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強,郭 希,胡映珍,張 燾,張文婷,王新香
體育鍛煉與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相關性研究
——以廣東省高職院為例
劉元強,郭 希,胡映珍,張 燾1,張文婷2,王新香3
運用社會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對廣東省10余所高職學院學生體育鍛煉情況開展調查,以“身體自我描述問卷”為研究工具,了解高職學院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發(fā)展狀況,研究體育鍛煉對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為提升高職生群體的身體自我概念水平提供參考。
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體育鍛煉
1976年,Shavelson(美國)等在對自我概念結構層次進行研究后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維度多層次理論模型”,在此模型中,身體自我概念是整體自我概念中一個基礎而重要的部分[1]。在體育領域,H. Marsh(澳大利亞)定義身體自我概念為個體對自己身體的認知與評價。國外研究者根據自我概念的多維等級模型,采用自我報告問卷發(fā)展了身體自我剖面圖、身體自我感覺剖面圖與身體自我描述問卷3種用于測量身體自我概念的常用工具。[2]其中“身體自我描述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理論效度和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利用這一測量工具,國內外許多橫向研究和縱向研究都表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和身體自尊水平。[3-9]該問卷包括70個題目,11個維度,適用于12歲以上的被試(特別是大學生和成年人)。這些維度分別為身體健康、身體力量、身體耐力、身體靈活性、身體肥胖、身體活動、身體外表、身體協調性、身體運動能力、整體身體、自尊等11個;健康維度與自尊維度包括8個題目,其他各個維度均包括6個題目。本文以實證研究,運用PSDQ對廣東高職學院學生身體自我描述概念進行量化處理,了解高職學生的運動參與的差異、不同項目參與者的自我概念狀況變化等,為高職學院學生人格的完善及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等提供借鑒。
1.1 研究對象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職院、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水利水電學院、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等10所高職院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發(fā)放《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自編)、《身體自我描述問卷》[10](Marsh 等人編制,楊劍進行了修訂和信效度檢驗)共1 500份,回收問卷1 300份,回收率為87%,其中有效問卷1279份,有效率為98.38%。
1.2.2 比較研究法 在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抽取籃球、健美操、體育舞蹈項目3個選項課小組,進行為期12周(3個月)的跟蹤研究,要求參加者每周鍛煉3次及以上,每次鍛煉時間為30min及以上。在實驗開始前對所有參加者的身體自我概念進行測試,12周結束后再次測試。
1.2.3 數理統計法 利用SPSS16.0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描述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等。
2.1 體育鍛煉對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整體水平影響
運用《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表》對學生鍛煉情況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鍛煉時間、頻率、強度等,根據中國體育人口判定標準——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次以上(含3次),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min以上、每次身體活動強度達中等強度以上。[11]本次調查發(fā)現廣東省高職學生體育人口(34.9%)基本與我國體育人口的平均數持平(35%左右)(表1)。
表1 高職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統計
將調查結果進行分組統計,把每周鍛煉次數1次及以下者分為無鍛煉組(373人),每周鍛煉次數3次及以上且持續(xù)時間30min以上者為鍛煉組(446人),由表1可見,鍛煉組的運動成績明顯好于無鍛煉組。為進一步了解這兩組學生對身體方面自我知覺的差異,對這兩組的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量表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結果表明,高職院大學生鍛煉組和無鍛煉組身體自我概念的11個維度的比較中,身體健康、身體協調性、運動能力、整體身體、力量、身體靈活性、耐力等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但身體肥胖、外表、自尊等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與非經常體育鍛煉的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發(fā)展在總體上存在著差異,體育鍛煉對高職院大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具有重要影響。
表2 鍛煉組和無鍛煉組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的比較
2.2 體育鍛煉對不同性別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
高職院學生男、女生身體自我概念的11個維度的比較中(表3),身體協調性、體育活動、運動能力、整體身體、力量等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身體健康、身體靈活性、耐力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身體肥胖、外表、自尊等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體育鍛煉對高職院大學生的身體自我概念具有性別特征。
表3 體育鍛煉對男、女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分析
2.3 身體自我概念影響的項目差異
高職院校學生喜歡參與的體育項目依次為跑步、籃球、羽毛球等(表4、5)。其中,男生較喜歡的體育項目為籃球、羽毛球、足球等,女生首選的是跑步、羽毛球、游泳等(表5),表明男生偏愛對抗、強度大的體育項目,而女生則偏重有利于健美體形的、有氧的、非對抗性運動項目。羽毛球運動健身功能強,不受場地空間等的限制,是廣東高校學生比較喜愛的項目。此外,地處華南地區(qū)的廣東省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時間相對較長,游泳成為大學生,特別是女生選擇的一項減肥、健美體形的基本運動。
按照設計要求,對體育舞蹈、健美操、籃球3個不同選項課學生進行12周跟蹤調查,得出這三項體育活動均可以促進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總體水平的發(fā)展。其中,體育舞蹈項目訓練前后身體自我概11個維度的比較中,除身體自尊外的其他維度均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健美操項目訓練前后身體自我概念比較中,身體協調性、體育活動、身體肥胖、運動能力、整體身體、身體靈活性、耐力等7個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身體健康、力量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外表、自尊等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籃球項目訓練前后身體自我概念比較中,身體協調性、體育活動、身體肥胖、運動能力、整體身體、力量、身體靈活性、耐力等8個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而身體健康、外表、自尊等不具有顯著性差異(表6)。
表4 高職院校學生主要體育項目選擇
表5 男、女高職學生體育鍛煉項目統計
表6 籃球、健美操、體育舞蹈訓練前后對身體自我概念影響
表7 三項目訓練對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比較
同時,分析3個項目對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影響的比較(表7),籃球項目與健美操項目僅在身體靈活性上具有顯著性差異,體育舞蹈與健美操項目在身體協調性、整體身體、耐力上具有顯著性差異,籃球與體育舞蹈項目在身體協調性、身體肥胖、整體身體、耐力上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不同項目對身體自我概念的不同維度上具有一定影響。
(1)體育活動參與行為可以改善高職學生身體自我概念整體水平。鍛煉組學生身體自我概念明顯優(yōu)于無鍛煉組學生,鍛煉組的體育成績明顯優(yōu)于無鍛煉組學生。
(2)體育鍛煉的性別特征及鍛煉項目差異等對身體自我概念的具有重要影響。籃球、健美操和體育舞蹈項目在提高學生自我概念水平表現在身體協調性、體育活動、身體肥胖、運動能力、整體身體、力量、身體靈活性、耐力等8個維度。
(3)身體自我概念是大學生整體自我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身體自我概念,對完善大學生的整體人格特點具有意義,我們應在大學生體育課程及鍛煉內容的設置中加以重視。
[1]郭 強. 體育鍛煉對身體自我概念影響的研究進展[J].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7(6):84~88.
[2]曾 向,黃希庭. 國外關于身體自我的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2001,9(1):41~46.
[3]Caruso,C.M.,Gill,D.L.Strengthening physical sel-f percep-tion through exercise[J].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Physical Fitness,1992,32:416~427.
[4]Chung,P.K.Physical self-concept between P.E.Major andnon-P.E.major students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and Fitness,2003,1(1):41~46.
[5]Drink water,B.L.Women and exercise:Physiological aspects[J].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s,1984,12:21~51.
[6]孫延林,張 曉,吉承恕,等. 體育活動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描述的影響研究[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1):20~22.
[7]謝 琴.大學生身體自尊與體育鍛煉參與的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22(5):46~48.
[8]鐘伯光,姒剛彥,劉 皓.體育鍛煉對香港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44~48.
[9]黃志劍.論大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體育活動參與行為[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3).
[10]楊 劍.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的介紹與修訂[J]. 山東體育科技,2002,24(1).
[11]盧元鎮(zhèn).中國體育社會學[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5:79.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Vocational Students——As an Example of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LIU Yuan-qiang, GUO Xi, HU Ying-zhen, ZHANG Tao1, ZHANG Wen-ting2, WANG Xin-xiang3
The article investigate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of vocational students more than 10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social survey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It studies Current situation physical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physical self-described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tool. Its purpose provides reference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Voc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Self-concept; Physical exercise; Correlation
1007―6891(2014)02―0132―04
G804.8
A
2013-08-13
2012年度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高職院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體育活動參與行為的相關性研究》(2012JK029)研究成果。
1.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廣東 廣州,510520;2.廣州城建職業(yè)學院體育部,廣東 從化,510925;3.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處,廣東 廣州,510507。
1.Dept. of P.E., 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China; 2.Dept. of P.E., Guangdong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Conghua, 510925, China; 3.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07,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