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麗卿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對會計英語教學方面產生了較大影響,會計國際化對高職院校培養(yǎng)精通英語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結合實際教學實踐,探討了目前會計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高職院校會計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會計英語 人才培養(yǎng) 教學改革 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151-01
1 會計英語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
1.1 會計英語課程設置和定位不清
在高職院校中會計英語的課程定位不是太明確,會計英語往往只定位于一門單一的專業(yè)英語課程,沒有把專業(yè)和英語的運用明確聯(lián)系一起,使得會計英語課程的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教授會計英語課程時大多沒有弄清楚教學目的和課程定位,上課只是像課程翻譯,練習一下專業(yè)術語,將專業(yè)英語課程當成英語課一樣來講解,錯誤地引導學生把精力用在單詞或詞組的學習上,從而混淆了專業(yè)英語學習與英語學習的區(qū)別。
1.2 教材選擇滯后,缺乏國際性
在進入WTO以后,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發(fā)展,作為高職院校,為培養(yǎng)學與用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把這些新思想、新文化顯現(xiàn)在日常的教材中來。遺憾的是,會計英語方面的絕大多數(shù)教材卻沒有做到這一點?,F(xiàn)行的大多數(shù)會計英語教材只是純粹的中文會計書的翻譯本。另外,高職會計英語課程應該突出“職業(yè)”與“技術”的特點,而目前高職院校所選擇的教材很難滿足這一需求。
1.3 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陳舊
高職院校中會計英語師資非常薄弱,缺乏高素質的雙語教師,很少有既精通會計專業(yè)又精通基礎英語的教師。因此造成了會計專業(yè)好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用英語來做會計分錄、會計報表;基礎英語好的教師又不能解釋清楚專業(yè)術語和會計準則。這就形成了教師糊糊涂涂地教,學生朦朦朧朧地學,使得學生在學習完會計英語課程后仍然無法獨立用英語做會計報表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我們需要高素質的雙語教師,運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做到讓英語與會計專業(yè)很好地融合,建立一個符合高職實際情況的英語教學體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
2 高職院校會計英語教學改革相關建議
2.1 定位好會計英語課程安排和發(fā)展
高職院校會計英語專業(yè)的特點決定了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掌握國際先進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英語人才。目前我國會計行業(yè)急需既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又熟練掌握從事會計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如果高職會計英語課程安排和定位上能夠把會計學和英語相結合,必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從而達到教學要求。
在開設會計英語課程前,學生需要學習一部分會計專業(yè)基礎課程和專業(yè)核心課程。如會計基礎、國際會計、會計核算等科目。同時學生在學習會計英語課程之前還需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應把會計英語課程開設到二年級,此時大多學生已經通過了高等學校基礎英語能力測試。在課時安排上也應該給予充足的課時,會計英語已經成為學習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是很多專業(yè)知識的綜合,覆蓋面也較廣,只有保證足夠的課時量才能使課程正常有序的進行。
2.2 教材選擇要具有全面性和國際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會計英語在教材的選用上,盡可能使用原版教材及配套練習,保留語言的原汁原味。目前高職院校院校所選教材五花八門,有些教材內容是由國內中文資料直接譯成英語,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便于了學生理解,但失去了語言上活潑新鮮、淺顯易懂的需要。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有較大差異,思維方式、語言表達習慣也有很大差異,選用原版教材或者原版英文資料,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達方式尤其在需要閱讀英文文獻資料或按照資料實際操作時,很容易就能理解運用。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還需要注重會計知識的擴展。比如一些英文的會計專業(yè)資料,如憑證、上市公司的年報等,教師通過用實際的案例來豐富教材的實用性和生動性,讓同學們產生興趣。而大多數(shù)國外的會計教材都是由若干的實例組成,完全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
2.3 加大引進或培訓優(yōu)質雙語教師,督促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專業(yè)英語課程的師資引進和培訓力度,并為他們提供學習、培訓、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提高會計業(yè)務及英語基礎的水平,這樣才能建立一支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隊伍。在教學上盡量采用雙語教學,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入學的英語水平限制,全英語教學不符合實際,因此教師采用英語授課時,盡量選用符合學生程度的用語并用中文輔助授課。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會計英語教授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變革,做到少翻譯,多練習;輕概念,重術語;會提煉,懂流程?!吧俜g,多練習”,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只是做簡單的翻譯,而是要多實際操作?!拜p概念,重術語”,指的是在日常教學中,不需要在概念上多花功夫,而是要讓學生掌握會計術語,特別是英文的會計術語。教師需要多花功夫在學生的會計專業(yè)術語的學習和理解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皶釤?,懂流程”,指的是教師要能夠依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會計原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提煉歸納公式、圖表來代替書中復雜的大段描述內容。同時要讓學生了解會計的循環(huán)流程,從分析經濟業(yè)務到登日記賬、分類賬、過賬,試算平衡,編制財務報表,結賬這一流程。可以用某一具體公司為例,讓學生了解其某會計期間內全部的資料,讓學生具備用英文處理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 結語
高職院校的會計英語課程的改革應注重于會計英語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取及拓展會計英語的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課程標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材施教,根據(jù)會計行業(yè)的具體崗位要求,結合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來培養(yǎng)社會所需的會計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茜,朱英.高職會計英語教學困境及對策[J].技術與市場,2014(21):383.
[2] 田偉若.高職雙語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思考[J].黑河學刊,2011(2):160.
[3] 張弛.高職院校會計英語課程教改思考[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2(10):132.
[4] 袁紅波.會計專業(yè)實施雙語教學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0(2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