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然而就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逐漸出現(xiàn)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問題。文中針對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失范”這個現(xiàn)象進行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提出應對這個現(xiàn)象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校檔案管理 解決對策
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帶動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檔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學校管理檔案部門應該努力適應信息化發(fā)展的形勢,把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帶動起來。但是,相對于發(fā)達國家,我國的檔案管理信息化起步非常晚,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為了能加快我國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必須要多多了解發(fā)達國家的先進管理方法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遇到的問題。
一、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失范”的表現(xiàn)
學校的檔案管理要求有秩序,不能太過混亂失去了規(guī)范性,這樣才能使得我國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快速的發(fā)展,然而在現(xiàn)實中,我國的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確實還不夠完善,有一定的“失范”現(xiàn)象,具體的表現(xiàn)如下:
(一)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少地位低下
當今學校的檔案管理機構還不夠健全,檔案管理人員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檔案管理人員的歲數(shù)和專業(yè)技術都達不到檔案工作的需求,阻礙了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發(fā)展,體現(xiàn)不出這個工作的價值,阻礙了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二)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失衡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一般不會顧及到檔案管理工作,一般只注重它的主要工作,造成學校管理整體的不完美。學校管理要想很好的發(fā)展必須認識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整體的發(fā)展,檔案工作要和學校的主要工作放在同樣的位置,最好能保持一碗水端平。
(三)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失速
檔案管理工作是學?;A業(yè)務的重要工作,還是教育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條件。然而目前學校的檔案工作跟不上學校的發(fā)展速度,使得學校檔案的管理職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檔案的價值得不到提升,阻礙了學校檔案管理的發(fā)展腳步。
(四)學校檔案管理的失控
學校檔案管理由于沒有完善的體制和機構,使得學校的檔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及時的落實,無法對學校檔案材料進行妥善的保管和有效的利用,無法控制“借檔不還,檔案不歸”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失范”的解決對策
為了使學校管理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必須解決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失范”現(xiàn)象。
(一)學校檔案管理制度的健全
學校應該明確學校檔案管理的職能,搞清楚檔案管理對學校管理的重要關系,建立獨立的檔案管理部門,成立管理學校檔案的委員會,制定適合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條例,完善學校檔案管理的制度,體現(xiàn)檔案管理的價值。
(二)增強學校檔案的保密性
對學校檔案的保護和管理,防止檔案的外泄是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檔案資料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價值,關系到檔案人員的隱私,所以學校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對絕密的檔案要設置保險柜,或者把紙質檔案轉變成電子檔案并且加上密碼,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檔案的安全。
(三)實現(xiàn)學校檔案管理的網(wǎng)絡化
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管理中作為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它需要整個學校人員的努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檔案管理的網(wǎng)絡化可以提高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速度,可以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學校的經濟效益。把紙質檔案轉換成電子檔成為當今學校檔案管理的趨勢。
(四)利用學校文化建設推動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
在學校制度的建設內容中加入檔案管理工作,把建設學校的文化和學校的檔案工作相互結合,共同發(fā)展,這樣能很好的保障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權力和利益,調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得學校檔案管理的建設得到飛速的發(fā)展。
(五)增強學校檔案的宣傳工作
在學校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檔案的認識,明白檔案的重大意義,所以必須把檔案的宣傳工作做好,把學校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問題作為學校工作的會議議題提到上面。
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開拓了學校檔案管理的平臺,使得我國學校檔案管理人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為我國學校檔案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發(fā)展機會,對推動學校的發(fā)展有重大的意義,堅持學校檔案管理走信息化建設道路,為規(guī)范學校檔案管理機制做出重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捷,劉迎春.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路.中國出版,2010,(08):69~70
[2]王希元.中等教育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檔案與建設,2011,(07):72~73
[3]周穎潔,陳堅.當前高校檔案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3):108~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