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立
福建長汀縣汀州醫(yī)院婦產(chǎn)科 長汀 366300
前置胎盤是妊娠中晚期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剖宮產(chǎn)術中大出血的常見原因[1]。處理不及時,可對產(chǎn)婦及胎兒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009-07—2013-09,我院對30例前置胎盤剖宮產(chǎn)術中大出血患者采用宮腔紗條填塞法治療,止血效果肯定且并發(fā)癥少,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29.68±4.76)歲。初產(chǎn)婦19例,經(jīng)產(chǎn)婦11例。12例患者既往有流產(chǎn)史。入院時孕周32~37周,平均(33.96±1.86)周。前置胎盤類型:中央型6例、部分型16例、邊緣型8例。終止妊娠時間36~38周,平均(37.68±0.73)周。出血原因:胎盤剝離面出血12例(包括胎盤粘連12例、部分植入6例),宮縮乏力18例。術中出血量(稱重法計算):500~1 000 mL 20例,1 001~1 500 mL 10例者(輸血量800~1 200 mL)。胎兒娩出后經(jīng)應用縮宮素、子宮按摩、出血部位“8”字縫合等一般處理無效,遂施行宮腔填塞紗條止血。
1.2 方法 將高壓滅菌的5 m×8 cm紗條用頭孢曲松鈉1g稀釋于5%的甲硝唑液中浸濕,擠干后用卵圓鉗將紗條的一端從患者子宮的切口放置到子宮底部,并從子宮角沿著子宮底部從左到右反復折疊壓緊。將子宮下段切口上緣的上部分宮腔塞緊,使紗條能夠完全填塞到宮腔內。當紗條貼近子宮頸后,充分估計需用紗條長度,剪斷紗條,將尾部從宮頸口送入陰道大約2~5 cm。然后更換卵圓鉗將剩余紗條充分填塞子宮下段。密切監(jiān)護患者生命體征,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治療。持續(xù)靜脈滴注縮宮素6~8 h。觀察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止血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24 h后500 mL葡萄糖液體中加縮宮素20U靜滴,消毒鋪巾后從陰道取出紗布條。
本組平均手術時間(38.60±12.66)min。9例實施宮腔紗條填塞術的同時予以輸血,出血均獲停止,平均輸血量(468.22±189.78)mL。1例經(jīng)上述處理無效后行子宮大部切除術后出血停止。術后2例體溫升高(≥38.5°C),經(jīng)對癥處理后恢復正常。未出現(xiàn)產(chǎn)褥感染等其他并發(fā)癥,平均住院時間(11.26±3.22)d。28例患者產(chǎn)后均獲隨訪1.5~3個月,子宮復舊良好。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和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由于前置胎盤種植于子宮下段,血竇豐富,且子宮下段肌組織菲薄收縮力差,使附著的胎盤完全剝離困難,也不足以使胎盤剝離面的開放血竇縮緊閉合[2],造成術中出血且止血困難。剖宮產(chǎn)是處理前置胎盤的主要手段,其應用指征包括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或邊緣性前置胎盤出血量較多、頭高浮、短時間不能結束分娩等。剖宮產(chǎn)術中大出血時,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子宮動脈上行支或髂內動脈結扎。出血不能控制者最后切除子宮。宮腔紗條填塞法止血是通過子宮體感受器刺激大腦皮層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同時紗條直接壓迫胎盤剝離面機械性壓迫血竇,又使下段平滑肌有充分時間重新組合,有利于增強其收縮力,促進血竇閉合,同時血管內易于血栓形成而止血。具有操作方便,止血速度快,后續(xù)出血少等優(yōu)點[3]。實施中應嚴格掌握宮腔填塞紗條指征:即剖宮產(chǎn)術中胎盤胎膜娩出后,子宮收縮乏力或胎盤剝離面活躍出血,經(jīng)縮宮素子宮壁注射及靜脈滴注、按摩子宮、宮腔內出血點縫扎等方法處理后仍不能控制出血。宮腔填塞尤其適用于前置胎盤以及胎盤剝離面出血的患者。本文對前置胎盤大出血患者均搶救成功率高,且并發(fā)癥發(fā)生少。效果肯定,實施中應注意:(1)嚴格無菌操作,預防術后感染。(2)紗條填塞應保持均勻、緊密壓迫,但不應用力過猛,避免人為造成新?lián)p傷。(3)取出紗條前先靜脈滴注縮宮素。填塞紗條放置時間盡量控制在24 h內,防止?jié)撛诟腥景l(fā)生。
[1]郭瑞玲.宮腔紗條填塞術在剖宮產(chǎn)術中大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17):140 -141.
[2]張力,劉文會.前置胎盤的診斷和處理[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7,10(10):817.
[3]黃麗娟.宮腔填寨紗條治療剖宮產(chǎn)術中出血76例臨床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9(1):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