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敏芳,顧國文
品管圈在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中的應用
管敏芳,顧國文
目的探討品管圈在提高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效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過品管圈活動步驟,運用質量管理常用工具對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改進,并將改進結果與2012年同期進行比較。結果與2012年同期相比,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平均時間、術后腸道恢復排氣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平均住院費用、闌尾穿孔及術后發(fā)熱并發(fā)癥均有所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結論品管圈用于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管理,提高了準備效率,且減少患者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品管圈;闌尾炎;效率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常需手術治療。提高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效率不但能減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品管圈是指在同一個工作現(xiàn)場內自主地進行品管活動的小組,該小組為整個科室品管的一環(huán),在
自我啟發(fā)、相互啟發(fā)的原則下應用品管手法,繼續(xù)不斷且全員參加進行工作場所之管理及改善的活動[1]。寧波市第一醫(yī)院將品管圈活動用于提高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效率中,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3年3—12月因急性闌尾炎收治的患者149例,其中男68例,女81例;年齡20~64歲,平均(38.4±3.6)歲。所有患者均排除入院時癥狀不典型、診斷不明確及慢性闌尾炎患者。
1.2 方法
1.2.1 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組織科室學習品管圈的特點、活動內容及要求,在此基礎上建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圈員醫(yī)生和護士共12人。
1.2.2 活動步驟(1)主題選定及擬定活動計劃書:確立提高急性闌尾炎術前準備效率為品管圈主題,活動時間10個月。(2)現(xiàn)狀把握:調查往年149例患者的資料,從入病房到進手術室平均時間(168.4±8.6)min,術后肛門開始排氣時間平均為(26.4±0.3)h,闌尾穿孔25例及術后發(fā)熱(>38.5℃)32例,平均住院時間(6.7±0.3)d,平均住院費用(5927±36)元。(3)目標設定:按品管圈方法給出的公式計算出目標值。目標值=現(xiàn)況值-改善值=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4)發(fā)現(xiàn)問題:對急性闌尾炎患者從入院接待到進手術室整個操作流程進行分析,從醫(yī)護人員接診、檢查化驗、患者3個方面進行研究。(5)制定對策并實施:患者進病房后醫(yī)護人員一起接診,護士接受到急診患者時立即通知醫(yī)生,再安頓患者并做血壓體重等一般情況記錄,醫(yī)生應分清輕重緩急,把急診病人處理放在第一位,暫停手頭相對不急的事;急診醫(yī)生對懷疑急性闌尾炎需手術患者開化驗單時順帶開出血凝化驗及心電圖,使患者入院后免等血凝及心電圖結果,必要時附帶腹部CT等檢查,可縮短術前主要檢驗等待時間;醫(yī)生開化驗單時記得勾選“急診”選項并向護士及患方詳細交代各項目完成的先后緩急及要事項;護士先把急診化驗單及檢查單先打印出來后抽血,抽完血后及時完成發(fā)送并叫運送員盡快送至化驗室;醫(yī)生給檢查化驗室醫(yī)生聯(lián)系,告知患者需急診手術可能,請盡快接受血標本,出結果后及時上傳電腦信息;加強醫(yī)患溝通,仔細詢問記錄患者臨床資料,并做好手術知情溝通,為手術談話簽字節(jié)約時間。取得患方信任,減少患方猶豫不決引起的延誤時間;急性闌尾炎診斷基本明確,原則需手術治療,充分告知患方手術必要性,交代手術風險及并發(fā)癥;縮短手術室等待時間,在患者進行術前準備的同時提前聯(lián)系好手術室護士、麻醉師及運送員,確保運送過程流暢,使手術準備就緒的患者盡快送手術室,減少等待時間。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患者從入病房到進手術室平均時間、術后腸道恢復排氣時間、平均住院天數(shù)、平均住院費用、闌尾穿孔及術后發(fā)熱并發(fā)癥。
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2012年同期手術情況相比,術前準備平均時間由改善前的(168.4±8.6)min降至(106.4±9.8)min,術后腸道恢復排氣時間從(26.4±0.3)h降至(18.5±0.5)h,平均住院天數(shù)從(6.7±0.3)d降至(5.8±0.5)d,平均住院費用從(5927±36)元降至(5746±48)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19.40,均<0.05)。術后發(fā)熱下降到23例,闌尾穿孔減少到18例,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2=4.02、5.39,均<0.05)。
3.1 品管圈能優(yōu)化急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療效品管圈手法已用于臨床很多方面,效果確切,值得拓展運用[2-4]。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強化了科室成員急診手術的時間觀念,找出流程中延誤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制定相應的實施對策,使急性闌尾炎患者從入科到進手術室平均準備時間明顯縮短,術后腸道恢復提前,平均住院天數(shù)縮短,平均住院費用降低,闌尾穿孔及術后發(fā)熱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效果顯著,受到廣大患者好評,值得進一步開展并拓展到其他各種臨床流程中提高效率[5]。
3.2 深入分析品管圈的優(yōu)勢及原因與平時制度的改進及普通病房宣教開會提議相比,品管圈更注重計劃的可行性及時效性,有監(jiān)督機制及反饋機制,能不斷改進并有專人落實各項措施,確保優(yōu)秀的思維能轉化為實際行動并產生實際效果,更重要是還能把好的經驗標準化持之以恒,進一步拓展應用范圍,確實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方法和質量控制措施。
3.3 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增強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品管圈活動,激發(fā)了全員參與管理的意識,充分調動了圈員質量管理的積極性。活動過程中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法分析原因,各種圖表繪制從不懂到熟練應用,使圈員的自身價值得到最佳發(fā)揮,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愉悅的工作環(huán)境,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6-7]。這種無形的成效,充分調動了圈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圈員學習自主性和團隊合作意識。
[1]鐘朝嵩.品管圈實務[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9.
[2]陸晨英,馬綻梅,陳俊凱,等.運用品管圈縮短門診病人候診時間[J].現(xiàn)代醫(yī)院管理, 2011,9(5):32-36.
[3]黃晨蓉,顧繼紅,陳蓉.運用品管圈縮短治療藥物監(jiān)測報告送達時間[J].中國藥房, 2013,24(45):4263-4265.
[4]張菊芳,賈麗華,方向華.品管圈活動在縮短送手術病人時間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15-316.
[5]吳巍,顧掌生.急診手術流程改造的實踐與探討[J].醫(yī)院管理論壇,2009,26(2):36-38.
[6]陳芳.實施系統(tǒng)健康教育提高護理質量[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4):71-72.
[7]方桂珍.在護理人員中推行品管圈活動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4):1103-1104.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7.033
R471
A
1671-0800(2014)07-0842-02
315010寧波,寧波市第一醫(yī)院
管敏芳,Email:luxiao2368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