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輝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學科,因此,不管是老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存在一定難度。通過物理教學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筆者就自己實際的物理教學經(jīng)驗,就通過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160
對于高中生而言,物理既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此,想要學好物理這一學科,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的過程,也是學生多種能力提升的過程。作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該如何通過物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呢?這是一個值得廣大高中物理老師深思的問題。筆者作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有多年的物理一線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了通過物理教學提高學生能力的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物理教學中影響學生能力提高的因素
1.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強。
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經(jīng)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對世界有自己的見解,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簡單問題,學生都能夠獨自解決。然而高中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依然不成熟,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不強,尤其是在學習物理這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時,學生的自學能力還不強。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對知識點一一講解,那么學生還能對知識點有效的理解,而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就比較吃力,對于遇到的物理問題學生讀不懂,也難以對遇到的題型進行正確的審度,甚至有的學生既使對遇到的問題反復思考也找不到頭緒,不知從何著手解決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2.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掌握不到位。
物理學科有其自身特點,因此,想要學好物理也應該掌握有效的物理學習方法。每一個物理定理和概念都是經(jīng)過物理學家無數(shù)的實驗與實踐得出的,因此,不僅具有極高的科學性,同時也有豐富的內(nèi)涵,而在高中學生實際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概念或者定律理解不到位的現(xiàn)象還存在,這就給學會的物理學習帶來了很大麻煩。學生只有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才能去分析物理問題,也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學生才能進行實驗操作,如果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含義,那么不管是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還是在實驗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
3.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不濃厚。
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不濃厚也是物理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學生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就遏制了學生通過物理學習有效提升能力的目的。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不濃厚的原因有很多種,既有來自學科自身的原因--物理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有來自教學方面的原因,課堂教學趣味性不強,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難以被有效調(diào)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那么,學生的多種能力就很難通過物理學習得以培養(yǎng)。
4.難以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效結合起來。
不能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是高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很多學生都認為進行物理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迎接高考,因此,能否解決考試卷上的物理題目成為衡量學生物理成績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學生更多的將物理知識與解決物理題目結合起來,而沒有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提出,我們不難感覺到,對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既影響了學生從更高的層次去理解物理概念與定律,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5.高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創(chuàng)新”是物理學習的靈魂。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物理學科才能得到長足發(fā)展,也只有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物理才能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高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弱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是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入的物理研究活動。
二、通過物理教學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1.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不管是進行哪一學科的學習,都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尤其是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物理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實驗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抱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思想,在課余學生一定要努力的進行自學,既要掌握好教材上的知識,還要積極的閱讀與教材相關的一些資料,對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也應該獨立自主的進行思考,不斷提高自學能力。
2.提高學生正確掌握物理概念與定律的能力。
學生能否從多角度對物理概念進行正確的掌握也是一種能力。為了提高學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全面性與準確性,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概念的多層含義講解給學生,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物理概念內(nèi)涵的豐富性。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嚴謹?shù)乃季S逐漸形成,對概念的掌握與理解也就更加全面。
3.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一個人對某事物感興趣,可以是學生的直觀感受,也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使學生對某事物感興趣。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是一種能力。學生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要在興趣的引導下,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學習能力。
4.提高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的能力。
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而言,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起來是一種寶貴的能力,因此,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的能力。物理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需要學生走出課堂,去觀察生活,只有在觀察過程中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為了解決問題學生會有效結合教材上的物理知識,最終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xiàn)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
然而,培養(yǎng)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起來的能力 并不容易,很多學生即使愿意去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但是將理論與實際有效結合起來的過程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思考與探索,這一過程既是枯燥的又是艱辛的,學生也可能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很多時候學生還要面對失敗,因此,部分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研究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就會產(chǎn)生沮喪心理,有的學生會放棄繼續(xù)探索。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也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老師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克服探索過程匯總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不管是哪一領域離開了創(chuàng)新都難以得到有效發(fā)展。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物理教學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如果老師不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依然難以發(fā)揮學科教學的優(yōu)勢。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一定要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激活學生的思維,老師可以巧設懸念,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獨立自主的找出問題的答案,當然在學生遇到思維障礙的時候,老師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變得越來越活躍,為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物理學科是一門重要的自然學科,尤其是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過物理學習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因此,老師既要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