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芳,徐長紅 (吉林省通化市第206醫(yī)院外三科,吉林 通化 134000)
腸梗阻非手術治療過程包括腸梗阻的術前準備及非手術治療。仔細觀察及時向醫(yī)生報告患者的病情變化,護理得當,不但可為手術創(chuàng)造良好的手術時機,還可以使一般性梗阻得以緩解。此期間護理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間在我科住院治療的52例腸梗阻患者,男41例,女11例,平均年齡42.3歲。保守治療32例,因絞窄性腸梗阻手術6例,腫瘤所致腸梗阻手術13例,1例因入院較晚并發(fā)感染性休克死亡。
1.2 方法:對52例患者實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做到精細化護理,重視病情觀察,嚴格落實護理制度,班班交接病情變化,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并觀察留置胃管引出液體的形狀。
1.3 結果: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達到精細化護理,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護理和治療,促進了患者的康復,為手術獲得了良好的時機,使一般性梗阻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緩解。
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全過程,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讓患者知道并信任自己的責任護士,患者剛入院往往腹痛或嘔吐劇烈,責任護士提供第一時間的關心和護理,使患者對責任護士產生依賴,使其成為患者利益的代言人,使患者相信醫(yī)護人員能全心全意地為他(她)的健康服務。
根據腸梗阻的演變過程,重點觀察臨床四大癥狀。使患者及家屬盡可能多地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有情況及時向醫(yī)護人員說明。同時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關愛。為患者提供責任護士服務質量的信息,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1 注重腹部情況的觀察與護理:觀察腹痛的性質、持續(xù)時間、疼痛程度。機械性腸梗阻為陣發(fā)性絞痛,同時觀察有無腹膜刺激征。
2.2 如患者有嘔吐現象,應觀察嘔吐出現的時間,嘔吐物的量及性質,判斷分析梗阻發(fā)生的大概部位。髙位性梗阻嘔吐出現早且頻繁,多為胃內容物、膽汁及十二指腸液。低位性梗阻出現的晚,嘔吐物常有糞臭味,如嘔吐物為血性,則考慮是否有絞窄的發(fā)生,立即與醫(yī)生聯系。
2.3 腹脹是腸梗阻出現較晚的一個癥狀,低位性腸根阻比較明顯,表現為整個腹部膨隆。梗阻部位越高,腹脹越不明顯。如腹部可見不對稱性腹脹且壓痛明顯,應警惕腸絞窄的發(fā)生。
2.4 排便排氣停止是腸梗阻患者的重要指征,但不全梗阻患者仍有少量排氣。因此,應仔細觀察。
胃腸減壓的觀察和護理:留置胃管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減輕腹脹,防止嘔吐,改善腸壁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腸蠕動的恢復,同時也是重要的術前準備。在留置胃管期間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引流的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及顏色的變化。
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按補液原則,先晶后膠,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注意液體的滴速,防止因快速補液出現心力衰竭的可能。
多數患者害怕手術,非常緊張,易出現焦慮、恐懼等反應,所以,應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如介紹病房環(huán)境,已見療效的病友等,使其盡快消除負性情緒的影響,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1]。
腸梗阻患者腹痛劇烈,入院后需禁食水治療,患者心理負擔重,不能理解治療的目的,尤其對于禁食水的意義不能理解,這就需要護士耐心解釋,使患者在焦躁中能對疾病的知識有所了解,使其達到配合治療護理的目的。留置胃管是患者較為難接受的侵入性操作,通過病例我們觀察到年輕女性對留置胃管的排斥性較大,工作難做。但若是將患者在住院過程中每一項護理步驟,護理目標及計劃向患者解釋清楚,并具體做以指導,就能贏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
[1] 潘紹榮.粘連性腸梗阻非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2,33(28):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