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須“強化國家教育督導”。這既是時代的要求、實踐的呼喚,也是人民的期待、教育的福祉。強化國家教育督導,一方面要向上攀登、巧循規(guī)律,另一方面要向下深入、善接地氣。只有巧循規(guī)律,才能如魚得水、激活靈氣;只有善接地氣,才能如虎添翼、增添銳氣。教育督導的靈氣源于責任督學的“督”的水平提高、“導”的能力增強,銳氣來自掛牌督導運行過程的透明、結果應用的“硬化”。因此,做好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必須深化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認識,明確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要求,加強對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領導。
一、深化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認識
首先,深化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推動基礎教育科學發(fā)展之責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中國夢的實質是讓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堅持“兩個率先”,譜寫中國夢的江蘇美好篇章,使發(fā)展更科學、結構更優(yōu)化、文化更繁榮、生態(tài)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譜寫中國夢江蘇美好篇章的前提是必須譜寫好中國教育夢江蘇教育的美好篇章,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終身學習。我省基礎教育正面對“坐大盼強”的特殊省情,正處在“由大變強”的特殊階段,正踐行“既大又強”的特殊要求。我省基礎教育學校數(shù)占全國2.4%,在校學生數(shù)占全國4.7%,教師數(shù)占全國5.1%,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占全國6.2%。在建設快樂健康的學前教育、優(yōu)質均衡的義務教育、開放多樣的高中教育、人性閃爍的特殊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扎實的步伐,構建了“廣覆蓋、?;?、有質量、可持續(xù)”的學前教育體系,實現(xiàn)了由“入園難”和“入園貴”向“入好園”和“入近園”的轉變。構建了義務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義務教育學業(yè)水平合格率高于全國常模11至16個點,優(yōu)秀率是全國常模2至5.8倍。65個縣(市、區(qū))通過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國家督導認定。構建了高中教育特色發(fā)展的體系,堅持因材施教,改革接受性學習;堅持學思結合,擴大研究性學習;堅持知行統(tǒng)一,增加體驗性學習。但應當清醒地看到,我省基礎教育正在面對在高普及率基礎上保持高鞏固率難度極大的現(xiàn)實,正在破解在高投入基礎上保持高增幅約束極多的矛盾,正在突破在高期待基礎上保持高滿意度要求極高的束縛。責任督學通過掛牌督導,圍繞人人有學上、提高鞏固率,人人上好學、提高優(yōu)質率,人人都上學、提高保障率,以集中督導和常規(guī)督導、個人督導和組隊督導相結合的方式,對每一所中小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規(guī)范辦學行為等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有利于為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名學生、發(fā)展好每一位教師提供堅實依據(jù),從而為我省基礎教育科學發(fā)展提供有力保證。
其次,深化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服務基礎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之責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事業(yè)發(fā)展永無止境,改革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深化基礎教育改革須突出“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須正確劃分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和非公共教育服務,須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須堅持?;尽娀鶎?、建機制,讓每個學生擁有更多更豐富的選擇學習發(fā)展的機會,讓每個家庭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實效,讓每個人更多更公平享受教育發(fā)展成果。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破解義務教育擇校難題,根本之策在于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要求各級政府統(tǒng)籌城鄉(xiāng)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依法保障財政教育經(jīng)費,重點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在縣(市、區(qū))域內(nèi)實現(xiàn)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弱化公辦學校擇校外部剛性需求。強調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要標本兼治,重點是強化政府統(tǒng)籌協(xié)調減負工作職責,落實督學責任區(qū)制度,大力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控制每天家庭作業(yè)總量和學校統(tǒng)考測試次數(shù),切實形成家長和社會的減負共識。強調所有教育改革,在政府責任到位前提下,必須使改革頂層設計落實到學校、家庭、社區(qū)基層,開創(chuàng)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的新局面。責任督學通過掛牌督導,有利于使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大政策舉措,在決策前充分聽取意見,在執(zhí)行中虛心接受監(jiān)督,確保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改革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得以落實,避免改革碎片化,促進頂層設計和基層創(chuàng)新、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從而保證基礎教育的綜合改革既與中央要求一致,又符合我省實際,形成推動基礎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強大動力。
再次,深化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踐行群眾路線之責的認識。認清“我是誰”。責任督學作為一名政府委派的負有專項督導責任的專業(yè)人員,莫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莫忘維護教育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其崇高使命,維護人民受教育的合法權益是其歷史擔當,應善為基礎教育發(fā)展添磚加瓦,樂為基礎教育改革排憂解難,能為基礎教育和諧獻計增彩,努力成為“上帝見到脫帽致禮的人”、“學高為師、行為世范”的人、“一個肩膀擔負學生的今天,一個肩膀擔負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人”。明白“為了誰”。在基礎教育的辦學實踐中,為了人民群眾具體表現(xiàn)為首先“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成長”,這就要求責任督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督”學校構建“一方池塘”,滋潤學生自然成長;點燃“一束火焰”,促進學生自己成長;敲打“一塊燧石”,推動學生自由成長;推開“一扇大門”,實現(xiàn)學生自覺成長。“導”學校以有教無類促進起點公平,突出為了一切學生,提供面向全體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進過程公平,突出一切為了學生,提供適合多樣的優(yōu)質教育;以人盡其才促進結果公平,突出為了學生一切,提供相互銜接的全面教育。弄懂“依靠誰”。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切忌越俎代庖,時刻不忘提高質量必須依靠教師,“一名好教師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時刻不忘辦好學校必須依靠校長,“一名好校長可以成就一所好學?!保粫r刻不忘辦好教育必須依靠教育家,“一批教育家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二、明確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要求
(一)全面強化“三個導向”。一是全面強化依法責任督導的導向,做到知法懂規(guī),防止“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督必依法,否則就“無法無天”;導必遵規(guī),否則就“難成方圓”。責任督學應是手握“尚方寶劍”,心懷“萬家憂樂”,行于“剛正不阿”,成在“督導并重”。二是全面強化科學責任督導的導向,做到外圓內(nèi)方,堅持守住底線、有所作為。督導作為一門科學,就要求責任督學自覺遵循督導自身特有的規(guī)律、教育教學規(guī)律、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防止情況不明決心大、是非不清辦法多、上下不通步子快。督導作為一門藝術,就要求責任督學不斷增強導向力、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防止簡單迎合、無病呻吟、不著邊際。三是全面強化人本責任督導的導向,做到情理交融,善于換位思考、糾偏導正。責任督學的權威來自于對督導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對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深度把握、對教育教學本質的深層理解、對工作對象的深切關懷。責任督學既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也不能“你打我通”、你說我干,更不能板著面孔、指手畫腳。責任督學應既是縣長和局長的諍友,也是校長和教師的益友,還是廣大學生的朋友;應既是善于走進縣長、局長、校長、教師心靈的高手,也是善于釋認識之疑、解實踐之難、破操作之困的能人,還是善于引導教育發(fā)展、指導學校改革、輔導師生成長的巧匠。
(二)正確處理“三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督學與責任督學的關系。首先,任命或委派的主體有所不同。前者是由各級人民政府任命或委派,而后者則是由各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任命或委派。其次,主要職責有所不同。在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統(tǒng)一的情況下,前者以督政為主,后者以督學為主。再次,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在堅持專項督導與常規(guī)督導相統(tǒng)一的前提下,前者以專項督導為主,后者以常規(guī)督導為主。二是正確處理責任督學與掛牌督導的關系。責任督學是掛牌督導的主體。責任督學是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按照規(guī)定程序,受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委派,持證上崗,對指定普通中小學校辦學行為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指導的專業(yè)人員。掛牌督導是責任督學履行職責的重要形式。主要是指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按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統(tǒng)一設計的樣式和規(guī)格制作標牌,標明責任督學的基本情況(姓名、照片)、督導事項、聯(lián)系方式等在指定中小學校校門醒目位置向社會公布,便于公眾聯(lián)系與溝通,形成督導工作合力,保證督導任務完成。三是正確處理一名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與多名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關系。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普通中小學校按1名責任督學負責3~5所中小學校的標準任命或聘任專(兼)職責任督學。責任督學可由1人負責督導3~5所中小學校,也可根據(jù)督導責任區(qū)劃分,由1名責任督學負總責、多名責任督學組隊共同負責督導1所中小學校。還可根據(jù)督導要求,對不同專業(yè)背景和工作經(jīng)歷的責任督學進行合理安排,組建3~5人的團隊,按片實施督導。
(三)努力做到“三個規(guī)范”。一是努力做到任命與聘任規(guī)范。首先,正確把握責任督學任命或聘任的條件,堅持標準,寧缺毋濫。責任督學主要從在職教育行政和教研人員以及近期退休的教育行政和教研人員、校長和教師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人員中遴選,擇優(yōu)任命或聘任。其次,正確把握責任督學任命或聘任的程序,規(guī)范操作,嚴肅認真,責任督學上崗前須簽訂《履職責任書》。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所任命或聘任的責任督學應頒發(fā)相應證書,并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進行管理。責任督學的任命或聘任應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備案。再次,正確把握責任督學任命或聘任的崗位與責任督學的關系,實事求是,科學確定,不求整齊劃一。二是努力做到程序與制度規(guī)范。明確責任督學的職權與任務。責任督學具有六項職權,必須落實到位,否則四條主要任務和十條具體任務就難以完成。落實責任督學的具體要求。責任督學要依法督導,對有可能影響公正督導的情形要及時糾正或實行回避。責任督學對指定中小學校實施督導每月應不少于1次,督導時間一般不少于1個工作日。責任督學要做到“五個不得”,即不得接受被督導中小學校吃請和禮物,不得接受被督導中小學校安排的娛樂活動或旅游項目,不得在被督導中小學校領取和報銷任何費用,不得實施與責任督學職責與身份不符的行為,不得私自公開需要依法保密或暫未公開的學校和相關個人信息。完善責任督學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責任督學記錄報告制度、工作例會制度、跟蹤整改制度、學習培訓制度、定期交流制度。三是努力做到考核與獎勵規(guī)范。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制定責任督學工作績效考核辦法,按年度對責任督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對年度考核優(yōu)秀的責任督學給予表彰獎勵。市、縣級教育督導部門對責任督學存在履職不力、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等行為,干擾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或在督導中造成不良影響,發(fā)現(xiàn)問題未及時制止、上報的,視不同程度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取消責任督學資格等處理。
三、加強對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領導
(一)完善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領導體制。根據(jù)國家和省教育督導委員會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各市、縣級人民政府要迅速成立教育督導委員會,統(tǒng)籌領導教育督導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不再是教育部門的內(nèi)設機構,上升到政府層面,加大了貫徹落實教育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guī)的力度,有利于提高督導的權威性。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在市、縣人民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多部門共同參與形成推進教育督導的合力,有利于增強教育督導的有效性。
(二)落實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工作保障。一是中小學校應按要求為責任督學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按督導事項提供有關資料,虛心接受責任督學的監(jiān)督和指導。二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應為責任督學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三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應按國家《教育督導條例》的規(guī)定,將責任督學的工作經(jīng)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具體辦法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
(三)形成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工作合力。一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對拒絕、阻撓責任督學依法實施常規(guī)督導和不按要求整改的中小學校要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改正;對相關中小學校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提出處分建議。二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每月應對責任督學的督導報告進行匯總整理,特別是對責任督學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等,適時地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進行分析研究,落實責任,責成有關中小學校認真整改。三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責任督學的督導結果作為對中小學校進行綜合評價、評優(yōu)表彰、經(jīng)費安排、人事任免、責任追究等的重要依據(jù)。四是市、縣級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應加強對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指導和檢查,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給予通報表揚等獎勵。
古往今來,凡事興于實,敗于虛。盛唐宰相姚崇,臨終前總結為政經(jīng)驗,只言及“崇實充實”四個字。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戰(zhàn)國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虛談廢務的歷史教訓大家都要引為鑒戒?!蔽覀円杂X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以鍥而不舍的態(tài)度,切實抓好以掛牌督導履責任督學之責的各項工作落實,為譜寫中國教育夢江蘇基礎教育的美好篇章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本文系作者2014年1月13日在全省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培訓班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