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嵐,徐新鵬,金劍虹,洪郁芝
朱嵐,徐新鵬,金劍虹,洪郁芝
目的評價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初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安全性及最佳獲益。方法3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初診患者通過使用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治療2周,觀察主觀癥狀及神經電生理的變化。結果30例患者中,顯效3例,有效17例,共20例患者于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總有效率66.7%,無效10例,1例注射硫辛酸針時出現(xiàn)輸液處靜脈疼痛明顯。治療前后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及脛神經傳導速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治療前后疼痛、麻木、燒灼、感覺異常及總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結論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安全有效,在癥狀較重患者中療效較佳。
糖尿??;神經病變;硫辛酸;甲鈷胺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常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明顯影響,有些在初診斷糖尿病患者中即確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由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因尚未闡述清楚,目前主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給予擴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神經等綜合治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探討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初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杭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5~80歲;糖尿病病程5.1~2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2型糖尿病,并有明顯的神經病變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為肢體發(fā)麻、刺痛或燒灼樣痛,雙下肢膝腱反射減弱;肌電圖示神經傳導速度(NCV)有2項以上減慢。排除急性感染、精神障礙、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初次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1.2 方法予甲鈷胺針(商品名彌可保,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500 g靜脈注射,1次/d;硫辛酸針(商品名奧力寶,德國史達德大藥廠生產),60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以2周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治療期間均不使用止痛劑及其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藥物。
1.3 觀察指標(1)應用肌電圖儀測定正中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和腓總神經、脛神經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MCV);(2)癥狀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程度,按劃線法評分(0~10分),即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疼痛。感受神經病變自覺癥狀問卷(TSS)評分,依據(jù)臨床癥狀包括刺痛、燒灼感、感覺減退及麻木4種,研究者依據(jù)VAS區(qū)分該癥狀,輕度0~3.5分,中度3.5~6.5分,重度6.5~10分;依據(jù)發(fā)生頻度進行分級評分,偶發(fā):1周出現(xiàn)2~3次,頻發(fā):1 d出現(xiàn)1~2次,持續(xù):存在幾乎每天都有癥狀。臨床癥狀結合頻率進行TSS評分:輕度(偶發(fā)1.0,經常1.33,持續(xù)1.66),中度(偶發(fā)2.0,經常2.33,持續(xù)2.66),輕度(偶發(fā)3.0,經常3.33,持續(xù)3.66),總分0~14.64分。(3)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期間與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1)顯效:VAS下降率>80%,肢體感覺異常癥狀、體征完全消失,NCV恢復正常或較前增加5.0 m/s以上;(2)有效:VAS下降率為20%~80%,肢體感覺異常癥狀、體征明顯減輕,NCV較前增加<5.0 m/s;(3)無效:VAS下降率<20%,肢體感覺異常癥狀、體征和肌電圖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以顯效+有效計算總有效率。
1.5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配對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30例患者中,顯效3例,有效17例,共20例患者于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總有效率66.7%,無效10例,1例注射硫辛酸針時出現(xiàn)輸液處靜脈疼痛明顯。通過該30例患者的病情轉歸分析,在癥狀評分較高的個體(VAS評分5以上及TSS評分7.32以上)中治療有效率較高。
2.2 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及癥狀評分治療前后正中神經、腓總神經及脛神經傳導速度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治療前后疼痛、麻木、燒灼、感覺異常及總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1~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代謝紊亂、血管損害、神經營養(yǎng)因子缺乏、氧化應激和免疫損傷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
氧化應激的增加與多種病理狀態(tài)有關,氧化應激在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很多與高血糖有關的生化通路(如蛋白糖基化、多元醇途徑及葡萄糖自身氧化)都可以導致自由基產生增多。本研究使用的硫辛酸被譽為“萬能抗氧化劑”,硫辛酸是一個在少數(shù)細胞內合成的二硫化合物,它的天然功能是作為丙酮酸脫氫酶和2酮戊二酸脫氫酶線粒體酶復合體中的輔酶,藥理劑量下,硫辛酸是一個多功能的抗氧化劑,作用機制包括清除自由基、協(xié)助內源性抗氧化劑的再生及修復受氧化蛋白,可有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國外臨床已經用50年以上[2]。而臨床使用更廣泛的甲鈷胺屬于甲基維生素B12,參與甲基化過程,通過甲基化反應促進細胞核酸及蛋白質等合成,能夠提高卵磷脂的合成,促進軸索和髓腔的形成,加快損傷的神經組織修復,改善神經的傳導功能,眾多指南推薦臨床中作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礎治療[3],但單獨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較重者效果相對不盡如人意。
本文結果顯示,臨床治療中患者癥狀改善較明顯,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改善,同時存在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本研究明確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效性,也印證了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癥狀比較明顯或疼痛評分較高的患者獲益更明顯,在這類患者中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能獲得較好的療效。但由于本研究是自身對照研究,未設立對照組,觀察的病例較有限,需要在進一步的臨床工作中研究分析。
表1 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度比較m/s
表2 治療前后TSS評分比較分
[1]Wang W,Balamurugan A,Biddle J,et al. Diabetic neuropathy status and the concerns in underserved rural communities: challes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iabetes educators[J].Disbetes Educ,2011,37(4): 536-548.
[2]Mijnhout GS,Kollen BJ,Alkhalaf A,et al.Alpha lipoic acid for symptoma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12,26:456279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1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1,27(12):增錄12b-27-35.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7.025
R745;R587.1
A
1671-0800(2014)07-0831-02
310007杭州,杭州市中醫(yī)院
朱嵐,Email:144246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