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潞
摘 要: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普遍深入,語文教學無論是從教學目標、要求還是從結構、體例上看都蘊含著全新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著鮮明的時代教育氣息。筆者在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感悟頗深,本文將對當前語文教學談談屬于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語文;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65-01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普遍深入,語文教學無論是從教學目標、要求還是從結構、體例上看都蘊含著全新的教育理念,體現(xiàn)著鮮明的時代教育氣息。筆者在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感悟頗深,通過新課標的深入解讀和實踐,以及和傳統(tǒng)教學的對比,對當前語文教學有了屬于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思考,下面結合本人教學經(jīng)驗談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與反思,以供同行參考。
一、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定位
在原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課堂,是師本位,一言堂。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來說;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老師只有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學習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為學生服務。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同悲共喜,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學生才會從教師那里獲取平等的意識,主動的意識,參與的意識……
其次,教師和學生是朋友關系。特別是在課堂以外的生活中,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而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傾訴包括學習在內的任何內心體驗的人,教師是理解、支持學生的人,溫暖學生心靈的人,是慰藉學生靈魂的人。
再者,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輔導者,學生不能領悟的,在生活中解決不了的,需要教師幫助的,教師在鼓勵的同時,給予學生以幫助,使他們走出學習的“困境”、心靈的“困境”,獲取更多的樂趣。
可見,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而是為學生現(xiàn)在學習和今后學習服務的人。
二、課堂教學要聯(lián)系生活與社會
新課程強調面向生活,面向社會,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社會生活實際,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資源,開展本土化教學和校本班教學。
新課程特別強調聯(lián)系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和科技新進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強了與當今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習內容,尤其那些與當前學生生活、當今社會實際、現(xiàn)代化技術和生產(chǎn)實際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新課題聯(lián)系緊密的學習內容,從而在宏觀上進一步擴大知識面,拓展學習廣度。
另外,新課程強調從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中引出新內容的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把社會生活實際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理論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就是強調知識的運用,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強調各項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實例,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的生活意義和社會意義。這些課程理念,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具體落實。
三、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新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
新課程強調“面向學生”,這包含四層含義,一是強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二是強調面向“全體”學生,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達到要求,獲得成功,三是強調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四是課程教學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發(fā)展特點,關注、關照學生的需要、興趣、追求、體驗、經(jīng)驗、感覺、困惑、疑難等。這些理念,只有通過教師在實踐中的全面貫徹,才能得以落實。
新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強調科學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強調環(huán)保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強調口語交際,等等。新課程所強調的這些素質中有一些是紙筆測驗等考試方法所無法涵蓋或無法充分測查出來的。如果教師在實踐中只重視考試所關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質,勢必使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均衡、和諧發(fā)展這一課程追求最終落空。
四、關于語文教學實踐
在《課程標準》中沒有給語文實踐下準確定義。它是這樣說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決定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同時也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這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在語文課堂上得到應用,學生才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為“課內外聯(lián)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理想打下必要的基礎。
課外的語文實踐應是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礎上,探究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過程??梢允且磺信c語文有關的活動。學生可以通過讀書、訪問、參觀、上網(wǎng)等多種形式的親身“實踐”,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課外語文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讀書,學生通過大量直接地接觸語言材料,在不斷地閱讀實踐中,感悟讀書方法,體驗語文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美真實、扎實的“語文實踐”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獲得充分、大量的“語文實踐”,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而且能在過程中感悟方法,在過程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在過程中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創(chuàng)造條件。
總之,新課程的理念更加關注人的發(fā)展過程,并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課程標準將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與課程的發(fā)展融為一體。它貫穿學生學習語文的全過程,甚至貫穿學生一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