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飛
【摘 要】高中物理是學生普遍認為最難學的課程之一,大部分學生“望物興嘆”,學生經常反映,即使花費大量時間在物理上,結果卻是成績并沒有提高。究其原因,這與物理的學科特點有關系,物理敘述語言簡練嚴謹,理論抽象難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針對這一情況,可以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讓學物理變得不那么可怕。
【關鍵詞】高中物理 情感教育 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49
進入高中以后,大部分學生都反映物理難學。的確,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每節(jié)的內容多、篇幅長,敘述語言簡練嚴謹,敘述方式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對學生的推理判斷、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能力要求較高。面對這樣的課程體系,如果仍然按照機械式記憶法進行學習,顯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長時間的理論和時間都表明,在物理學習中引入情感學習,即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能夠大大改善目前學物理難的狀況。
所謂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它關注的是學生學習中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情感教育是使學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品質,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產生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反映在物理學習上,就是要讓學生消除對物理的懼怕感,激發(fā)他們對物理的興趣,形成一種心理認同感,從而以一種積極地態(tài)度去接受、喜歡物理,這不僅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績,并且能促進學生個人全面發(fā)展。那么,情感教育主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一、培養(yǎng)興趣,快樂學習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一個老師如果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之所以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如牛頓坐在樹下被蘋果砸中,引發(fā)了他對物體為什么向下落而不是向上的興趣,經過刻苦鉆研,最終得出萬有引力定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物理興趣的培養(yǎng)。
物理這門學科,表達要求嚴謹、規(guī)律、簡練,這也是學生缺乏興趣的直接原因。在新課改的精神要求下,教師應努力發(fā)揮語言的藝術魅力,盡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理論性知識的傳授。有時候是一句古詩詞,有時候是一個小故事,甚至一個笑話,一句幽默的話,都能吸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注意力。我們也不難發(fā)現,教科書也已經改變了以往的單純性語言敘述、平淡乏味的排版等,配以實驗,插圖,生動性語言描述等,使教材變得豐富多彩。如講到運動這一章節(jié)時,就引用了“坐地日行八萬里”“飛花兩岸船照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漫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边@樣的詩句,幫助學生理解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不僅如此,大量生動性語言使教材富有文采。
二、激發(fā)情感,培養(yǎng)意志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也是一門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學科。有大量的定理、公式、概念需要記憶,課程體系紛繁龐雜,掌握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對此,教師要積極引導,讓學生發(fā)現物理中的美,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情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物理中也是這樣,那日升日落,斗轉星移,炫彩奪目的燈光,宏偉高大的建筑等等,都體現著物理學中的原理。這樣可以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意識到,物理不是存在于書本上,不是存在于課堂中,而是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存在于自己身邊。
科學中蘊含著人類最優(yōu)秀的情感品質,即對這個美麗世界的熱愛和認同。學習物理,可以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形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對未知事物始終抱有好奇與沖動的情感,這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必備品質。并且,物理中本身就充滿著奧妙與探索,在對一個未知事物的探究過程中,會始終伴隨著成功的憧憬與喜悅,以及情感上的滿足。
三、師生互動,共創(chuàng)和諧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接受。新課標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只是充當學習的引導者,積極鼓勵學生形成主人翁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讓他們真正把學習看作是自己的事情,引導他們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積極探索的精神。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共同進步的地方。
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更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這也是情感教育的關鍵。學習物理是個枯燥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耐心講授,并且與學生多多進行交流。傾聽他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盡量站在他們的角度,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有的學生可能學習物理相對來說比較吃力,他們對物理的興趣較弱,認知能力較差,教師對這樣的學生,更要充滿耐心,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傾注更多的情感。對這類學生不可斥責、譏諷,即使是無心的,這樣只會讓他們更不愿意學習。而是應該對這類學生進行信心上的激發(fā),多多進行鼓勵,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進步,就要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對物理的興趣和情感,并形成心理定勢。蘇霍姆林斯基曾有句名言:“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感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學生感到自己被尊重和激勵后,能夠對學習和教師都產生一種強烈的認同感,樂于學習,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和知識傳授,樂于與老師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會大大增強,對物理這門學科的心理認同感也會大大增強,積極性大大提高,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以培養(yǎng)并形成學生良好的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必要性。這不僅是教學過程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這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是雙向互動的過程,能夠達到雙贏的結果。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高中生有著豐富復雜而又敏感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學生積極引導,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使他們轉變以往對物理興趣不高甚至厭惡、懼怕的態(tài)度,而是以一種正確的情感,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物理,學習問題。此外,我們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單純的為了提高物理成績,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除了知識豐富,成績優(yōu)異,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以一種積極美好的情感看待這個世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以此為載體,使學生提升整體素質,進而成為有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