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平湖市乍浦鎮(zhèn)醫(yī)院 浙江 平湖 314201
產婦產后表現(xiàn)低血容量,即稱為產后出血。作為一種產科并發(fā)癥,產后出血嚴重威脅著產婦的生命安全[1]。找出產婦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明顯改善產后出血的產婦預后。下面本研究就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4月期間,我院共接收6120例妊娠,發(fā)生產后出血80例(1.31%)。產后出血診斷主要根據(jù)全面統(tǒng)編《婦產科學》第六版教材制定的標準:自胎兒分娩后24h的失血量在500ml以上[2]。其中本組產后出血患者中年齡21-35歲,平均(26.1±1.2)歲,順產40例,剖宮產40例,出血時間:1-3h/77例,3h/3例,其中宮縮乏力導致出血最多,占64例,其它為胎盤因素12例,軟產道損傷3例,子宮破裂1例。
采用計算機數(shù)據(jù)庫和手工卡片進行分析所有病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重點可能出現(xiàn)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記錄,其中主要包括年齡、分娩方式、子宮收縮乏力現(xiàn)象、妊娠期并發(fā)癥以及胎盤剝離方式等。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我院共接收6120例妊娠,發(fā)生產后出血80例(1.31%),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見表1,產后出血原因比較見表2。
表1 產后出血相關因素
由表1可以得知,造成產婦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有:年齡、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癥、產次、胎兒體重、流產次數(shù)(P<0.05)。
表2 產后出血原因比較
由表2可知,子宮收縮乏力是造成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0.0%,與其他相關因素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有關人員統(tǒng)計報道表明,臨床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大約占同期分娩產婦總數(shù)的2% ~3%左右,同時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出血方式,其大約在產后出血的7% ~8%左右[3]。臨床影響產后的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種,本研究結果并表明,產次、流產次數(shù)、年齡以及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均能引起產后出血,其中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最為常見,占本次研究80.0%,因此產婦在分娩前以及分娩后,應加強健康教育,做好妊娠期、分娩期以及產后各個時期的護理工作,以降低產后出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另外,由于在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身體就非常虛弱,個性身體機能降低,如果產后出血的話,不僅使得產婦身體更加虛弱,還會對產婦的心理造成消極的影響,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干預,疏導產婦悲觀抑郁情緒,緩解她們的不安煩躁狀態(tài)[4]。①和孕婦的家屬進行溝通,指導家屬對孕婦進行日常的照顧和言語鼓勵,讓孕婦從家人那里獲得更多的感情支撐,在溝通的過程中,及時了解孕婦的秉性性格,為心理干預做準備,②護理人員向產婦介紹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讓產婦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排除她們的恐懼心理,緩解她們的緊張焦慮情緒,讓她們明白只要積極配合治療產后出血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提高戰(zhàn)勝病病魔的信心,③護理人員要具有嫻熟的護理技能,慌亂,沉著冷靜,避免把緊張情緒影響到產婦,使得她們更加的緊張和恐懼,④對于產婦的顧慮和問題要及時給予講解,在產婦傾訴的時候護理人員要耐心認真地傾聽,交談的時候語氣要親切,⑤對于情緒波動大,難以穩(wěn)定的,可以請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來進行護理,必要的情況下可以促使治療效果的出血產婦與之進行交流,安慰她鼓勵她,樹立榜樣,排除心理障礙。另外應嚴密觀察產婦的呼吸、血壓、表情和神智等各項生命體征,并據(jù)此進行基礎護理,對于生命特征相對比較弱的產婦進行心電監(jiān)護,并每隔
30min對產婦的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特征測量一次[5],②及時清除產婦的呼吸道分泌物,護理人員要指導家屬清理的方式和方法,保證分泌物及時清理,不能阻塞呼吸道,③:嚴密監(jiān)測氧療的產婦,預防不良氧療反應的發(fā)生。④在飲食方面,富含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非常適合產后出血的產婦,使得產婦能及時消化吸收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維生素,提高產婦的免疫力??傊?,臨床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因此婦產科和婦幼保健工作人員應加強產前宣教,加強護理,以能夠有效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保證產婦的安全。
[1] 胡春霞,陳蔚,凌奕,等.產后出血的相關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9):1292-1294.
[2] 韋秀芬,王小龍.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0,8(9):770 -771.
[3] 梁永紅.難治性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治療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4):1781 -1782.
[4] 蔡麗萍.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7):2233.
[5] 潘雅珍,胡其英.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4):46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