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
充分挖掘拔河繩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孫立平
拔河繩閑置了嗎?我們除了經常用它在體育課上開展小組拔河對抗活動外,還把它用于一些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去,發(fā)揮它應有的教學功能與作用。
把全班學生排成一路縱隊站在跑道上,將拔河繩拉開擺放在學生右邊的地面上,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各自用右手抓起拔河繩開始慢跑1000米熱身活動;又如在耐力跑的小組練習比賽中,采用小組成員“一線牽”的方法,看哪組成員“一個不少”先到達終點(以拔河繩末端為準)。采用這種“一線牽”的耐力跑練習方法,不僅有趣味性,而且學生相互之間有鼓動性和鼓舞性,還具有學生個體與班、組集體間關系處理方面的教育性和包容性等育人作用。
“拉網捕魚”活動性游戲通常都是以學生手拉手的方式組成“魚網”,可往往是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出現“松手散網”現象,不僅影響“捕魚”效果,而且影響學生活動興趣。我們“請”來拔河繩協(xié)助幫忙,讓“組網”的學生雙手緊握拔河繩,視拔河繩為魚網“綱繩”,這樣就不會出現“散網”現象,學生的活動興趣和活動效果大大提高。
民間傳統(tǒng)舞龍運動項目進體育課堂是現代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在現實中,學校不可能配置這樣的道具器材,怎么辦呢?我們把長長的拔河繩當成一條龍,將其捆綁固定在自制的武術棍棒上,讓學生模仿舞龍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和感受“長龍舞動”過大年的喜悅樂趣。這種活動方式時而走進體育課堂,不僅深受學生喜歡,而且也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和群體活動形式。
在籃球架上進行一根繩索“過險河”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一些特殊攀爬動作方法與技巧。具體做法是把拔河繩牢固地梱扎在兩根籃球架的支柱上,繩索高度距離地面1~1.5米之間,在繩索正下方的地面上擺放一排體操墊子,然后教會學生背朝過河的方向站立,先用雙手握緊繩索,再身體后倒將一腳抬起放擱在繩索上,接著將另一只腳也同樣抬起放擱在繩索上,通過雙手交替向前抓握移動身體位置的方法渡過險河。
每個學年的6月份和9月份天氣十分炎熱,為防止學生長時間在操場上活動而中暑,有時我們也把學生組織到校園的樹林里進行爬繩活動。具體方法是將拔河繩套掛在牢固的樹杈上,教會學生學會爬垂繩的方法和技巧,鍛煉他們的攀爬能力和力量素質。
(安徽省徽州師范學校2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