的殘留多,復發(fā)率較高[1]。肝膽管結石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梗阻、感染,并會引起膽管的狹窄、肝臟萎縮、肝膿腫、膽汁性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等[2]。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十分重要。目前臨床對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多采用外科治療,我院本次實驗研究分析了外科手術對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法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76例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術治療,且經(jīng)過病理檢查證實。7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37例,年齡最大為77歲、最小為35歲,平均年齡為(50.97±8.22)歲。疾病病程在3~11年之間,平均病程為(7.72±3.23)年。其中出現(xiàn)右上腹疼痛64例,41例患者有黃疸,18例有發(fā)熱,2例有腹水。肝功能Child分級中,A級患者51例,B級患者19例,C級6例。3例有脾腫大,5例有食管下段靜脈曲張,1例合并膽管癌。
1.2 方法
患者在治療前均加強肝臟的糖原儲備,使用營養(yǎng)支持,糾正低蛋白血癥,有感染的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補充維生素K,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輸血。
76例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術前根據(jù)患者的肝臟功能、結石的分布情況等,采取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肝葉切除手術、膽腸吻合手術、膽管高位切開取石引流手術。如患者合并門脈高壓等則聯(lián)合使用脾切除和賁門血管離斷手術方法。
治療效果:優(yōu)秀為患者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體征均完全消失,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良好為:患者有輕度的膽管炎等癥狀,但是可以繼續(x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生活質量良好。差為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其癥狀及體征無明顯的改善。
1.3 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SΡSS19.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算結果顯示Ρ<0.05時,表示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方法為χ2檢驗。
76例患者治療方法主要為肝葉切除40例、單純膽管切開取石引流22例,高位膽管切開取石后膽腸吻合6例,膽總管成型手術7例,高位膽管切開取石引流聯(lián)合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1例。
進行肝葉切除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高于未進行肝葉切除組患者,Ρ<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Ρ> 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肝葉切除組與無肝葉切除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肝葉切除40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包括膈下感染2例,切口裂開1例,肺部感染1例。無肝葉切除組患者中,單純膽管切開取石引流的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1例,食道下段靜脈破裂出血1例;高位膽管切開取石后膽腸吻合發(fā)生反復發(fā)作反流性膽管炎1例,膽總管成型手術發(fā)生膈下感染1例。
肝膽管結石患者由于結石的梗阻、膽管的狹窄,加上有反復發(fā)生的膽管炎,會導致患者膽汁淤積,進而引起肝細胞的受損及再生[3],導致門脈區(qū)纖維組織增厚,有炎性細胞的浸潤,組織增生、分隔出小的結節(jié),進而會導致膽汁性的肝硬化。此外,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有結節(jié)對門靜脈支的壓迫,會導致門靜脈支管腔縮小,門靜脈的回流降低,肝葉猥瑣,門靜脈扭曲等[4],引起門靜脈的回流受阻,產(chǎn)生門靜脈高壓等。
早期對肝膽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進行治療,將結石去除,并解除患者的狹窄情況,可以有效地終止肝臟的病理變化,避免出現(xiàn)脾功能亢進和肝臟衰竭[5]。因此使用外科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此疾病的主要方法。
從我院7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我們看出,對肝膽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進行外科治療的方法較多,包括肝葉切除、單純膽管切開取石引流等。且對有合并脾功能亢進的患者給予脾切除等手術。表1的對比結果還提示我們,在手術治療過程中使用肝切除對患者治療效果更好。因此我們認為,對有左側肝臟大量結石、左側肝臟萎縮的患者,可以進行左側肝切除手術治療;有右側肝結石、右側肝臟萎縮、左側肝臟代償性增大,可以進行右側肝臟切除手術;手術中可以利用超聲等儀器對患者肝內(nèi)結石情況進行定位,以避開肝臟內(nèi)大血管,防止過大的損傷,以提高取石的準確性。
但是,對肝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不推薦使用肝臟切除手術治療,可以先進行膽管切開取石的方法,以糾正膽管狹窄,使引流通暢,且手術中要避免將肝葉切除的過多,注意保護有肝功能的肝臟,避免術后肝功能衰竭的發(fā)生[6]。
此外,由于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在手術前多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有低蛋白血癥、免疫功能較差,加上手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較多,因此圍手術期的處理也是避免肝臟功能衰竭,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尤其對肝功能Child分級C級的患者,更要注意圍手術期的臨床處理,使用生長抑素降低門脈壓力,并配合其他止血的手段,提高肝臟功能儲備,合理地使用營養(yǎng)支持,給予抗生素積極預防感染,補充凝血因子減少肝臟損傷[7]。
綜上所述,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外科治療方法較多,對患者進行肝葉切除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醫(yī)師在手術前要對患者的肝功能做好評估,在圍手術期給予肝臟保護,有合并癥的患者同時給予對癥的手術治療措施。
[1] 羅蒙,孫隆慈.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合并膽石病的診治要點[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17(6):622-625.
[2] 吳金術,彭創(chuàng).肝膽管結石并膽汁性肝硬化(HLC)治療方案的選擇[J].肝膽外科雜志,2012,20(3):161-162.
[3] 黃少華.肝膽管結石并膽汁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案[J].健康大視野,2012,20(11):581.
[4] 黃俊明,袁超杰,伍宏章,等.肝膽管結石并膽汁性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手術治療[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2,30(1):53-54.
[5] 湯恢煥,周軍.原發(fā)性肝膽管結石合并膽源性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9,14(2):154-155.
[6] 宗煜.膽管十二指腸間置空腸吻合術治療肝膽管結石21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1):11.
[7] 唐銀河,宋其同,鄭曉風,等.肝膽管結石并發(fā)門靜脈高壓癥外科治療探討[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8,20(4):284-285.
R657.3+<1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0-0099-021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4)10-0099-02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4)10-00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