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
【摘 要】近年來,由于科學水平的不斷進步和提高,智能手機在社會中已占據主導地位,隨著移動通信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蓬勃發(fā)展。作為傳統(tǒng)高校教育的一種補充,移動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因為,智能手機不但攜帶方便,還有利于使用者對信息的掌握和熟知,這也是移動學習的一種新方式。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移動學習得以普及和實現,因此,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本篇文章就分析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在高校中的應用,并結合移動手機的特點在高效教育中應用形勢和基本功能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智能手機 移動學習 高校教育 基本功能 優(yōu)勢和不足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傳統(tǒng)高校教育中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難以滿足現在教育的需求,因此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日趨成為各高校教育的補充和優(yōu)化,從而為信息社會發(fā)展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zhàn)。其實,所謂智能手機就是手機本身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化,并依托移動通訊網絡帶來實際的無線網絡并為之服務??傊问脚c功能的運用,推進了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中的使用率。
一、移動學習的簡要概述
(一)移動學習的內涵
移動學習方式是指在信息技術以及各種移動設備的協(xié)助作用下進行的一種移動式學習。在移動學習形式下,學習者的學習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不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進行學習,這學習形式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與非正式性。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所應用的移動設備必須對相關學習內容做有效支撐與呈現,同時要滿足學習者與教師的交流與探討等需求。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是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與遠程教育的共同體,具有可隨時隨地學習的移動模式,它是在新技術條件下,對遠程教育的深入延伸與拓展。
(二)移動學習的主要特點
與在線學習相比,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進一步改變了教室與教科書限定下的傳統(tǒng)學習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趨向靈活化、方便化,同時學生、教師與學習場所的分離打破了學習過程中的時空限制,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有效提高。智能手機移動學習的實現,除了對有線網絡技術的需要外,對相應的無線網絡技術同樣有很大需求,例如:WAP、藍牙、3G及GPRS等各種技術,在快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科學技術得到了不斷發(fā)展,為無線技術所需者的移動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與幫助,同時使其移動學習工具更便于攜帶,使用更方便。
二、 積極倡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中的應用
(一) 將WAP學習網站滲入到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中
其中,WAP網站服務是一種主要針對于個人手機網上瀏覽的直接瀏覽器,并且它只針對WAP網站服務,通常情況下它需根據手機自身的特點在特定的方位對其進行頁面設計和功能設計并為之服務。由于部分高校至今為止所使用的學習網站和網絡學習平臺都只是在普通的電腦上安裝終端的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為此,我們需針對以上問題大力提倡將WAP學習網站應用于移動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進一步加強智能手機在移動學習中的學習內容推廣和服務
其實,我們所知的新型網絡推廣主要指的是在移動學習網站中的WAP廣播。其中,在應用上它是需要在一定技術范圍內進行標準化規(guī)定和進行必要的使用協(xié)議規(guī)定,以此來減少互聯網在通過定期或定時的數據傳輸和信息輸送時所會出現的問題,這也是WAP廣播的一項新興技術。在推廣和推送上我們可直接通過自動傳輸將信息過載給該用戶,這樣一來既縮短了用戶在網絡搜索中的搜索時間,還進一步為用戶提高了網絡效率和信息的價值,也加強了智能手機在移動學習中的推廣和服務。如此一來,高??筛鶕W生所使用的信息、WAP等將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嚴格篩選,最終將其推送到學習者的智能手機上進行移動學習,以此來減少學習者在學習中的搜索時間和獲取信息的價值,進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三)高校應盡可能將無線網絡覆蓋,便于學生學習
其實,校園無線網主要指的就是整個校園或部分區(qū)域的網絡覆蓋,其中無線局域網在設計上較靈活有其高寬帶和無線接入口的優(yōu)點,在很大程度上既打破了有限網絡的制約,也增強了校園網的信息量和信息點。由于高校學生在流動量上較大,因此在無線網的覆蓋上我們必須增大范圍。這樣才能有效地為各高校學生提供一個既方便快捷的學習平臺還能有較好的網絡條件為之服務,方便他們隨意進入學校的各網站了解最近事況和在線學習,這樣有助于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四) 進一步提高手機軟件在應用和系統(tǒng)支持中的軟件服務
現階段下的智能手機通常都具有其自身獨有的特定操作系統(tǒng)和軟件服務平臺及支持用戶在智能手機中的各種移動學習應用和操作,一般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隸屬于語言學習類的課程領域學習軟件,如有道字典和金山詞霸之類的學習軟件及相關的電子書籍等。第二,一些用于學習之余的娛樂軟件如安卓市場獨家開發(fā)音樂、視頻軟件等應用軟件。第三,一些基于社會性的學習軟件,如移動QQ、微信、微博、人人網之類的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既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還促進了學生對社會發(fā)展的有了進一步了的解。由此,我們應積極倡導高校將其現階段的學習軟件和各種輔助性學習軟件推送到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中,讓現有的網絡學習平臺和WAP網站增加對智能手機在系統(tǒng)上的支持和服務。
三、智能手機移動學習方式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
(一)打破時空局限,使學習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但系統(tǒng)兼容性較差
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其所強調的并不是受時空局限的學習方式,它強調信息終端的便攜性,同時對學習者的學習方便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F如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智能手機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移動學習的需求,同時對學習方式與搜索信息的傳統(tǒng)性進行了徹底改革。因此,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但是在其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自身的不足,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tǒng)兼容性相對較差,由于智能手機的生產廠家數量非常多,他們對操作系統(tǒng)的選用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不同智能手機的應用軟件存在很強的不兼容性,從而造成資源浪費和得不到合理運用。
(二)在現今技術支持下,移動學習更為活躍,但手機受硬件設備的制約
移動學習方式下,學習資源的主要呈現形式是以多媒體為媒介,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媒體格式技術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為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提供了很強的技術支持與操作幫助,促進了移動學習在各大高校中的廣泛運用,從而將移動學習在智能手機的廣泛推廣下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充分實現了智能手機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進而推動了高校對移動學習技術的使用率。但是,由于智能手機受硬件的制約,使得智能手機更新換代速度過快,同時也造成了智能手機在移動學習中根基不穩(wěn)。另外,受某些因素的影響,目前許多智能手機的生產廠家把對手機軟、硬件的更新換代作為技術重點,而對智能手機本身的問題產生嚴重忽略,例如:電池容量不足,開機反應速度慢,常出現死機,手機長時間上網產生硬件消耗并導致網絡信號不穩(wěn)定等問題。
(三) 時效性較強,實現了特殊化學習,但學習資源與移動學習意識不足
特殊化學習的實現因地域文化差異,導致學習風格的不同,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有很大差異,但是集體教學形式對這一需求難以滿足。通過對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的應用,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安裝適于自己的學習軟件,進一步實現自主學習,在另一種角度來講對其終身教育的實現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時效性是非常重要的,移動學習可以對學習者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同時向老師尋求幫助和上網搜索解決方案,以此迅速解決問題掌握知識重點,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但是,智能手機雖然資源豐富,但其資源大部分都是手機游戲和電子書,而某些資源還存在病毒和抄襲等問題,然而對學生學習起到真正幫助的學習資源卻非常有限,這是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無法被廣泛應用的一種軟實力。由于大多數人缺乏移動學習意識,對手機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通訊工具的層面,對如何利用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缺乏較為直觀的認識,進而造成了移動學習無法成為學習的主流。
四、如何實現智能手機移動學習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
(一) 將移動學習功能全方位面向學生
在移動學習中我們可進行促進式與交流式的合作學習方法。其中,我們可以對上課中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深一步探討和研究,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和尋求答案,或是直接采用手機向老師提出相關學習問題,進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再者,在進行學習討論時,學生與學生及老師之間也可以直接通過智能手機的各項功能和特點進行交互性的探討和交流,以此來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這樣一來既能合理的將智能手機的學習功能得正確利用,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人際交往及溝通能力。
(二) 將移動學習功能面向高校教師
在移動學習中,一方面;老師可針對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學習問題通過手機的短信模式進行問題答復和解決,并給出相關的解決方式方法。也可以采用郵件方式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學習輔導和教學及學生課后作業(yè)的安排和提交,并在定期或不定期之間抽查學生的學習近況,以便于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學指導和授課。另一方面;老師應在課余之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活動學習和交流,進而幫助他們能在課外的學習活動中接收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能使他們在學習知識同時也能了解社會發(fā)展趨勢,從而讓這些輔助性的學習功能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及提高他們的見解,這樣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很強的提升,同時還可拓寬學生的知識范疇,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進一步豐富與擴展了學生的學習,最終解決教師在授課中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
結束語
由上述可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已逐漸向著人性化、多元化與客觀化的方向進步,尤其是對3D手機的積極研制,為智能手機的開發(fā)與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手機電池的容量及壽命、手機安全性以及GPS功能等多方面的技術研發(fā),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然而,對于學生是否可以正確、科學地應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需要學習者更新觀念,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堅持隨時隨地學習,這是我們對未來應用智能手機進行移動學習的期望,同時也是對現在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在高校的應用和看法。
【參考文獻】
[1]宋少婷.王朋嬌. 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王穎. 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D].天津師范大學.
[3]徐超. 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方式初探[J]. 華章.
[4]王杰.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課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
[5]左有遊.移動學習在大學生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
[6]王軍,王琴.移動學習在高校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
[7]王朋嬌,王愛文,孫革.手機移動學習平臺在開放教育中的構建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
[8]高輝.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信息內容自適應呈現的設計與實現[D].江蘇師范大學.
[9]馬國振.面向移動學習的知識服務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