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榕,周娟,陳紅輝
復雜型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病因?qū)W共病研究
周肖榕1,周娟2,陳紅輝3
本文介紹了復雜型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以及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概念,回顧兩者的病因?qū)W研究,并對共病研究現(xiàn)狀進行文獻回顧,以期對臨床研究和治療實踐提供幫助。
復雜型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病因?qū)W;共病
2013年5 月份推出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DSM-5)[1]包含了對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急性應激障礙(acute stress disorder,ASD)診斷標準的調(diào)整。新的診斷體系將兩者從焦慮障礙中分離出來,置于新類別“與創(chuàng)傷和應激相關的精神障礙”之下;具體診斷標準也在第四版的基礎上有所改動。但新版仍沒有采用某些學者的意見[2],將復雜型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complex PTSD,C-PTSD)或未分類的應激反應(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DESNOS)獨立出來納入診斷體系,激起了學界對復雜型創(chuàng)傷到底能不能診斷為獨立疾病單元的新一輪討論,讓復雜型創(chuàng)傷和人格障礙的關系爭論重新回到學術視野。因此,重溫近年來關于C-PTSD和人格障礙的共病研究成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