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焙⒆邮亲鎳奈磥?、家長的希望。在當下許多家庭是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幼兒安全怎樣強調(diào)都不為過。幼兒園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能去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應進入幼兒園教育課程體系,讓家長、教師共同努力,使幼兒獲得一個更高層次、更大意義上的保護意識。
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存?zhèn)€體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可以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讓孩子健康成長。從孩子幼年時起,家長就應該加強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孩子年幼無知,沒有生活閱歷和經(jīng)驗,他們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東西能玩、不能玩,這些都需要成人的引導與教育。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自我保護教育,從入園晨檢時就要開始。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小針、彈球、小刀、珠子等危險物品,要及時沒收,排除隱患。下午離園時,有次序地排隊下樓,教師沒喊到幼兒姓名,幼兒不得擅自離園。離園時,幼兒要與老師打招呼說“再見”,不跟不認識的叔叔阿姨離開幼兒園,等等。教師要利用上課時間,教給幼兒簡單的安全知識和自己保護自己的技能。比如在社會活動“我的五官”中,我讓孩子們說一說五官是哪五官,讓孩子明確知道“五官”,討論這五官有什么特別用途和特點,知道它們對我們每個人有著重要的幫助,從而激發(fā)孩子們保護自己五官的積極性。怎么保護呢?孩子們討論很熱烈,從而得出答案,同時還延伸到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它們同樣重要!
到戶外活動的時候,我們要告訴幼兒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別人,也不能去擠別人。平時,跟大家友好相處,不互相打鬧;在玩大型玩具的時候,讓孩子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去做。要正確地玩滑滑梯,不與同伴搶著玩,不可以頭朝下滑滑梯,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二、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尤為重要。在幼兒園,我們應給幼兒充分時間和空間,根據(jù)課程合理安排、組織體育活動,提高孩子基本動作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很好地發(fā)展,動作靈敏、協(xié)調(diào)。重要的是,知道在活動中注意哪些安全事項。這樣,在玩中學、學中做,更好地鞏固了知識,獲得自我保護的能力,避免事故發(fā)生。例如,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魚刺卡到喉嚨之痛;吃飯不說話打鬧,可以避免氣管進異物。外出跑步要把手拿出來不能插進口袋里;過馬路走斑馬線并注意看紅綠燈,知道一些馬路上的標志圖的含義,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遇到緊急情況時會躲閃、讓開,或求助他人幫忙,保護自己的安全。在生活中,教師注意幼兒這些生活小節(jié)的訓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鍛煉幼兒自理的能力。這樣,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我保護的能力也一定會形成。
三、培養(yǎng)良好的活動習慣
在每學期,要進行一次地震、火災演練活動。伴隨著一陣警報聲響起,孩子們放下手上玩具、圖書等,迅速用胳膊抱住頭部,有的鉆到桌子下,有的蹲在墻角或墻邊等狹窄地方。幼兒們鎮(zhèn)定自若,沒有一個大喊大叫到處亂跑的。兩分鐘后兩聲長哨響起,幼兒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到就近樓梯口集合,沿樓梯墻邊有次序并迅速地向操場撤離,并在空曠地方抱頭蹲下。當警報再次響起,各班老師清點人數(shù),全園幼兒安然無恙。通過演練活動使大家了解了防震、疏散等應急避險知識,提高了大家在密集場所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掌握地震來臨時最有效的逃生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們運用情景法、操作法,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理解簡單的自護知識。如中班的健康活動“燙燙小魔鬼”中,教師不僅制作了相關(guān)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引起燙傷的原因、如何預防燙傷以及燙傷后的正確處理辦法,還準備了自制水龍頭、毛巾、盆子、熊爸爸和熊寶寶胸卡,讓幼兒進行表演如何處理燙傷的傷口,教育幼兒遠離可怕的燙燙,從而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大班的社會活動“神奇的花瓣”中,在花瓣帶小男孩回家的情境中認識常見的標志,初步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技能和安全意識。并通過交流討論,制作愛心卡,懂得從小關(guān)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四、家園協(xié)同做好自我保護教育
幼兒園制定的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在實施的同時需要家長在家中配合完成??梢岳眉议L會,介紹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梢蚤_展系列親子活動,請家長來幼兒園聽講座,從而讓家長有培養(yǎng)幼兒自我能力的意識。
家園需要緊密配合,對幼兒進行同步的教育,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安全地成長。在家長問卷、家長調(diào)查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家長都認為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是尤為重要的,是必要的??墒?,真正掌握、教孩子這方面的知識技能的卻屈指可數(shù)。所以,需要我們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信任,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讓家長朋友為我們的安全教育保駕護航。
在幼兒園,吊飾、墻面、走廊,都緊緊圍繞著安全布置,無處不給幼兒營造安全的氛圍。如開辟“安全、自救”板塊、區(qū)域“安安消防站”,走廊掛著很多家長自編的一些安全童謠、兒歌,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安全智力大沖浪”“安全匯編”等活動。設(shè)置安全標志、標語,通過家校平臺向家長介紹安全小常識。平時給孩子滲透、幫助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以便遇到事情及時聯(lián)系家人,還要知道特殊的電話號碼(如上醫(yī)院撥打120,報警打110)。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家長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孩子也會有所影響,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認識,從而有效地達到了家園安全共育的同步。
學生自護能力得以提高,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傷害,還幫助學生了解到簡單的自護知識。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具備一定的自護能力,對學生的一生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江蘇省昆山市鑫茂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