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景,霍媛媛
(寧德師范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
分析公共環(huán)境標識設計與城市形象
張 景,霍媛媛
(寧德師范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
我國城市建設在經歷了改革開放與新世紀初兩個階段的擴建潮之后,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城市群.但是,由于早期市政規(guī)劃與建筑設計方面的缺失,使得各大城市的建筑形象顯得千篇一律.如今的信息時代,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變得十分激烈,無論是從招商引資、旅游產業(yè)、國家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爭奪尤為白熱化.城市形象建設在這個輿論經濟與眼球經濟時代,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不能不重視之.在這其中,公共環(huán)境標識設計作為城市形象工程的一部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將對公共環(huán)境標識在城市形象建設中起到的作用進行淺顯的分析.
公共環(huán)境標識;城市形象;文化傳播
經過了35年的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我國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過,現如今,我國有很多城市的規(guī)劃建設呈現出一種“雷同”的態(tài)勢.早年無論是經濟角度還是人力資源角度,進行簡單的復制是那個時代的選擇,但是同時導致了城市識別感的較低,難以體現城市的個性形象.城市形象是整個社會包括國內外對一個城市的整體印象,是對城市自然資源和人文積淀高度凝練的感性認知,在其中城市公共環(huán)境標識又是一扇窗口.公共環(huán)境標識設計通過對文字、圖形、符號等視覺要素的設計,達到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表示指引、提示、宣傳等功能,它是城市環(huán)境工程與形象工程的重要部分.
城市是人類高度社會化發(fā)展的結晶,是現代生活的依托基礎.物質財富集中于城市,文化的發(fā)展集中于城市.一個好城市能夠成為心靈的家園.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所蘊含的內在的歷史積淀和人文個性的展現,是城市重要的隱性資產以及戰(zhàn)略性的綜合資源.現代城市與城市之間在科學、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早已不僅僅是過去的那種單純的經濟競爭了,它已經逐漸地轉向包括文明形象、文化輿論、經濟哲學等等在內的全方位競爭.從我國城市長期發(fā)展趨勢來看,區(qū)域性文化現象和城市的總體形象有可能會成為決定城市之間競爭的關鍵因素,它們是城市之間在競爭中一決高低的重要條件.在全球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在面對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大好局面之下,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1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
軟實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人提出的,它主要體現的是文化、價值觀和國民凝聚力.軟實力包含價值觀念的認同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和社會制度的感召力等,是以此為基礎產生的同化力與規(guī)制力.因為城市的靈魂核心是文化,城市形象體現的是城市的軟實力.經濟和軍事實例屬于國家與地區(qū)的硬實力,但是軟實力作為硬實力的延伸,在和平發(fā)展時代的作用還要強過硬實力,這一點在美國身上有著最直接的體現.美國人所推崇并極力營銷的美國精神,就是基于美國最強大、最開放的國家形象而產生的民眾的積極樂觀向上的自信灑脫.這種國家形象的成功營銷,產生的巨大效益,是完全凌駕于美國自身軍事實力帶來的效益.無論是政治、人才、融資、輿論都受因此得到了極大的利益.
1.2 文化型的文明城市形象有利于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
現代旅游業(yè)是一個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保產業(yè),是當代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男屡d產業(yè)之一,而文化型的文明城市形象能夠促使城市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形象則直接影響到旅游者對城市的印象與口碑,并且影響著本地旅游業(yè)的公眾認同度與消費興趣高低,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常??梢允钩鞘械闹?、影響力和話語權得到提高.只有加大對城市形象建設的而投入,才有可能成功地發(fā)展旅游業(yè).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僅僅利用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或者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及現代城市景觀,除了生活垃圾,它耗能低、效益高.在普遍工業(yè)化的中國城市的轉型發(fā)展中,旅游業(yè)是一個重要方向.
1.3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招商引資和人才吸納
必須具有高效合理的人才激勵體制才能提高一個城市吸納人才的能力.人才激勵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即金錢物質激勵、成就感激勵、學習與成長激勵、人生價值實現激勵.這四個方面基本涵蓋了所有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對于高層次的人才,價值實現激勵的效果最大,其最終的追求就是靈魂層面的自我價值實現.而且,高雅的人文環(huán)境也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吸引住高素質人才.如果城市環(huán)境充斥著低端流俗,勢必影響到一個城市的美好形象,這對很多高素質的人才來說那是不屑一顧的,顯然想留住高層次人才是很不容易的.況且,城市形象和人文環(huán)境的偏向對于投資者而言,也是投資環(huán)境好壞與收益預期的判斷依據之一,這都會直接左右著投資商的投資決定.人文因素這種軟實力很多時候能對經濟方面的硬實力有著巨大的反饋作用.
1.4 良好的城市形象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卓有成效
城市形象建設能夠最終帶給城市居民更高的精神文明體驗,在建設高端精神文明的道路上,應該發(fā)揮本地傳統(tǒng)特色,同時借鑒外來文化的精髓,汰除自身的糟粕,這樣才能初步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現代化.城市形象建設應該有效利用各種傳媒與渠道,來潛移默化地改變居民的陳舊觀念,這樣才能實現精神生活的現代化,居民的歸屬感與自豪感也會自然而然地得到相應的增強.因此,為了提高人們對城市的認同與口碑,實現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必須要建設好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自古就是文明程度的標志,古人說修文德以來之,就是這個道理.城市形象建設應該被我們作為一個戰(zhàn)略課題,在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藍圖中也要占據重要的位置.
公共環(huán)境標識被廣泛運用于城市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活動場所中.城市環(huán)境可以劃分為人工環(huán)境、公共環(huán)境.人工環(huán)境指由人類直接或間接創(chuàng)造而產生的空間環(huán)境,代表性的就是各類建筑物內部空間.公共環(huán)境指社會公眾行為與城市開放性環(huán)境發(fā)生聯系的場所如道路、街區(qū)、商場、車站、碼頭、公園等.在公共環(huán)境中,公共環(huán)境標識作為指明、宣傳的重要載體,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擔負著許多功能.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2.1 建筑形象標識
建筑形象標識也被人稱為場所識別標識,主要是表明建筑物名稱,對建筑物的功能進行簡單描述的標識,通常所看到的建筑物屋頂或者墻體上的LED字牌、霓虹燈、金屬字牌等都是屬于這一范疇.在這一類標識的設計中,傾向于利用城市標志性建筑物,如古建筑、博物館、圖書館等.其中許多都是名勝古跡或者面向公眾的窗口,受到的關注度很大.一些古老建筑成功的保護與維修,一些知名大家的題書贈字等,都會使得城市的正面形象得到加深.
2.2 公共導向標識
公共導向標識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道路交通標識;第二類是消防安全及警示標識;第三類是服務娛樂、商業(yè)會展、行政辦公、交通運輸等功能型場所和城鎮(zhèn)街區(qū)、公園綠地等區(qū)域的導向性標識.通常公共導向標識與建筑形象標識是由區(qū)別的,但是在許多時候,也會有所重疊.這類標識的設計,一般以實用為主,首先就要確保其可靠性,尤其對于一些復雜路況的道路標識、所謂的消防安全標識等,更是重中之重.同時,在保證功能的基礎,引入藝術的元素,也是導向標識設計中重要的理念,也是城市文化建設水平的反映. 2.3宣傳標識
除了上述兩類,還有一類標識的主要的作用是宣傳.一些特殊場所的解釋說明性標識,一些人流密集的商業(yè)街區(qū)、旅游景點等區(qū)域的公益性標識等都是以宣傳作為主要的作用.這些標識宣傳的內容直接體現著城市的本地文化的深刻內涵和核心價值觀念,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始終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形象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城市的社會文化認可度與吸引力,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因此,城市形象的深邃內涵只能借助于文化來進行準確的表達,這個過程離不開歷史文化的積淀的提煉和現代文化多樣化的融會.城市的文化底蘊如果太過流俗,繁榮昌盛往往眨眼間就成為昨日黃花.人文是城市的記憶與靈魂,外在只是城市的形,只有城市的外在美和城市的內在美達到和諧統(tǒng)一,城市的總體形象美才能產生巨大的魅力,城市必然會生機勃勃,得到整體的、全方位的、持續(xù)性的科學發(fā)展.
3.1 能夠作為城市視覺識別的標志
城市形象識別可以賦予城市極富個性的特征,使之區(qū)別于其他城市,使公眾產生強烈的正面印象,形成一種文化上的認同,有助于形成城市的親和力,從而為城市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機遇.建立城市形象識別系統(tǒng),能夠使城市形象管理更加科學有效.同時也能夠使城市形象以一個整體的姿態(tài)面對公眾,形成統(tǒng)一的印象,有助于建立城市的核心的文化構架.
具有特色的公共標識,往往能夠成為城市個性化的特征符號,這個個性化特征符號是一種獨特的、絕無僅有的、并且能夠彰顯出該城市文化特色的視覺識別標志.它不僅能夠區(qū)別于其他城市,并且能夠使公眾一眼就能產生強烈的印象.因此,凡是能夠給公眾留下強烈的正面印象,并使之更能夠在思想和認知上獲得認同,就能夠為城市贏得更多的機遇.
一些大中城市往往是作為一大片區(qū)域的代表性形象出現在世人眼中的,以太原為例,事實上是晉北、晉中、晉南三片略有一定差異的地域的融合代表,所以用共同的文化符號作為公共標識,往往能成功的融合地域內部的分支,以統(tǒng)一的形象與整體發(fā)力.
公共環(huán)境標識多處于公共交流的場所,往往承擔宣傳的載體,在城市的人文環(huán)境和綜合形象的建設中起著底層支柱的作用.合理應用能夠使得城市文化持續(xù)發(fā)展更具活性,并有力支持經濟建設.
首都北京在2008年的奧運會舉辦過程中的形象宣傳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北京利用奧運這個全球矚目的焦點,利用一些標志性的如鳥巢、水立方等具有濃重文化科技色彩的建筑標識,以此帶動城市形象的改造工程,可以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在舉辦世博會期間,也同樣利用建筑標識這一視覺震撼強烈的城市形象符號,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東方明珠的風采與魅力.
3.2 能夠提供人性化的城市交通導向
交通標識是最能直接展現城市形象的標志.城市道路的施工、交通導向標識的設計、大眾交通工具的服務水平等,都直接影響公眾對城市形象的觀感.因此,交通導向標識的設計非常重要.交通導向標識的設計包括四個方面:
(1)道路及配套設施中的引導性標識設計.
(2)車站、機場等交通設施中的引導性標識設計.
(3)功能建筑群中的導向標識設計.
(4)城市休閑場所中的導向標識等.
以上幾項中,交通設施標識和道路標識的引導性功能是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在交通標識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將需要傳達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準確的形式傳達出去.因此,迅速傳遞準確的信息,以便于解決交通運行中的諸多問題是交通標識設計的首要任務.大眾交通設施和一些特定場所中一般都有城市交通地圖線路標識和顯眼的信息提示標識.這些設計從人與社會的角度考慮,提供給人以便利的同時也提高了社會交通的運營效率.為了更好達到這樣的目的,交通設施和道路標識的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標識的色彩要簡單并且柔和.不同的色彩往往具有不同的視覺暗示效果,比如藍色往往代表著平靜與和諧,綠色代表著安全,黃色代表著緊張,紅色則代表著為危險與警示.為了傳遞不同的訊息,要合理應用顏色.另外考慮到色盲等特殊人群的實際情況,顏色之間的搭配也要有所注意.
(2)必須處理好標識的視角與視距效果.從人體工程學角度出發(fā),結合人種、社會的特點,綜合考慮大多數人群的行為習慣、周圍環(huán)境等問題,經過合理論證后,設計最佳的視覺角度,才能讓標識達到最佳的指示效果.
作為城市公共環(huán)境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標識設計——城市交通導向,它在承擔疏導保障道路暢通的作用的同時,還要兼顧提高各大交通設施的運營效率.人作為交通設施中的主體,公共交通標識設計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人在城市生活中的整體質量,所以公共交通導向標識設計應當做到以人為本.良好的交通導向標識設計,也有利于為城市的形象贏得廣大人民良好的正面評價.
3.3 能夠有效地展現本地文化的特色
公共環(huán)境標識的設計不應脫離原有的人文環(huán)境,但是也不適合刻板地延續(xù)過時的陳舊風格.只有將歷史的精髓與當代文化的發(fā)展成果有機結合,才能做到完美交融.歷史的文化積淀是城市的獨特個性的由來,正是因為這種文化上的獨特傳承,才會形成城市個性化的人文魅力.公共標識的視覺表達能夠引導人們逐步地接觸城市的個性人文精髓,了解城市的地理、氣候等自然特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特殊的環(huán)境標識,作為獨特的城市形象符號,能夠形成這座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點.不如現在依然保存較為完善的古羅馬角斗場,就是羅馬這座城市獨有的城市符號.以一定的地域歷史文化為背景來進行的規(guī)劃,能夠使人們在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歷史的同時,能夠思考個人與城市的關系,從而產生鄉(xiāng)土情結,這是城市能夠高度凝聚、團結社會力量的前提.
在公共環(huán)境標識中,利用日常經常接觸的素材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往往更容易獲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同.公眾在這種同理心的熟悉體驗中產生的情感,能夠轉化為共同的文化凝聚力.城市多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是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公共環(huán)境設計,才能夠不斷令人們產生新的文化認同點,并為凝聚和擴大對地域共存共榮的長期認同提供可能.
結合城市特有的地理面貌及地域文化,對一座城市進行公共環(huán)境標識設計,能夠更加容易給大眾以深刻印象,同時有助于宣傳城市和地域的特色文明,使大眾更容易領會當地的人文內涵,諸如艾菲爾鐵塔這個建筑標識對巴黎這個城市的形象的表征作用一般.公共環(huán)境標識也通過吸納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景象,如閩南地區(qū)有多個城市的城市環(huán)境標識設計等大量運用了海峽地區(qū)的日常生活元素,富有區(qū)域特色的同時又能凝聚繼承了相同區(qū)域文化的兩岸民眾的認同感.
結語:在經濟快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城市環(huán)境的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設理念成為了各國、各地區(qū)的共識.公共環(huán)境標識設計作為城市對外展示的窗口,必須能夠展現城市特有的地域特色,才能在提升城市的總體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提高大眾認同上有所建樹.另外,城市公共環(huán)境標志識別系統(tǒng)的建立,還有利于城市的個性發(fā)展能夠在引導性、識別功能之外成為城市景觀的有效補充.對于在公眾眼里建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從而帶動城市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有重大意義.
〔1〕梁浩.城市公共環(huán)境標識導向系統(tǒng)的調查與研究[J].藝術與設計,2010(6):108-110.
〔2〕李嫣.環(huán)境標識設計與我們的生活[J].安徽文學,2010(7):105.
〔3〕朱潔冰,王迪.淺析標識系統(tǒng)設計與公共環(huán)境[J].大眾文藝,2009(1):97-98.
〔4〕肖文婧.論公共環(huán)境標識[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 (11):191.
F713.8
A
1673-260X(2014)11-0050-03
寧德師范學院服務海西資助課題(2012H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