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環(huán)環(huán)
〔關鍵詞〕 中考;化學;復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3—0091—01
初中化學復習備考時間緊、任務重,大量的資料、高密度的考試讓學生喘不過氣來,由此產(chǎn)生這樣一種怪現(xiàn)象:時間投入了,但復習的效果卻不怎樣好,學生反而多了一種厭煩心理。如何才能使復習變得輕松而有效呢?我個人有以下幾點做法可供參考。
一、夯實基礎,制作“歸納本”
分析近些年中考試卷就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試題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它們的“影子”,不少中考題就是對課本原題的變形、改造及綜合。由此可見,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在復習過程中必須緊扣課本,讓每一位學生親手制作“歸納本”,讓學生全面看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內(nèi)容,然后相互交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整合、歸納出這一節(jié)的知識點、考點并寫在自己準備的筆記本上?!皻w納本”的使用有多種方法,有例舉法、提綱法、比較法、數(shù)軸法、列表法、問題討論法等,師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復習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歸納O2、CO2的實驗室制法時可采用對比法;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的概念,可以通過列表法歸納;對某個知識點的分析、理解可以采用問題討論法等?!皻w納本”可以彌補學生平時的很多課堂遺憾,可以查漏補缺,而且是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總結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二、利用專題,滾動復習
“專題”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否則就無所謂“?!?,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復習效率。專題應以一個知識點為重點,有些專題之間也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將初三化學內(nèi)容按課標的五個主題分成十四個小專題,分別是專題一:空氣、氧氣、水;專題二:碳和碳的氧化物;專題三:金屬和金屬礦物 ;專題四:溶液;專題五:酸堿鹽;專題六:元素和物質分類;專題七:微粒構成的物質;專題八:化學式、化合價;專題九: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專題十: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方程式;專題十一:化學與能源、環(huán)境、人體健康;專題十二:化學實驗基礎;專題十三:常見氣體制取;專題十四: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以專題十二和十三實驗的復習為例,中考化學實驗題基本上是兩種題型,一是考查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實驗基本知識;二是綜合實驗,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如2013年蘭州市中考化學試題第33題、35題。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還要訓練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如會運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某氣體或檢驗某氣體的性質。再以專題十一的復習為例,從新課程要求看,新課程編寫的理念是“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根據(jù)新課程理念,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特別注重考查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基礎內(nèi)容,如2012年山西省化學中考題第5題:小麗最近腹瀉,醫(yī)生建議她暫時不要吃富含蛋白質和油脂食物,小麗應該選擇的早餐是:A.油條和豆?jié){;B.饅頭和稀飯;C.雞蛋和牛奶;D.炸雞腿和酸奶?;瘜W知識是相互聯(lián)系的,例如,在復習滅火原理時,可引導學生思考:家里炒菜時油鍋著火,最好的滅火方法是什么?電線發(fā)生短路而著火應如何處理?火災意外發(fā)生時,如何自救和求救?建立專題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所學知識,拾遺補缺,使復習得以升華。
三、反復練習,認真改錯
在中考復習的過程中,一是每一節(jié)復習課都應設計一些練習題,習題的選擇要有目的性,提高學生哪一方面的素養(yǎng),深化學生對哪一個知識點的理解,教師都要了然于心,不能漫無目的地做題,否則很容易造成無效訓練。二是容量要適度,片面追求大容量會導致學生消化不良、心生厭倦等問題,難以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三是難度要適當,難度太小,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難度太大偏離了學習主題,會給學生造成負擔,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挑戰(zhàn),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四是講評要到位,習題訓練時,讓學生多講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隨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表揚、鼓勵,善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講評的語言要精確,用簡潔的語言指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和糾正錯誤。五要認真改錯,不是簡單地將A改成C,而是要弄清楚A、B、D為什么都不對,而C為什么就對,并找出錯誤的根本原因,最好找相似的題再強化訓練。在錯題的旁邊作出記錄,每周抽一點時間把錯題再過一遍。六要規(guī)范訓練,每年化學試卷中都會有化學用語考查,包括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許多學生審題不仔細、疏忽,簡單試題也沒能得分。所以平時練習時不僅要注意解題方法,更要注意答題語言的準確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答題習慣。
以上是我在中考復習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經(jīng)驗與心得,愿與大家分享。總而言之,我認為中考復習雖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礎,抓住重點,方法得當,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編輯:張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