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學院, 泰州 225300)
在一些積分不等式的證明中,被積函數(shù)不確定,因此不能求出具體數(shù)值,這時可以將一元積分式轉(zhuǎn)化為二元積分式,再結合二重積分的性質(zhì)或結合均值不等式等方法進行證明。
由此可知
所以有
命題得證!
此命題看上去非常的簡單,但是在應用中非常有技巧性,用此命題來證明下面的不等式:
例1 設f(x),g(x)在[a,b]上連續(xù),且滿足:
證明
證明 由題設
得
即
則
即
命題得證!
命題二:若f(x)在[a,b]上可積,g(y)在[c,d]上可積,則二元函數(shù)f(x)g(y)在平面區(qū)域D={(x,y)|a≤x≤b,c≤y≤d}上可積,且
其中D={(x,y)|a≤x≤b,c≤y≤d}[1]
例2 設p(x),f(x),g(x)是[a,b]上的連續(xù)函數(shù),且在[a,b]上,p(x)>0,f(x),g(x)為單調(diào)遞增函數(shù),
試證
證明 由
可知
令
下證I≥0
(1)
同理
(2)
(1)+(2)得
因為同為單調(diào)增函數(shù),所以
[g(y)-g(x)][f(y)-f(x)]≥0
又因為
p(x)>0,p(y)>0
故
即I≥0,命題得證!
例3 若f(x)和g(x)在[a,b]可積,證明施瓦茲不等式
證明 由已知和定積分的性質(zhì)可知f2(x)和g2(x)在[a,b]上可積,由以上兩個命題可得
(1)
其中
D={(x,y)|a≤x≤b,a≤y≤b}
同理可得
(2)
由(1)式和(2)式兩邊分別相加可得
(利用均值不等式f2(x)g2(y)+f2(y)g2(x)≥2f(x)g(y)f(y)g(x))≥
故有
積分中值定理:若f(x)在[a,b]上連續(xù),則至少存在一點ξ∈[a,b],使得
對于命題三,常常倒過來使用,將常數(shù)化為積分形式
例4 函數(shù)f(x)在[a,b]上取正值,且f(x)在[a,b]上連續(xù),試證
證明 若證
即證
即證
即證
即證
因為f(x)≥0、f(y)≥0
所以
即
恒成立
所以
成立 命題得證!
證明 設D1={(x,y)|(x,y)∈D,y≤x},D2={(x,y)|(x,y)∈D,y≥x}
則D=D1+D2
同理可得
命題得證!
此命題對于不等式的證明非常有幫助,我們?nèi)匀豢瓷厦娴哪莻€例子
例5 函數(shù)f(x)在[a,b]上取正值,且f(x)在[a,b]上連續(xù),試證
證明 令
則由命題二可知
其中D=[a,b]×[a,b]
又因為區(qū)間D=[a,b]×[a,b]關于直線y=x對稱,于是有
所以
則有
由于f(x),f(y), 均為正值,利用均值不等式可得
于是就有
從而得
I≥(b-a)2
即
命題得證!
以上四種方法在不等式的證明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它們之間有著區(qū)別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第一種方法是直接在一元積分不等式兩邊增加一個積分變量,使一元積分不等式化為二元積分不等式,然后巧妙的運用轉(zhuǎn)換積分變量的順序達到了證明一元積分不等式的目的。
方法二、方法三與方法四之間看起來似乎一樣,但是它們的出發(fā)點不同。
在方法二中,將累次積分化為重積分,主要運用的是定積分的值與積分變量無關的性質(zhì),這樣我們就可以改變定積分的積分變量來化為重積分,以達到證明積分不等式的目的。
方法三是根據(jù)積分中值定理的推論將常數(shù)化為重積分形式,來達到構造重積分,積分形式統(tǒng)一之后,被積函數(shù)才可以任意加減運算,在根據(jù)被積函數(shù)的性質(zhì)來證明積分不等式。
方法四是構造二元函數(shù),根據(jù)兩元函數(shù)對稱的性質(zhì),可以交換積分變量的位置,使定積分的值不變,根據(jù)這個性質(zhì)就可以證明積分不等式了。
后三種方法雖然各自的出發(fā)點不同,但最終的歸宿是相同的,最終都以結合均值不等式的運用而結束,這是它們之間的共同之處.對于方法四,對積分變量的區(qū)間要求很嚴格,要求對稱,但是方法二就沒有這樣的要求,方法二要比方法四運用更廣泛。
對于以上的命題,有一些命題還可以擴展,例如命題二和命題四,下面我們就進一步的擴展。
(1) 命題二擴展一。
若f(x)在[a,b]上可積,g(y)在[c,d]上可積,h(z)在[e,f]上可積,則三元函數(shù)f(x)g(y)h(z)在積分區(qū)域V={(x,y,z)|a≤x≤b,c≤y≤d,e≤z≤f}上可積,且
其中V={(x,y,z)|a≤x≤b,c≤y≤d,e≤z≤f}[6]
例6 若f(x),g(x),h(x)在[a,b]可積,且f(x),g(x),h(x)均大于等于零,證明下面不等式
證明 由已知和定積分的性質(zhì)可知,f3(x),g3(x),h3(x)在[a,b]上可積。由上面兩個命題可知
(1)
其中V={(x,y,z)|a≤x≤b,c≤y≤d,e≤z≤f}
同理亦可求得
(2)
(3)
將(1)式,(2)式和(3)式兩邊分別相加得
f3(z)g3(x)h3(y)]dxdydz
(由均值不等式可知)
f(z)g(x)h(y)]dxdydz
故得
命題得證!
例7 若fi(xi)(i=1,2,3,…,n)在[a,b]可積,且fi(x)≥0證明下面不等式
(1)
同理可得
(2)
(3)
……
(n)
將上面n個式子兩邊分別相加得
…+
…+
此時可得
命題得證!
例8 若f(x),g(x),h(x)在[a,b]可積f(x),g(x),h(x)均大于等于零,且證明下面不等式
證明 由已知和定積分的性質(zhì)可知,f3(x),g3(x),h3(x)在[a,b]上可積。由上面兩個命題可知
其中V={(x,y,z)|a≤x≤b,a≤y≤b,a≤z≤b}
令F(x,y,z)=f3(x)g3(y)h3(z)
因為積分變量x,y,z的取值范圍相同
所以有
由此可知
f3(y)g3(z)h3(x)+
f3(z)g3(x)h3(y)]dxdydz
(均值不等式)
故得
所以
命題得證!
命題四擴展二:若當積分變量x1,x2,…,xn-1,xn取值范圍相同時,被積函數(shù)的n個變量交換位置后,n重積分的值不變,即
…=
例9 若fi(x)(i=1,2,3,…n) 在[a,b]可積,且fi(x)≥ 0證明下面不等式
令
因為積分變量x1,x2,…,xn-1,xn取值范圍相同
所以有
…=
即有
…+
dx1dx2…dxn+
dx1dx2…dxn+
dx1dx2…dxn+
…+
dx1dx2…dxn=
…+
dx1dx2…dxn≥
此時可得
命題得證!
以上只是例舉出來的幾種利用重積分證明積分不等式的方法,對于積分不等式的證明的方法很多,例如引入輔助并構建變限積分,再利用積分的性質(zhì)進行證明等方法,當我們在遇到積分不等式的時候,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而不能局限于這幾種特殊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仁華.二重積分證明積分不等式的若干應用[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8,23(2):22.
[2] 張曙雯.二重積分在積分不等式證明中的應用[J].中國水運,2006,4(5):231.
[3] 井愛雯.利用二重積分證明積分不等式[J].高等數(shù)學研究,2000,3(1):24.
[4] 辛萍芳.利用對稱性證明積分不等式[J].高等函授學報,2002,15(5):29.
[5] 黃志堅,吳健輝.利用二重積分解決有關定積分的問題[J]. 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 2005,20(2):29.
[6] 劉法貴,左衛(wèi)兵.證明積分不等式的幾種方法[J].高等數(shù)學研究,2008,11(1):123.
[7] 辛萍芳.利用對稱性證明積分不等式[J].高等函授學報,2002,1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