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憲俊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兒科,河北 滄州 061001)
新生兒剝脫性皮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體會
冉憲俊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兒科,河北 滄州 061001)
目的探討分析我院新生兒剝脫性皮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方法對患兒進行預防護理、中西醫(yī)結合皮膚護理、臨床觀察、飲食護理等,并對患兒家長進行出院宣教。結果15例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患兒,經(jīng)過有效治療和護理,均在7~14d治愈,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結論對剝脫性皮炎患兒進行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有利于臨床治愈。
新生兒 剝脫性皮炎 中西醫(yī)結合護理
剝脫性皮炎又稱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或Ritter氏病。該疾病由凝固酶陽性第Ⅱ噬菌體組金黃色葡萄球菌71型感染所致,表皮松解毒素,即剝脫毒素,造成皮膚損傷。多發(fā)于夏秋季且易發(fā)生于嬰兒,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性疾病。新生兒皮膚嬌嫩,免疫力低下,再加上與感染源接觸,消毒隔離不到位,在1~2d內可蔓延至軀干及四肢。多數(shù)患兒皮損觸痛明顯,同時伴有發(fā)熱等癥狀,并且伴隨表皮大片脫落,若不及時治療,嚴重患兒甚至引發(fā)肺炎、蜂窩織炎、敗血癥等危及生命的炎癥。我院對15例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患兒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及護理,收到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患兒15例,其中男10例(66.67%)女5例(33.33%),年齡為出生10~28d。經(jīng)過診斷分析,其誘發(fā)原因為:母親有感染源、尿布不清潔、蚊蟲叮咬、洗澡次數(shù)少、一次性紙尿布使用過多等。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病前多有皮膚或黏膜化膿感染,出現(xiàn)皮膚紅腫、皰疹,并多伴有發(fā)熱、體溫偏高等體征;起病急,多在口周或眼瞼四周發(fā)生紅斑,在頸部、腹股溝處有少許皮疹,1~2d內蔓延至顏面、軀干及四肢,全身皮膚出現(xiàn)大片紅斑,在紅斑基礎上發(fā)生松弛性大皰,表皮起皺,大片燙傷樣皮膚脫落[1]。手足皮膚呈手套式剝脫,以后滲液結痂,有大片痂皮脫落,糜爛處顏色由鮮紅逐漸變?yōu)樽霞t色及暗紅色,不再剝脫,開始出現(xiàn)糠狀脫屑。多數(shù)患兒口腔黏膜可見潰瘍面。本組15例患兒經(jīng)過7~14d中西醫(yī)治療及護理,均取得明顯療效,且未留下皮膚疤痕,痊愈出院。
1.2 藥物治療 患兒每天都有大量表皮脫落、滲液,為了控制感染、加強營養(yǎng)、補充蛋白質,遵醫(yī)囑正確選用抗生素(青霉素或頭孢曲松)治療,并及早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2]。若患兒眼部有黃色分泌物,以托百士滴眼。治療過程中靜脈穿刺等操作盡量安排技術熟煉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采用靜脈留置針,減少對患兒的刺激及皮膚損傷。
1.3 結果 15例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患兒,經(jīng)過精心治療和護理,7~14d均得到有效治療,全部治愈。
2.1 預防護理 將患兒置單獨病室,空氣消毒機消毒,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h;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時通風,濕度在55%~65%,溫度在28~30℃。每日用1 500mg/L含氯消毒劑拖地、擦拭床旁桌椅;隨時清理脫落的痂皮、皮屑,每日更換污染的床單、被服。接觸患兒前、后均應洗手消毒,戴一次性手套,戴口罩、帽子;定時翻身,避免局部長時間受壓,以防皮膚感染、破潰面積增大及出現(xiàn)感染性皮膚病。適當束縛上、下肢,防止患兒抓傷皮膚,人為撕脫未脫落表皮。
2.2 中西醫(yī)結合皮膚護理 患兒全身有皮疹、水皰且表皮剝脫滲液,采取暴露療法,將患兒置于開放式輻射臺上,避免衣物與被服摩擦,方便醫(yī)生護士操作,觀察病情。(1)每日不定時檢查皮疹及水皰情況。對小水皰或松弛、滲液少的水皰,待其自然吸收;對于大水皰在無菌操作下低位穿刺抽吸,保持皰壁的完整性;(2)對滲液較少的糜爛面可予油劑、奧美沙星或紅霉素軟膏保護,對較深的創(chuàng)面局部用碘伏消毒并用紗布包裹;(3)對于滲液較多的糜爛面結合配制中醫(yī)藥膏用無菌紗布濕敷。配置方法:將生大黃加水300ml,煎沸20min,過濾。再加水300ml,煎沸15min,過濾。兩次濾液濃縮至100ml,然后每100g凡士林中加入30ml大黃濃縮液,使其成為30%的大黃膏,再將輕粉、五倍子、銅綠研成細末,摻入大黃膏內。然后將藥膏平攤于消毒紗布上,貼于創(chuàng)面,用繃帶固定。急性期,每4~6h更換一次;隨病情好轉,逐漸改為8~12h更換一次。
2.3 飲食護理 因患兒多數(shù)存在口腔黏膜潰瘍,口唇腫脹、糜爛、疼痛,影響進食,所以喂奶時采取少量多餐,減少患兒因饑餓出現(xiàn)活動增多,導致皮損加重。喂奶時注意頭部稍抬高,偏向一側,防止患兒誤吸,奶的溫度適宜,選擇軟奶頭,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喂奶后加強口腔護理,用制霉菌素和魚肝油口腔護理,每日3次,用生理鹽水做口腔護理。
2.4 臨床觀察 剝脫性皮炎早期癥狀一般只表現(xiàn)為皮膚紅腫、皰疹,容易按普通的皮膚感染就診,因此,早期診斷及護理時,要注意觀察患兒身上皮膚紅腫或皰疹的形態(tài)、部位等,同時密切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定時測體溫,記錄24h出入量,保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純撼霈F(xiàn)拒乳、反應差、體溫不升或高熱時,要警惕敗血癥的發(fā)生。同時,注意監(jiān)測肝腎功能,防止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
2.5 出院指導 指導患兒家長,出院后居住環(huán)境溫度適宜,通氣良好,患兒被服應煮沸、暴曬消毒處理,盡量使用柔軟透氣度好的棉質衣被,天氣炎熱時,被服不宜過多、過緊,每日溫水沐浴,尿布勤換洗,喂奶少量多餐,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避免易感人群特別是患有化膿性皮膚病的家屬盡量少接觸或避免接觸患兒。
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性疾病,如不及早進行有效治療和護理,易引發(fā)感染性皮膚病或并發(fā)癥,嚴重者危及生命。在護理過程中,分別從預防護理、中西醫(yī)結合皮膚護理、飲食護理、臨床觀察等方面進行護理,并對患兒家長進行宣教。本組15例新生兒剝脫性皮炎患兒的治療與護理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所采取的臨床護理措施及中西醫(yī)結合的護理方法,對護理新生兒剝脫性皮炎具有借鑒作用。
[1]張青,秦掛秀.新生兒剝脫性皮炎的臨床與免疫[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2,2(2):105-107.
[2]張德春,武藝,陳俊龍,等.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療效分析[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3,36(6):345.
Neonatal Exfoliative dermatitis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冉憲?。?975-),女,河北,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兒科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
R473.72,R58.5+9
B
1002-6975(2014)13-1246-02
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