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如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七中學
談高中音樂特色生的聲樂教學
趙倩如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七中學
高中音樂特色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的苗子,聲樂是音樂特色班教學的重要科目。聲樂教學不同與音樂學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學,它是一種非常抽象性的教學,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備直觀性,因此有人說聲樂是音樂學科中最難教和最難學的科目。
高中音樂;聲樂;教學
高中音樂特色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的苗子,聲樂是音樂特色班教學的重要科目。聲樂教學不同與音樂學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學,它是一種非常抽象性的教學,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備直觀性,因此有人說聲樂是音樂學科中最難教和最難學的科目。我認為,要提高高中音樂特色生聲樂教學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選苗”是音樂特色班招生的基礎工作。沒有好的音樂特長“苗子”,再好的教師也將在教學上無所作為,特別是聲樂教學對生源的要求更是如此。近幾年來,由于招生把關不夠嚴,甚至部分中考成績上不了普高的學生,通過特長生招生進入普高,造成音樂特色班生源質量呈下降趨勢,一些專業(yè)素質和文化素質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學生也進入特色班,給聲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為了確保選準聲樂“苗子”,必須嚴格把握面試關。一方面不能過分強調學生的形象和嗓音條件,要重視考生的音樂素質和音樂基本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文化課學習基礎的要求。以往學校在特色班招生中對特長生文化課學習成績要求不高,造成高考中學生專業(yè)上了本科,而文化課考試成績卻上不了線,這種現象在近幾年的高考中,占相當比例。要杜絕找關系、走后門行為,把“關系生”、“后門生”拒之門外。同時要加強對考生思想品質和心理品質的考查,真正選拔出文化素質和專業(yè)素質俱佳、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質優(yōu)良的特長生作為專業(yè)的培養(yǎng)對象。
聲樂教師要努力學習、鉆研,不斷探索科學方法,積累有效教學經驗,掌握“望、聞、問、切”的本領,加強“對癥下藥”的能力?!巴?,即看學生歌唱姿勢、歌唱器官狀態(tài)是否正確,“望”外進而測內。通過“望”的教學交流,引導學生整個身體“積極的放松”狀態(tài),為歌唱發(fā)聲運動奠定良好的器官協調的基礎。例如,對學生喉嚨的緊、卡、壓等現象,我通常讓學生擺動雙手,以及轉動脖子來達到歌唱的放松。在教學中,我注重要求學生“望”鏡練習:觀察口形是否保持微笑露齒,舌面平躺、不聳肩,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奥劇?,即用聽覺來感受聲音、調節(jié)歌唱的運動狀態(tài)。在教學中首先要通過對學生的聲區(qū)訓練,傾聽其聲音向高向低擴展的難易傾向性,觀察其換聲點的具體音高位置等來了解學生的聲音本質,確定學生的歌唱聲部。其次,要讓學生以聽覺建立正確的歌唱技法。在教學中讓學生知道,聲樂藝術以客觀美為美的標準,告訴學生歌者聽自己的聲音具有雙重性,是內外聽覺的結合,引導學生在歌唱中找到正確的“內心聽覺”?!皢枴?,即在教學中通過語言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歌唱觀念。教師的“問”,在“望”、“聞”的基礎上進行,了解學生的歌唱運動感覺及聽覺感受。在發(fā)聲訓練中,指導學生區(qū)別什么是“過頭”,什么是“剛好”,什么是“不夠”。每當“剛好”的時候,我通常全面地觀察學生的歌唱狀態(tài),詳細地詢問學生的內在感受,催化“剛好”成為“永遠好”?!扒小?,即在聲樂教學中運用觸覺功能。如讓學生用雙手叉腰來體會歌唱中腰部四周的力度,從而使學生正確體會歌唱的支撐點。通過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有機結合,靈活運用,才能顯示出獨特的價值。
聲樂教學一定要循序漸進,特別是聲樂基礎訓練,就像修高樓打基腳,基礎不打牢、不打扎實,是修不起來的。學習聲樂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歡和別人比,老師也有拔苗助長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學習進步快,心里便著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結果誤人子弟。我門聲樂教師一定要嚴格地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發(fā)展、區(qū)域條件進行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教學。特別是高一學生剛變聲完,更注意的是在歌唱的原理上,視唱、聽音的基礎上,中聲區(qū)的音域中打下牢固的基礎。我門常見到不少基礎還沒有打好就急于唱難度很高得大作品,結果唱壞了嗓子?!坝賱t不達”,這一古老的哲理,不管是老師或學生,都必須謹記。在聲樂教學中要把握漸進原則,一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二是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先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即能“張口就來”。三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千萬不可光“練聲”不“唱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要認真分析作品,教學生充分表現好每一首樂曲,哪怕是很簡單、很小的聲樂作品,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量力而行是循序漸進的前提,按不同學生的歌唱水平布置相應的作品。只有這樣嚴格“量”學生的“力”去進行教育和輔導,才能培養(yǎng)出有堅實歌唱基礎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