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群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杭州 310000)
休閑學視域下的簡·奧斯丁研究
黃艷群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杭州 310000)
簡·奧斯丁的作品多以英國中上層階級為故事主角,描繪了一幅幅閑適、優(yōu)雅的階級生活景象。她筆下的人物和凡勃倫的“有閑階級”論不謀而合。借助休閑學理論對奧斯丁作品中的人物及其休閑生活進行細讀分析后發(fā)現(xiàn),奧斯丁筆下的“有閑階級”的休閑行為具有“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兩大特點。
簡·奧斯丁;有閑階級;明顯有閑;明顯消費
簡·奧斯丁(1775-1817)是一位深受讀者歡迎和評論家關(guān)注的英國小說家。她以鄉(xiāng)村體面人家的青年男女婚戀故事為題材,刻畫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中上層階級的生活。盡管她的小說題材范圍狹小,但她憑借幽默睿智的語言、細膩逼真的描寫、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畫,贏得了和莎士比亞齊名的贊譽。
我國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譯介和研究奧斯丁,發(fā)展至今,研究成果顯著,研究視角多樣,包括藝術(shù)技巧視角、倫理學視角、女性主義視角、文化研究視角等。然而,目前國內(nèi)還鮮有學者從休閑學視角討論奧斯丁作品。據(jù)筆者掌握的資料,僅有1篇文章討論過《愛瑪》中的女性休閑[1]42-43。 實際上,由于奧斯丁的寫作并沒有超出中產(chǎn)階級社會,即休閑學奠基人托斯丹·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所指的“有閑階級”,她的小說是研究有閑階級休閑特征的理想文本。此外,通過梳理小說中有閑階級的休閑特征和休閑價值,對研究人物性格、分析人物行為也大有裨益。
托斯丹·凡勃倫是美國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學家,他的著作《有閑階級論》被認為是現(xiàn)代休閑學的開山之作。凡勃倫認為,有閑階級是以貴族與教士為代表,“脫離生產(chǎn)工作的,或者是被摒于生產(chǎn)工作之外的,是注定要從事于某些帶幾分榮譽性的業(yè)務的”的群體[2]3。這類榮譽性的、非生產(chǎn)性的上層階級的業(yè)務,大致可以歸納為:政治、戰(zhàn)爭、宗教信仰和運動比賽。凡勃倫簡單地把階級劃分為有閑階級和勞動階級。根據(jù)凡勃倫的階級劃分,簡·奧斯丁筆下的人物大都屬于有閑階級,他們生活無憂,不從事生產(chǎn)性勞動。故事中擁有職業(yè)身份的人,因為他們和有閑貴族社會緊密聯(lián)系,且并非直接從事生產(chǎn)勞動,依舊隸屬有閑階級,如牧師(埃德蒙德·伯特倫、柯林斯)、律師(奈特利先生)、軍官(威廉·普萊斯上尉、韋斯頓上尉、弗雷德里克奧·特沃斯上校)、家庭教師(李小姐、泰勒小姐)等。道格拉斯·布什在《簡·奧斯丁筆下的英國》一文中,也提到了這一社會現(xiàn)象。他說:“對于年輕男子,陸軍和海軍以及不是處于最低等級的教會和法律界,給那些謀求社會上體面職業(yè)的人提供了機會,但在實際擁有和很有希望繼承財產(chǎn)的年輕男子,一般不從事任何種類的職業(yè)或投身任何種類的事業(yè)。大多數(shù)‘紳士’靠他們的種類進項或希望為生,閑散安逸,悠游歲月,全憑他們的趣味、財力和債務情況而定。”[3]
凡勃倫在談到金錢榮譽性準則時,認為馬和狗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被用作明顯消費的象征。因為狗對主人忠順、諂媚,主人的支配欲可以得到滿足,且狗一般不適用于生產(chǎn),因此狗的主人把狗看作一種能增進榮譽的東西,是主人財富的一種證明。而馬從審美角度看,它是能帶給人美感的,從榮譽角度看,馬(特別是競賽用馬)也不適用于生產(chǎn),因此馬帶有浪費性消費的榮譽性。凡勃倫在此特別提到“英國的有閑階級”[2]113,認為英國上層階級所乘用的馬,其適應的目的主要在于浪費性的夸耀。奧斯丁所描繪的19世紀初英國中上層的社會生活,很多都可以用凡勃倫的“有閑階級”論進行解釋。
當然,“有閑階級”不是一個統(tǒng)而劃一的概念,有閑階級內(nèi)部也分為不同的等級。比如,《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先生與凱瑟琳夫人就屬于擁有貴族血統(tǒng),且財力雄厚的貴族階級;賓利和他的姐妹們是新興的貴族,靠經(jīng)商獲得財物積累,繼而購置房產(chǎn)、土地;貝內(nèi)特、盧卡斯一家則屬于較低層次的有閑階級,生活富足但無法支付更加奢侈的生活。根據(jù)凡勃倫的理論,有閑階級有兩大顯著特征,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
凡勃倫指出,有閑階級之所以不參加勞動,是因為他們認為勞動都是屈居下級的標志,“是一個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子所不屑的”[2]31。伊夫·西蒙也指出這一觀點,認為在所有古典社會中,勞動生活和文化生活之間有著明顯對立。比如,亞里士多德說過,從事勞動就像是火的燃燒,不過火的燃燒是自然趨向,而勞動是出于習慣,僅此而已。柏拉圖也曾在《理想國》中問道:“為什么普通職業(yè)與手工技術(shù)是一種恥辱?”他回答:“就因為在高級的法則中它意味著弱小?!保?]由此可見,從古典社會開始,社會一直存在對體力勞動的蔑視。明顯有閑地不參加勞動就成為金錢上的優(yōu)越成就的習慣標志,成為聲望所歸的習慣標志。摒棄勞動不僅是體面的,而且是保持身份、禮俗的一個必要條件;相反,參與勞動則是不體面的,是有失身份的?!栋谅c偏見》中,柯林斯先生第一次拜訪貝內(nèi)特一家并留下享用晚餐,當他請求貝內(nèi)特夫人告知究竟是哪一位表妹把晚餐準備得如此美味時,貝內(nèi)特太太感到尊嚴受到侵犯,“貝內(nèi)特太太糾正了他的錯誤,聲嚴色厲地對他說:他們家還雇得起一個像樣的廚子,女兒們根本不沾廚房里的事?!保?]62貝內(nèi)特一家雖然在經(jīng)濟上不算特別富有,但也是士紳階層,能給家人一份衣食無憂的體面生活,女人們無需參加任何勞作。這也表明了柯林斯的愚蠢,竟然在社會常識性問題上犯錯,還自以為這是一種恭維。
對勞動的輕視,也在社會婚配時的門第之見中得到驗證。在18、19世紀的英國社會,出身高門望族家庭的女子,在婚姻中是受到歡迎的,因為人們認為這樣的血統(tǒng)中含有高貴價值。通過聯(lián)姻,人們可以同她有權(quán)勢的親戚結(jié)成姻戚,還可以獲得顯赫的社會地位。比如達西的母親就出身貴族,達西也因此獲得了高貴的身份。對女子而言,婚姻是她提升自身社會地位和財富的重要手段,對男子而言,婚姻也是他尋找強強聯(lián)姻,顯赫門楣的最佳機會。因此,達西與伊麗莎白的愛情遭到達西姨母凱瑟琳夫人的反對也在情理之中。就連達西自己,在真正愛上伊麗莎白以前,也因為伊麗莎白不夠顯赫的親戚而不看好她的婚姻前景。例如,當達西知道伊麗莎白有個姨父當律師,有個舅舅做生意的時候,他直言不諱:“要想嫁給有地位的男人,機會可就大大減少了?!保?]34盡管律師和商人也屬于有閑階級,但由于社會禁忌勞動的傾向,在上流貴族社會中,靠做生意為生還是受到蔑視的。這也是為什么賓利的姐妹們會有意在外淡化“她們自己和她們兄弟的財產(chǎn)全是靠做生意賺來的”這一事實。而對那些擁有貴族頭銜卻家道中落的年輕人而言,為了維持有閑奢侈的生活,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尋找富有的另一半。比如《勸導》中擁有爵士頭銜繼承權(quán)的威廉·艾略特先生,為了早日獲得經(jīng)濟獨立,娶了一位出身低賤但嫁妝豐厚的有錢女子結(jié)婚?!独碇桥c情感》中威洛比為了獲得經(jīng)濟自主,放棄了瑪麗安的感情,娶了一個有錢女子。
除了顯赫的出身和豐厚的嫁妝外,在婚姻中,女人受歡迎的外貌是白皙的皮膚、細腰、嬌柔等等。相反,面色紅潤、肌肉發(fā)達則標志著一個女人必須干活以維持生計[6]。因為細腰、嬌柔說明這樣的女人不能從事生產(chǎn)勞動,勢必需要她的所有人的供養(yǎng)。她是沒有實際效用的,是浪費的,而在顯示金錢支付能力上,卻是有錢的有效證明。在這種金錢禮儀準則指導下,男性反而把女子的病態(tài)當作一種美,一種動人的姿態(tài)。中國古代的“裹腳”,歐洲的“束腰”也都受這種觀念影響。因此,當伊麗莎白關(guān)心姐姐心切,獨自步行三英里去看望生病的簡的時候,“伊麗莎白料想,他們準會因此而瞧不起她”。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有閑階級的女子勢必生性嬌貴、無法也不屑承擔任何生產(chǎn)性勞動,因此她們尋找伴侶的首要標準,是男方至少要能夠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曼斯菲爾德莊園》中托馬斯爵士對收養(yǎng)范妮一事會猶豫不決,因為他認為“在他們這樣的家境里長大的姑娘,可得讓她一輩子豐衣足食,不然的話,讓她離開自家人,那不是行善,而是殘酷”[7]5。如果一個女子習慣了養(yǎng)尊處優(yōu),培養(yǎng)了高雅閑適的品位,當她面對貧困時,她會感到痛苦無助。就如范妮在曼斯菲爾德生活八九年后回到親生父母身邊,除了最初家人重逢的喜悅,在那個貧困局促的家里,她度日如年。她覺得周圍的“男人個個粗魯,女人個個唐突”[7]389。
當時社會體面人家的年輕女子有三種選擇,結(jié)婚、當老處女、成為小學校長或教員。盧卡斯小姐對此深有認識,她覺得“對于受過良好教育但卻沒有多少財產(chǎn)的女子來說,嫁人是唯一的一條體面出路”[5]112,盡管她對柯林斯先生并無仰慕之情,但是從他的性格、親屬關(guān)系和社會地位看,至少她獲得了一個保證體面生活的“保險箱”。老處女不受人尊敬,且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過活,如《愛瑪》中的貝茨小姐。小學校長或家庭教師的生活意味著工作辛苦,報酬低廉,還得看人臉色。愛瑪·伍德豪斯的家庭教師泰勒小姐的成功轉(zhuǎn)型,嫁給海伯里一帶富有的紳士絕對是個例。在《愛瑪》中,簡·費爾法克斯小姐準備尋找教職也引來大家同情,費爾法克斯小姐自己則認為教職“倒不全是出賣人身的——而是出賣腦力的”[8]。
當然,有閑階級所珍視的“有閑”也不是懶惰、無所事事,而是指非生產(chǎn)性地消耗時間,它無非是為了證明個人的金錢力量可以讓他坐食無憂。為了證明自己的有閑,同時也為了豐富自己的閑暇時間,當時上流社會的普遍休閑方式有旅行度假、走親訪友、狩獵騎馬、讀書散步、舞會晚餐、唱歌彈琴等等。
簡·奧斯丁筆下的人物最喜歡的度假休閑之處有倫敦等社交活動豐富熱鬧的場所,也有巴斯、克利夫頓等溫泉療養(yǎng)地和騷桑德、克默多等海濱游憩勝地。他們喜歡換個地方小住,換換新環(huán)境,認識新朋友,所以一年中總有幾個月會在別處逗留。度假旅行也常常以走親訪友的形式出現(xiàn)。比如在《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在賓利先生的內(nèi)瑟菲爾德莊園呆了幾周,伊麗莎白和威廉爵士拜訪住在亨斯福德的柯林斯夫婦,并逗留了幾周,簡拜訪她在倫敦的姨媽等。在《曼斯菲爾德莊園》中,克勞福德兄妹則在不同的姐妹處、朋友處居住,作為社交和娛樂節(jié)目。
而對女士而言,最受歡迎的休閑節(jié)目莫過于舞會、打牌、讀書、散步、騎馬、畫畫和做針線。如愛瑪最大的愛好就是散步、聊天、猜謎語、玩排字游戲、參加舞會等。這些活動,除了舞會、騎馬和散步外,都和體育休閑無太多關(guān)系。因為在奧斯丁生活的時代,上流階級的女性要保持端莊的形象,必然摒棄跑、跳等大運動量的活動,以示自己的柔弱與溫順?!稅郜敗分械奈榈潞浪瓜壬鷮郜敽鸵了_貝拉的身體就極不放心,甚至對愛瑪散步這樣的活動也心存擔心[1]43。因此,舞會是為數(shù)不多的允許女士們獲得運動樂趣的活動。在奧斯丁的每一部小說里,都有對舞會的詳細描述,舞會也成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刻畫的關(guān)鍵所在。
男子可以有很多的運動休閑項目,如騎馬、狩獵、射箭、釣魚等等,而女子的運動項目則局限于騎馬和散步。如伯倫特爵士家的瑪麗亞和朱莉婭常常一到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就騎馬出行,范妮也經(jīng)常騎二表哥埃德蒙的馬出門。而對于不夠富有的有閑階級,女子們更喜歡出門散步。
有閑階級為了證明自己坐食無憂,財力雄厚,除了無時無刻顯示“明顯有閑”之外,也在盡力“明顯消費”。對有閑紳士而言,明顯消費是博取榮譽的一種手段,是保持身份的必要措施。凡勃倫說:“人們寧可忍受很大的痛苦與不安,而不肯在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放棄金錢禮儀上最后剩下的一些小零小碎或最后的門面裝點?!保?]68對有閑階級而言,對金錢禮儀、奢侈享受的放棄,就是意味對高貴有閑身份的放棄。比如《勸導》中的沃爾頓爵士,盡管債臺高筑,依舊不愿意放棄馬車和仆人。對他而言,這種競賽性的消費更多是一種精神需求,而不是物質(zhì)需要。
對于有閑、有錢的紳士來說,單靠他自己單獨消費自己的財富,是不足以證明他的富有的,因此有了“代理有閑”(vicarious leisure)和“代理消費”(vicarious consumption)。只要是由家庭中當家做主的家長以外的人表現(xiàn)的有閑或消費,都應當看作是代理有閑或代理消費,其主要的代理者為女主人或仆役,常常也包括朋友、親友等。如《傲慢與偏見》中,特別提到凱瑟琳·琳德布爾夫人家有好多仆人和好多金銀餐具。蓄養(yǎng)仆役的主要用途在于證明主人的支付力,如果這些仆役不從事任何生產(chǎn)工作,則證明了主人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地位。如果仆役侍奉主人十分恰當?shù)皿w,仆役則會增加主人的榮譽性;反之,不稱職的仆役則證明了主人無能力雇傭一個稱職的經(jīng)過特別訓練的仆役。在《曼斯菲爾德莊園》中,普萊斯太太對自己的女仆多有抱怨,對范妮說,樸次茅斯的仆人不好用,其實也顯示了自己沒有能力雇傭稱職的女仆。
代理消費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以上所說的以主婦為代表的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外,還包括親友間的饋贈珍貴禮物、舉辦豪華宴會和各種招待、充當保護人等。在奧斯丁筆下,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宴請、晚餐,各種豪華舞會。又如在《曼斯菲爾德莊園》里,托馬斯爵士將范妮收養(yǎng),供她受教育與生活,資助范妮的哥哥弟弟們上學,除了有提拔、幫助姻戚的意愿外,還帶有一份榮譽感。范妮以及她的哥哥弟弟們都成了托馬斯爵士剩余財富的代理消費者。又比如,《傲慢與偏見》中達西父親關(guān)照老威克姆的遺子,并準備資助他取得牧師一職。《愛瑪》中愛瑪邀請附近寄宿學校的寄宿生哈麗特·史密斯小姐在家常住,并擔任她的庇護人。這些都是代理消費的表現(xiàn)。此外,《諾桑覺寺》[9]中富有的艾倫太太邀請鄰居凱瑟琳·莫蘭小姐去巴斯度假,《理智與情感》中詹寧斯太太邀請達什伍德家瑪麗安和埃莉諾去倫敦游玩,《傲慢與偏見》中加德納太太邀請簡·貝內(nèi)特去倫敦散心,這些也都是明顯消費的體現(xiàn)。
在這種消費文化原則下,當瑪麗亞和朱莉亞發(fā)現(xiàn)范妮只有兩條彩帶,從來沒有學過法語,并且不懂得欣賞音樂,“不禁有些瞧不起她”[7]12。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來說,法語和音樂的訓練是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的標志。只有富裕家庭,才能為子女教育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女子為了受到教育,可以上私立女子學校,也可以請家庭教師。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是讀書認字、彈琴唱歌、畫畫、縫紉等?!栋谅c偏見》中的凱瑟琳·賓利認為,一個“多才多藝”的女人“必須精通音樂、唱歌、繪畫、舞蹈以及現(xiàn)代語言”,除此之外,“她的儀表步態(tài)、嗓音語調(diào)、談吐表情,都必須具備一種特質(zhì)”??梢姡艘魳?、唱歌、繪畫、舞蹈、語言等才能之外,儀態(tài)、談吐、語音語調(diào)等等都是一種才能和身份的象征。凡勃倫認為,禮節(jié)是明顯有閑的派生物[2]42。在上流社會,個人才能和教養(yǎng),就是有閑階級的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的有力證明。因為,才能和教養(yǎng)的獲得都需要費很大力氣,花很多時間,需要艱苦學習才能獲得。當凱瑟琳夫人聽伊麗莎白提及,她們家從來沒有請過家庭教師,母親也對孩子的教育聽之任之毫不關(guān)心的時候,夫人感到十分不解和震驚。因為一般體面人家肯定會為女兒的教育有所投入,讓孩子們學會畫畫、彈鋼琴、唱歌等技能,這也是進入上流社交圈、嫁給體面人家的必要才能。比如達西的妹妹喬治安娜,除了鋼琴外,豎琴也彈得很出色;克勞福德小姐豎琴也彈得十分優(yōu)美動聽;愛瑪彈琴、畫畫樣樣精通;埃莉諾的畫畫也得到大家的贊賞。
簡·奧斯丁筆下的有閑階級生活體面,在金錢禮儀規(guī)則指導下,他們有意無意地實踐著明顯有閑和明顯消費這兩大特點。他們參與各種各樣的休閑活動,如旅行、走親訪友、舞會、讀書、打牌、騎馬、狩獵等,他們的休閑活動和生活方式就是其財富和閑暇的證明。盡管我們無法聲稱簡·奧斯丁刻意描寫了18、19世紀英國有閑階級的休閑活動,但奧斯丁確實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真實逼真的休閑畫面。英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喬治·亨利·路易斯(1817-1878)寫道:“在所有靠想象而寫作的作家中,她(簡·奧斯丁)是最為寫實的。她從不超越自己的真實經(jīng)驗去寫,可是她筆下的每一行又都觸動了他人的經(jīng)驗?!蓖ㄟ^奧斯丁的作品,我們可以一窺18、19世紀英國社會中產(chǎn)階級的休閑觀和休閑狀況。凡勃倫的《有閑階級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閱讀簡·奧斯丁的全新視角。
[1]劉江燕.試析《愛瑪》中的女性休閑[J].肇慶學院學報,2005 (4).
[2]凡勃倫.有閑階級論[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朱虹.奧斯丁研究[C].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373.
[4]伊夫·R·西蒙.勞動、社會與文化[C].周國文,譯.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2009:103.
[5]簡·奧斯丁.傲慢與偏見[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6]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閑:女性主義的視角[C].劉耳,季斌,馬嵐,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7.
[7]簡·奧斯丁.曼斯菲爾德莊園[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8]簡·奧斯丁.愛瑪[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289.
[9]簡·奧斯丁.諾桑覺寺[M].金紹禹,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柳克
A Study of Jane Aus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Theory
HUANG Yan-q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0,China)
Jane Austen’s novels,taking the upper-middle class in England as themain characters,describe the leisure and elegant images of their class life.The leisure life portrayed in her novels correspondswith Veblen’s theory of leisure class.By analyzing the leisure characters and their leisure activities in Austen’sworkswith the aid of leisure theory,we could find that the leisure activities of“l(fā)eisure class”have two characteristics of“conspicuous leisure”and“conspicuous consumption”.
Jane Austen;leisure class;conspicuous leisure;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561.074
A
1009-3907(2014)05-0639-04
2013-06-13
黃艷群(1984-),女,浙江瑞安人,講師,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及文學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