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基層保甲的困境——以四川南溪縣兵役糾紛及其解決為例

        2014-03-03 08:03:52
        關鍵詞:保甲兵役案卷

        張 藝

        (四川大學 法學院,四川成都610207)

        民國時期的保甲組織雖為“半官方”性質,卻是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進行基層社會控制的主要組織。這一基層組織利于國家與民眾之溝通,對戰(zhàn)時政令之推行以及最為緊要的征兵工作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關于民國保甲制度之利弊,保甲對抗戰(zhàn)之貢獻等問題已有不少學者論及,其中有多本專著,更有數(shù)十篇論文①。很多學者在論及抗戰(zhàn)時期之保甲時,都將其與征兵問題聯(lián)系起來,對保甲之評價漸漸由否定到部分肯定,特別是對保甲在戰(zhàn)時征兵工作中的貢獻評價趨于客觀,如龔喜林、冉綿惠等人②。然而,民國保甲群體的研究領域和視角仍需開拓,相關史料尤其是地方檔案仍有待挖掘,“分區(qū)域、劃時期、定專題”〔1〕的研究十分必要。龔汝富《民國時期江西保甲制度引發(fā)的經(jīng)濟糾紛及其解決——以宜豐、萬載兩縣保甲訴訟檔案為中心》〔2〕一文,利用縣級司法檔案對保甲引發(fā)的經(jīng)濟糾紛及其弊病進行討論,就十分典型。

        受此啟發(fā),本文將以對抗戰(zhàn)兵源貢獻最大且保甲制度最完善的四川省為例,以民國四川南溪縣檔案中的兵役訴訟檔案為依據(jù)③,對戰(zhàn)時大后方保甲與鄉(xiāng)民之間“兵役糾紛”之現(xiàn)實進行描述,以展現(xiàn)當時保甲群體之困境以及國民政府對基層社會之控制狀況。

        一、兵役糾紛的產(chǎn)生背景

        “生兒子是老蔣的,有銀子是保長的”這句俗語,反映了民國時期保甲征兵之弊病和民眾之痛苦。有學者指出:“基層保甲既是兵役的主要執(zhí)行者,同時也是兵役的破壞者”。〔3〕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只能從史料與檔案中尋找答案。

        筆者有幸搜集到南溪縣民國兵役訴訟檔案??箲?zhàn)時期的這類案卷共80個④,其中72件是關于保甲人員與鄉(xiāng)民之間的糾紛的,另外8件雖不涉及保甲與鄉(xiāng)民間的糾紛,但保甲人員也多以被告、證人、承保人等身份參與其中。由于保甲既是征兵主體,又是訴訟當事人,因而要了解這類糾紛的產(chǎn)生,就不得不從民國兵役制度與保甲制度在四川的推行說起。

        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實施《兵役法》,由募兵制轉變?yōu)檎鞅疲戳x務兵役制??箲?zhàn)時,國統(tǒng)區(qū)實行兵役管區(qū)制的征兵體制⑤,在各縣政府設軍事科(兵役科)負責征兵。民國二十八年(1939)3月,南溪縣始設兵役科,佐理縣長辦理兵役政務,后改為軍事科,由國民兵團副團長兼任科長⑥??h兵役機關將征兵任務分配到各鄉(xiāng)、鎮(zhèn)、保,由鄉(xiāng)鎮(zhèn)督促各保甲征送壯丁。

        保甲為傳統(tǒng)社會國家控制基層之工具,清末廢止。1930年中原大戰(zhàn)后,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tǒng)一了中國。為配合“剿共”,蔣介石希望以保甲加強對基層民眾的控制。1932年,豫鄂皖“剿匪”司令部一紙公文使得保甲制首先在“剿匪”區(qū)復蘇。1939年新縣制推行后,保甲是鄉(xiāng)鎮(zhèn)之下,“融自衛(wèi)與自治于一體,發(fā)揮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多種作用的基層組織”〔4〕。

        1935年川政統(tǒng)一后,蔣介石勢力進入四川。作為“剿匪”區(qū),保甲制度始在四川推行。經(jīng)過數(shù)次整編,四川的保甲編制相對完備,可謂民國保甲制度的“集大成者”。全面抗戰(zhàn)時期,四川保甲已是綜合性的基層組織。1939年,時任四川省民政廳廳長的胡次威談及保甲制度時稱:“值此抗戰(zhàn)建國之際,舉凡前方人力物力之補充,后方秩序之安定,莫不賴于保甲組織,及人事之健全”〔5〕。征兵可謂戰(zhàn)時保甲工作的重中之重?!氨<组L是辦理征兵的最下級人員”,保甲整編的方方面面都與征兵息息相關〔6〕,更有時評稱保甲“易于推行征兵制度”,“由募兵進到征兵制,實為保甲最大的功勞”〔7〕。此評論在當時多有政治宣傳的色彩,但也足見基層征兵離不開保甲。

        抗戰(zhàn)八年,四川共征兵257萬余人,加上當時劃出的西康省,總數(shù)近300萬,為全國之最,比排在第二的河南多出一百余萬⑦。實行新縣制后,1941年至1944年,四川年均征送壯丁35萬人以上。1944年豫湘桂戰(zhàn)役后,豫、湘兩個兵源大省幾乎全部淪陷。1944年底至1945年初,國民政府又緊急征兵以求大反攻之兵員,要求后方提前交清1945年之兵額,后方征兵壓力倍增。根據(jù)民國三十三年(1944)的統(tǒng)計,南溪全縣人口只有286220人,而“八年抗戰(zhàn),南溪共征送壯丁16492名”〔8〕,征丁人數(shù)約占其人口總數(shù)的十七分之一。此數(shù)據(jù)還包括了婦女老幼,可見南溪縣對抗戰(zhàn)兵源之貢獻以及當時征兵任務之沉重。作為征兵工作實際執(zhí)行者的保甲,其所作的貢獻與承受的壓力無疑也都是巨大的。

        四川保甲征兵對抗戰(zhàn)雖然貢獻不小,但由其引發(fā)的社會矛盾也不容忽視。征兵過程中,保甲常常估拉雇頂、徇私舞弊,而民眾往往逃避兵役,甚至抗征行兇,更有聚眾抗征引發(fā)暴動者。1939年,四川省辦理首屆征兵的直接抽簽,因受地方惡勢力操縱,引起群眾不滿,抽簽會場被搗毀,隆昌、新都等縣發(fā)生民變,群眾包圍縣城,反對征兵,震動全川〔9〕。此類暴動雖不多見,但因征兵而引起糾紛進而產(chǎn)生訴訟的情況則不在少數(shù),類似“王保長拉壯丁”的故事,在南溪縣司法檔案中屢見不鮮。

        二、南溪縣非法拉丁案件的情形

        民國二十七年(1938)以后,南溪縣每年壯丁配額均在2000人以上,年年有增無減。至抗戰(zhàn)后期,征兵壓力與矛盾不斷上升??箲?zhàn)時期的80件兵役糾紛,均為1939年以后發(fā)生,其中發(fā)生在1944年至1946年1月的多達65件⑧。雖然各級政府及兵役機關嚴禁估拉壯丁,但完不成征兵配額的保長將面臨嚴厲的處罰。保長既要遵循上級命令,又不想因嚴格征兵而得罪土豪紳士以及多丁大戶,于是不得不鋌而走險。南溪縣兵役案件中,除4例因壯丁抗征引發(fā)的案件外,其余皆可歸為因非法拉丁或舞弊兵役而控告保甲的案件。

        例如,民國二十九年(1940)“鄧海三違反兵役”一案,白云鄉(xiāng)民舒敏賢告保長鄧海三于縣府。舒敏賢認為其弟已經(jīng)過繼給叔父,其弟兄二人都是獨丁,不應征送,因此控稱:

        民弟舒友文于民國二年抱繼胞叔舒灴祖名下為嗣(抱約臨審呈核),現(xiàn)家僅余三歲小孩及纖弱弟媳共計三口,住居一保七甲,務農(nóng)為生。突于本年七月,由本鄉(xiāng)丁強迫到聯(lián)保辦公處,旋即申送,現(xiàn)在本城帝王宮充役。竊查獨丁及維持家庭最低生活者,現(xiàn)不服役,法有明文。該保長等藐法如斯,則兵役前途不堪設想。是以依法懇請鈞府將維持家庭最低生活之獨子舒友文提存,嚴傳保長鄧海三及丁訊究,以維役政而矝弱小,不勝頂祝。⑨

        縣府面對此控告,認為依照當時的規(guī)定,過繼之事已經(jīng)廢止,征送合法,便批示道:

        呈悉,查本案業(yè)經(jīng)本府電飭該鄉(xiāng)聯(lián)保辦公處查照呈復后,稱該丁弟兄二人,系七七事變后分居,家境尚能過活,依法自應征送服役。呈稱該丁曾過繼胞叔為嗣一節(jié),查廿八年五月,軍政部解釋“宗祧繼承,民法已經(jīng)廢止,某甲所生二子,其一繼承他人為子,其一留作己子,均不能認為獨子,予以免常備兵役”,據(jù)請停止申送之處礙難照準。⑨

        無論該壯丁過繼之事是否成立,已知其家族人丁不旺。此案也并未就此了結,舒敏賢顯然不甘心控訴不準的結果,于是搜羅證據(jù),并以法不溯及既往的原理繼續(xù)呈控:

        查民弟舒友文即敦藻,早在民國二年憑證撫抱于胞叔舒灴祖名下,“據(jù)約載,灴祖所有家具銀錢一切由敦藻受用”(抄粘呈審)等語。據(jù)此可見民等分居早在民國二年,依法獨丁不服常備兵役。至于撫抱另居亦在法律有效之先,當不能究其既往。為此重申理由請予依法停止申送,倘如事實未明,仍懇傳訊,是沾德便。⑨

        因其訴由補充恰當,縣府難以拒絕,只得批示:“既據(jù)再懇,姑準傳案訊明后再奪”⑨。此案后來移送司法處,經(jīng)士紳調解而撤銷上訴⑩。諸如此類強拉獨子或不符合征送條件的案件還有很多,反映了當時拉壯丁的對象多為窮困小戶,正是“窮人免不了‘獨丁也首當其沖’”〔10〕。

        另外,當時控訴估拉別保甚至外地人員頂替的案件也有不少。民國三十四年(1945)的“孫樹全等告郭子舟等妨害兵役”一案中,被拉壯丁系長寧縣長馬鄉(xiāng)第一保農(nóng)民,經(jīng)南溪縣江南鄉(xiāng)親戚林順卿介紹去江南鄉(xiāng)何木匠處學藝,被當?shù)乇iL郭子舟拉送,因而產(chǎn)生糾紛???梢娫诨鶎印吧谒?,死于斯的熟人社會”〔11〕,保甲人員執(zhí)行征兵任務時,也會顧及地方整體利益及其本人在保內的影響,不愿得罪鄉(xiāng)鄰,因此才會估拉別保甚至外地壯丁。所以有學者稱:“保甲拉丁并非因本屬無丁可征,而是出于本位保護意識的行為”〔12〕。

        還有些案件中,保甲搕索緩役金、代役金后又估拉壯丁,如民國三十一年(1942)“羅友臣妨害兵役”一案。中興鄉(xiāng)第四保保民闞俊臣、陳煥章、何經(jīng)學、陳伯希四人均以搕索緩役金之詞呈控該保保長羅友臣。據(jù)闞俊臣呈控:

        可惡伊藉公搕詐民財,并不給民緩役票,據(jù)以至今古正月二十七日,復將民緩役之丁闞吉三捉送。竊思既收緩役,何得估拉,違反兵役,詐搕無疑。?

        民國三十三年(1944)“董姜氏告董榮書等妨害兵役”一案以多次搕索代役金之詞控告其保長與鄉(xiāng)長?。與此類似,賄買壯丁、保甲貪污侵吞之事也常引發(fā)兵役糾紛,例如民國三十四年“陳遂清告舒榮生妨害兵役”一案,以吞蝕安家費、優(yōu)待谷之詞狀告保長?。又如“鄔光榮妨害兵役”一案,壯丁家屬“以估拉單丁,貪污侵蝕補助安家費具控保長”???梢姴糠直<兹藛T借征兵的機會為難鄉(xiāng)民,趁機敲詐而發(fā)國難財。

        很多鄉(xiāng)民狀告保甲違反兵役,呈訴罪狀時還要加上“包庇”一條?!鞍油?、“包庇兵役”等詞在案卷中頻頻出現(xiàn),同樣表現(xiàn)出當時保甲人員濃重的本位觀念。如民國三十三年“陳映堂告李樹三妨害兵役”一案,告訴人因獨子被征送深感不公,在呈文中哭訴道:

        民風聞法令由人多者先征,況本保保長之子錫廷有子有孫,未能申送,又保長之弟德三膝下五子均該適齡,亦未申送。民單生獨子,并無大男小女,何以至此征丁,豈不閉目受死矣。況兵役法推行,亦無此項規(guī)定,實系該保長反行命令,違法征丁,包弊子侄不虛,倘有虛偽,愿受反坐。民實無法想,只得具文前來,泣懇鈞府垂憐,并請依法懲辦,以儆將來包庇等事,如蒙俯準,頂祝不忘矣。?

        三、兵役糾紛解決過程及其反映的役政腐敗之表象

        上述案件多以“舞弊兵役”、“籍丁搕財”、“貪污侵蝕”之詞狀告,似乎體現(xiàn)了當時役政之腐敗。但南溪縣檔案中,兵役糾紛解決的全過程卻并不足以證明保甲征兵腐敗的現(xiàn)象。因為絕大多數(shù)非法拉丁案件以撤銷案件和不起訴的結果收場,只有3例被提起公訴并最終以判決結案,而這3個案件中也只有1例對保甲人員做出了有罪判決。

        大量非法拉丁案件在經(jīng)過士紳調解和息或控訴人利益得到滿足后自愿撤訴,司法機關或是撤銷案件,或是在偵訊后作出不起訴決定。“陳映堂告李樹三妨害兵役”一案即是如此,壯屬陳映堂同被告保長李樹三聯(lián)名呈文,以求息訟:

        竊映堂同保長李樹三為兵役糾紛呈控縣府在案,沐蒙地方士紳解勸,雙方不再興訴,映堂愿領安家費洋六千元自此和息,倘有意見情事,甘受法律制裁。為此聯(lián)名呈請鈞所鑒核,俯予轉呈司法處備查,實為德便。?

        南溪縣司法處順水推舟,批示道:“呈悉,查舞弊兵役與和解規(guī)定,該告訴人既甘息事,本處為減少糾紛,請準備查”?。可見司法機關對此類糾紛仍有息事寧人、減少訴累之取向。

        又如民國三十四年(1945)“陳夏氏告李紹文妨害兵役”案,裴石鄉(xiāng)第十一保孀婦陳夏氏之獨子被該鄉(xiāng)第四保保長李紹文拉送,控告后因得到補助費及安家費,自甘息訟,撤回了告訴?。因為鄉(xiāng)民在自身利益得到一定的滿足后,也不愿糾纏訴訟,費時費力。同年的“姜大順等告張耀卿等妨害兵役”一案中,告訴人以違法征丁為由狀告前任保長。經(jīng)鄉(xiāng)長包析城、鄉(xiāng)民代表主席包仲烈及本鄉(xiāng)士紳李竺君等調解,“告訴人明了大義,以其征送之子,系為國家服役,按照規(guī)定,均有優(yōu)待實物可領,甚屬光榮 ,情愿接調解認諾了息”,便與人證聯(lián)名聲請撤回告訴。司法處雖認為“本案犯告訴所論之罪,依法不得撤回”,但偵訊之后,仍不予起訴?。

        還有一些案件雖然未申請撤訴,卻因犯罪嫌疑不足而不起訴。如前述“羅友臣妨害兵役”一案,司法處即批示:“被告羅友臣犯罪嫌疑不足,著即依法予以不起訴處分”?。民國三十四年(1945)“陳興發(fā)告蔣占元妨害兵役”一案中,告訴人有四子,被征送一子,后逃回,又被征送一子,告訴人即以“非法拉丁,鯨吞勒派”之詞控告保長,鄉(xiāng)公所則呈函為保長證明。偵訊終結后,司法處批示:“被告犯嫌不足,應予不起訴處分”?。此類不起訴的案件不在少數(shù)。

        由于民國時期仍未實現(xiàn)司法獨立,基層長期實行“兼理司法制度”。南溪縣抗戰(zhàn)時期實行司法處制度,縣政府附設司法處,與縣長共同處理司法事務。這樣的制度設計雖有審判獨立之名,但作為上級的縣政府仍有干涉司法之便利。而基層司法仍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審斷方式,即“綜合運用情、理、律,以最便捷有效,也最能為當事人接受的方式了結糾紛,從而維護地方社會的安定與和諧”〔13〕。如“袁紹武告張耀卿等妨害兵役”一案,經(jīng)調解,告訴人甘愿撤訴,司法處批示:“申請撤回于法未合,但本處尚息事寧人,姑準所請”?。又如“趙紹卿告鄭少云違反兵役”一案,判決理由稱:“犯罪事實及證據(jù)既屬明確,自應按罪論科。姑念該被告鄉(xiāng)愚無知,犯罪后又頗知憂悔,屬情不無可原,特處有期徒刑一年六月,以示薄懲”?。此類批詞、判詞都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審斷取向。

        抗戰(zhàn)時期,役政的好壞是戰(zhàn)時基層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為保障兵役政務的暢通,縣政府既要顧及征兵主體保甲之利益,也要適當維護鄉(xiāng)民利益,因此面對兵役糾紛時,司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平息糾紛,而不是適用法律。于是,在戰(zhàn)時特殊的政治背景與近代“實用型司法”〔14〕的現(xiàn)實下,鄉(xiāng)公所、鄉(xiāng)紳都參與調解,鄉(xiāng)民多因能得到經(jīng)濟補償而申請撤訴,大量兵役糾紛以撤案或不起訴收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至于司法機關是否包庇保甲長,鄉(xiāng)民是否捏詞誣告,在司法檔案中并不能得到確鑿的證據(jù)。但是鄉(xiāng)民為了勝訴,??浯笤┣?,在狀詞中羅列罪狀,極力貶低保甲長,動輒扣上影響役政前途、國家命運的帽子。例如民國三十四年(1945)“劉宏才告劉烈城妨害兵役”一案,訴狀中列舉了保長七項罪行:“(一)包庇兵役,(二)籍丁搕索,(三)黑暗專橫,(四)吞蝕安家費,(五)貪污卑鄙,(六)派款不均,(七)私擅派款”。但其后的狀詞只是說:

        該保長劉烈城包庇兵役,伊同胞三弟兄,胞伯八壯丁,佃戶四子,內姪三子,余難枚舉,皆未抽調一次,誤國肥私,應何處分。其搕索民劉宏才去代征費洋四萬三千元,張君祿去二萬元,劉勛芳去三萬元,應悉數(shù)追出繳案歸公。?

        可見該案被告雖被冠以七宗罪名,但事實主要是包庇同胞和搕索代征費兩項。時人就曾談到,有些反對保甲的不良分子“利用土律師、惡訟棍虛構案情,捏造事實,向軍法、司法、行政各機關誣控”〔15〕。由此可見,這些糾紛的真實情況可能要比檔案中展現(xiàn)的更加復雜。

        總之,兵役糾紛中作為征兵主體的保甲雖多是被告身份,但從糾紛的解決過程來看,保甲并非只有非法拉丁、徇私舞弊的一面,也不能以此作為役政腐敗之依據(jù)。畢竟在南溪縣征送16492名壯丁的背景下,只有80例兵役糾紛案卷,這些兵役案件只是役政腐敗的表面現(xiàn)象。

        四、兵役糾紛背后保甲群體的困境

        兵役糾紛的背后,存在各類具有社會優(yōu)勢和特權的群體。他們在征兵過程以及兵役糾紛中各自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以維系自身或其團體利益。如作為優(yōu)勢群體之一的地主富戶就因常與同樣作為優(yōu)勢群體的保甲相互勾結、賄買壯丁、規(guī)避兵役而有在兵役糾紛中成為被告的案例。例如民國三十四年(1945)“蔣向氏告劉春陽妨害兵役”一案,告訴人以“賄拉獨子,頂替兵役,圖飽私囊”?之詞控告保長劉春陽及富戶熊榮五等。最后,判決認為其控告實屬空言,宣布被告無罪。

        民國時期,基層鄉(xiāng)村的土豪劣紳也極力謀求保長之位以獲取利益,即便置身保甲之外的賢良正紳,仍可影響甚至左右基層權力運作。在兵役糾紛解決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士紳團體自然也不甘寂寞,屢屢參與其中,扮演糾紛調停者的角色,對很多糾紛的解決有重要影響。在其調解下,糾紛往往可獲得事實上的解決,上文中相關案件的和解即是佐證。更有士紳與保甲聯(lián)合為涉案保長作證,如“羅友臣妨害兵役”一案,第四保保長羅友臣涉案,第三保保長孟益臣聯(lián)合七名甲長與五名鄉(xiāng)紳為其證明并作保,該保狀稱:

        甲長紳民等聞此冤抑,不忍緘默。伏思保長友臣,自奉委接辦,迄今其人不茍。每遇公務欵,事事公開,照所奉公文數(shù)目當眾分派等第,如數(shù)照派,不多不少,人眾咸知。所有兵役花紅等費,并未前聞何嘗有買丁賣丁之說,亦未聞有貪污不法行為。是以切結證明,如蒙準保,鼓勵賢能。倘有偽證,自甘同罪。?

        多種社會勢力在糾紛中的利益角逐,使得此類案件更加復雜。如士紳的參與,有時利于解決糾紛、安定鄉(xiāng)里;有時則可能使保甲獲得庇護,加劇役政的腐敗。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保甲開展征兵工作,勢必受到地方固有勢力的影響,其自然不愿得罪強勢群體,于是將征丁對象鎖定在窮苦鄉(xiāng)民身上,這便導致征兵的不公平,進而產(chǎn)生糾紛與社會矛盾。時人就已認識到保甲征兵之難處,指出他們“不敢得罪有錢有勢者,又怕人家說不公平,日夜焦思著抽哪一個,更怕以后出征者家屬來爭吵安家費”〔16〕。

        窮苦大眾本身就有“好男不當兵”的傳統(tǒng)觀念,加之遭遇征兵的不公,抵觸情緒極易產(chǎn)生。而民國時期,民眾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利益的意識日漸增強,對征兵稍有不滿即會訴至公堂。南溪檔案中,保甲涉案雖很少被判刑,但卻不得不承擔因訴訟而產(chǎn)生的成本。更有不法之徒暴力抗征,南溪檔案中即有4例案件,案情中保甲人員多無辜受傷。民國二十八年(1939)“南溪縣一區(qū)區(qū)署告發(fā)王興發(fā)抗拒兵役”?一案,被征壯丁之家屬多人“到保長家內茲鬧,估要穿食”,并辱罵保長,之后又滋擾區(qū)署辦公處。又如民國三十三年(1944)“楊明春妨害兵役”一案,壯丁楊明春兄弟三人應予出征,但卻抗拒征送。鄉(xiāng)公所呈文中如此描述其抗征過程:

        該楊明春一聲暗號,居然指揮鄰舍男男婦婦,不下數(shù)人,有持棒者,有持菜刀者,有持鳥槍者,蜂擁而至,方錯愕間,鳥槍一響,刀棍隨之。?

        此案中三名隊丁受傷,且被搶走步槍兩只。楊明春“更系妨礙役政、嚴令歸案之舊犯”,一年前就有聚眾抗征之前科,后逃逸他鄉(xiāng)。此次又聚眾抗征,且動用槍支,足見其勢力之大,頑劣之極。另外2例抗征案件中,被征者亦是聚眾持刀行兇,砍傷保甲人員?。

        雖然國難當頭,但作為征兵對象的各類群體都不情愿應征入伍。壯丁逃避兵役的手段很多,如取得獨子身份避役,偽造緩役、免役證書,去廠礦、鹽場避役,入校讀書避役,吸煙以避役,甚至自殘以避役〔17〕。例如上述南溪縣“羅友臣妨害兵役”案中,告訴人之一闞俊臣即有立假抱約以圖避役之事。

        保甲在征兵工作中阻力重重,而來自上級政府兵役機關的征兵壓力卻日益沉重。自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939~1944),南溪縣每年的征兵配額平均在2700名左右,約占全縣人口的百分之一。而據(jù)民國三十三年(1944)的統(tǒng)計,全縣只有甲級壯丁11015名、乙級壯丁11305名。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1939~1944)間,南溪縣每年的配額任務均未完成,民國三十年(1941)欠額最多,達1818名〔8〕。而抗戰(zhàn)后期又實行緊急征兵,南溪縣國民兵團部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三月曾電令李莊鎮(zhèn)鎮(zhèn)長督促各保如期完成每保5名之緊急配額,否則將處分相關人員?。面對上級沉重的征兵壓力,加之基層社會各方面之阻力,保甲采取非法拉丁的手段似乎更像是無奈之舉,卻會因此而受訴累。

        不僅是征兵,保甲在各項工作中都面臨類似的困境。四川民政廳廳長胡次威認為保甲因經(jīng)費問題,“不得已而按戶攤籌”,而“揭發(fā)奸宄,搜捕人犯,征兵,催科,派款”等常使其因公事結私怨〔5〕。還有文章稱:“凡屬下達于民眾的事項,件件都要保甲長負責,件件都要經(jīng)過保甲長方能有所成就,保甲長責任既如此繁重,事實上保甲長的地位又怎樣呢?不客氣的說,低到不能再低了!”〔18〕而當時的社會輿論對保甲群體評價極低,有人稱:“多數(shù)保甲長,在目前已成為民眾的剝削階級”〔19〕,亦有人評論保甲“依權仗勢胡作亂為,魚肉鄉(xiāng)民,惡貫滿盈……保甲長實在是要不得”〔20〕。

        傳統(tǒng)社會中在基層地位很高的鄉(xiāng)紳往往不愿充任保長,除了不愿將紳權置于政府公權之下的緣故,想必也考慮到了保甲出力不討好的困境。時人將保甲長難當?shù)脑蚩偨Y為:“有責任而無待遇,兩三元辦公費,仰不足以孝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此其一;工作繁難,責任無限,此其二;地位卑賤,勤受懲處,此其三;所做工作,如征兵、征糧、征工、收捐等,最易遭人毒怨,此其四;于公務外,尚須顧及本身之舊業(yè),此其五”〔21〕。而當保甲者不外乎出于以下四種原因:一是富戶為逃避捐稅,再轉派給他人而挺身出來當保長;二是因保甲長可緩役;三是因宗族間不和,為獲得保甲征兵、派捐之權而打壓異族;最后就是地痞流氓、失業(yè)巫道專以舞弊為目的,揩油撈摸〔22〕。正是“好人不當保長”,更何況威望甚高的士紳呢!

        五、余論:近代化的國家與延續(xù)傳統(tǒng)的基層

        認識到保甲群體的困境之同時,我們也可以發(fā)覺造成其困境之種種緣由,如待遇低、經(jīng)費少、任務重等等,但最為關鍵之一點,乃是其責重而權輕。

        以南溪縣征兵為例,保甲本無征兵權力,卻要承擔責任。軍事科設立前,縣政府第一科兵役股負責征兵,后來專門成立了軍事科(兵役科)這樣的兵役機關負責兵役。但軍事科人員配備很少,南溪縣設立兵役科時只有科長1人、科員1人,辦事員2人,雇員2人〔8〕。四川各縣軍事科最多也不過配備9人。這樣少的人員配備,靠其自身根本無法完成征兵工作,于是只能通過保甲。按照當時的制度設計,“新縣制中,保甲是鄉(xiāng)(鎮(zhèn))之細胞組織,并非獨立之一級,因之保甲長只能在鄉(xiāng)(鎮(zhèn))公所指揮之下,去協(xié)助政令推進而已”〔18〕。作為“鄉(xiāng)鎮(zhèn)內部之編制”,保甲只是受基層政府與兵役機關之委派協(xié)助征送壯丁。征兵雖屬國家行為,但可比照現(xiàn)代行政訴訟之法理。保甲在執(zhí)行政府委派之任務時,即便有違法之處,也應由委托者或授予其權力之機關承擔責任。而在兵役糾紛檔案中我們發(fā)現(xiàn),民眾的不滿所針對之主體只是保甲人員,真正享有征兵權力并應承擔相應責任的兵役機關(軍事科或國民兵團)卻可置身事外??梢?,基層政府部門的責任轉移給保甲后,規(guī)避了行使公權力的風險。

        民國三十四年(1945)五月,南溪縣國民兵團代電嘉獎第二區(qū)區(qū)隊長以及多個鄉(xiāng)長在緊急征兵工作中督促努力,如期完成了任務?。在此類兵役機關嘉獎役政工作人員的電文中,往往只提到督促征兵的區(qū)隊長、鄉(xiāng)長,而幾乎不涉及對征兵實際執(zhí)行者保、甲長的嘉獎鼓勵。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保甲群體的責權不對等。

        透過兵役糾紛,我們看到了四川乃至整個大后方基層保甲群體的困境。民國保甲人員有善有惡,其存在于戰(zhàn)亂年代,長期生活在政權與紳權的夾縫中,是“夾縫下面的犧牲者”〔23〕。面對上級政權、地方傳統(tǒng)勢力與民眾抵觸等多重壓力的保甲,其委屈難以被世人理解。

        實際上,保甲在其他工作中一旦有違法情形,也是責任的直接承擔者。例如保甲還負有鄉(xiāng)村警察之職責,此職責本應由警察部門擔負,但當時警察機構之人力物力有限,也無法在基層鄉(xiāng)村發(fā)揮其作用,所以保甲在行使緝捕盜賊之職時,同樣承擔了相應責任??h政府之下,同樣有田賦糧食管理處、稅捐處,但征糧、派捐的具體工作均離不開保甲??梢娒駠鶎诱m成立了各負其責的種種部門,但其實際發(fā)揮的作用十分有限,也很少承擔責任。

        羅志田教授提出,“國進民退”是近代中國一個持續(xù)的傾向,國家的“職責和功能都大幅度擴展,而民間則步步退縮”〔24〕,其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國家政權機構的擴展與延伸。中國自清末便開始了督撫衙門幕職“分科治事”的改革,“初步實現(xiàn)了具有近代科層制特征的嬗遞”〔25〕。之后,與督撫司道層級的分科治事相適應,府廳州縣也進行了房科劃分的官制改革?!芭c傳統(tǒng)的六房(吏、戶、禮、兵、刑、工)相比,官制層面的職能擴展與分科治事,反映了行政機構逐漸適應近代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26〕。

        中華民國建立后延續(xù)了這一趨勢,基層縣署組織進一步健全,近代化的科層制逐步建立。與此同時,縣之下還成立了鄉(xiāng)一級政權。這些延伸的新機構本應是控制基層社會的有效工具,但如上文所述,基層政府的各部門無力行使職能,更不愿承擔責任,于是要依靠社會轉型中的非正式機構——保甲??梢娖鋾r雖有近代化之行政體制,國家整體上由“小政府”轉變?yōu)椤按笳?,但基層政府“權大責小”,延續(xù)了“國責不下縣”的傳統(tǒng)?,并沒有真正實現(xiàn)近代化。

        不僅是基層政權延續(xù)了傳統(tǒng),基層社會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擺脫傳統(tǒng),在司法方面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例如南溪縣已有司法機關,卻不能獨立于政府,此即傳統(tǒng)社會司法與政務不分的變相延續(xù),而在審判中也同樣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審斷方式。

        隨著“國進民退”的大趨勢,代表民間權威的鄉(xiāng)紳逐漸淡出。鄉(xiāng)紳退出地方事務后,科層制無法落實的基層政權仍需要與鄉(xiāng)村社會聯(lián)系的中介,保甲應運而生。半官方性質的保甲不同于鄉(xiāng)紳,其職責繁重得多,且要聽命于政府,這似乎是“國進民退”的表現(xiàn)。但是鄉(xiāng)紳在基層的作用并未完全消失,從南溪縣檔案中可得知,鄉(xiāng)紳參與糾紛調解,使兩造息訟的情況還很常見,這是基層社會糾紛解決傳統(tǒng)的延續(xù)。然而在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的背景下,受政府委派的保甲也要遵照鄉(xiāng)土規(guī)則辦事,因而發(fā)揮了傳統(tǒng)鄉(xiāng)紳的一些作用。這些傳統(tǒng)因素在民間是不可能迅速改變的。

        “國進民退”是一個持續(xù)的趨勢,其從近代持續(xù)至今,不是經(jīng)過一兩場政治變革即可完成的,基層的變化尤其緩慢。在民國時期,雖有了近代化的法律與政治體制,但在實踐中基層政權卻沒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實施。申言之,近代化的國家與延續(xù)傳統(tǒng)的基層社會之間是聯(lián)接失敗的。因此,政權需要保甲這樣的組織來加強對基層社會的控制,但保甲顯然也難以完成不應由其完成的職責。保甲“責大權小”,而基層政府部門“權大責小”,這與近代國家政權變革之趨勢不符,也是國民政府對鄉(xiāng)村社會控制失敗的原因之一。秦暉教授認為,權力大而責任小的政府,是“最壞的政府”〔27〕。我們今天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首先應避免這種“權大責小”的政府。同時我們應當吸取民國制度設計與地方實踐不能銜接的歷史教訓,在法治建設和政治體制建設中,所立之法律與制度要考慮基層實際情況,并且要關注已推行之法律和制度在基層的實際效果,這樣才能實現(xiàn)國家對基層的有效治理。

        (本文在檔案收集和文章寫作中承蒙四川大學法學院里贊教授、劉昕杰副教授、王有糧博士的指導和幫助,特此致謝!)

        注釋:

        ①相關專著有朱德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冀東保甲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冉綿惠、李慧宇《民國時期保甲制度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等;冉綿惠《民國時期四川保甲制度與基層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相關論文如:王云俊《民國保甲制度興起的歷史考察》,載《江海學刊》1997年第2期;武乾《南京國民政府的保甲制度與地方自治》,載《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李偉中《南京國民政府的保甲制新探——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鄉(xiāng)村制度的變遷》,載

        《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4期;肖如平《從自衛(wèi)到自治——論國民政府的保甲制度》,載《歷史檔案》2005年第1期。

        ②相關文章如:龔喜林《抗戰(zhàn)時期基層保甲征兵的制約性因素探析》,載《歷史教學》2011年第16期;冉綿惠《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抓壯丁”現(xiàn)象剖析》,載《史林》2009年第4期等。

        ③南溪檔案存于四川宜賓市南溪區(qū)檔案館,共11486卷,其中訴訟檔案7106卷,約占總數(shù)的65%。案卷時間從1912年至1949年,跨越整個民國時期。

        ④限于篇幅,這里僅簡單列出這80個案例的檔案全宗號、目錄號和案卷號(形式為:全宗號-目錄號-案卷號),分別是:5-01-540,5-01-0548,5-01-0633,5-01-0672,5-01-0703,5-01-0837,5-01-1030,5-01-1519,5-01-1540,5-01-1649,5-01-1668,5-01-1948,5-02-0066,5-02-0076,5-02-0089,5-02-0166,5-02-0279,5-02-0417,5-02-0446,5-02-0459,5-02-0479,5-02-0516,5-02-0518,5-02-0519,5-02-0521,5-02-0548,5-02-0549,5-02-0553,5-02-0594,5-02-0616,5-02-0671,5-02-0682,5-02-0725,5-02-0734,5-02-0737,5-02-0738,5-02-0742,5-02-0753,5-02-0756,5-02-0757,5-02-0774,5-02-0784,5-02-0796,5-02-0816,5-02-0845,5-02-0862,5-02-0864,5-02-0873,5-02-0878,5-02-0880,5-02-0885,5-02-0898,5-02-0905,5-02-0928,5-02-0942,5-02-0946,5-02-0953,5-02-0971,5-02-0979,5-02-0980,5-02-0984,5-02-0991,5-02-0994,5-02-0998,5-02-1017,5-02-1029,5-02-1039,5-02-1057,5-02-1060,5-02-1111,5-02-1125,5-02-1134,5-02-1142,5-02-1152,5-02-1172,5-02-1251,5-02-1277,5-02-1285,4-01-0265,4-01-0492。這些檔案均出自宜賓市南溪區(qū)檔案館的南溪縣司法處檔案。以下關于兵役糾紛的討論,也依據(jù)此80個案例進行。

        ⑤四川于1938年6月成立省軍管區(qū),下轄6個師管區(qū),19個團管區(qū)。后改為軍、師兩級制,下轄22個師管區(qū),南溪縣屬敘南師管區(qū)。參見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川省志·軍事志》第545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⑥民國三十三年(1944)7月,軍事科裁撤,其業(yè)務由國民兵團接管。次年十月國民兵團裁撤,復設兵役科。后改為軍事科,負責兵役,直至解放止。參見四川省南溪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南溪縣志》第474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⑦參見何應欽《八年抗戰(zhàn)之經(jīng)過》,四川省檔案館館藏歷史資料軍警特憲類,案卷號3281(1)/1。轉引自冉綿惠《民國時期四川保甲制度與基層政治》第148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⑧筆者搜集的兵役訴訟案卷雖有部分時間是在抗戰(zhàn)勝利后,但案件事由均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案件在1944年與1945年相對集中,反映了抗戰(zhàn)后期征兵難度的加大。

        ⑨“白云鄉(xiāng)民舒敏賢以非法拉丁告鄧海三的呈報告”,民國二十九年,全宗號3,目錄號01,案卷號49,南溪縣軍法室檔案。

        ⑩“縣政府告發(fā)鄧海三違反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二十九年,全宗號5,目錄號01,案卷號837,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孫樹泉等告郭子舟等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742,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中興鄉(xiāng)公所送吞蝕緩役的保長羅友臣的呈筆錄”,民國三十一年,全宗號3,目錄號01,案卷號59,南溪縣軍法室檔案。

        ?“董姜氏告董榮書等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1029,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陳遂清告舒榮生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616,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鄔光榮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756,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陳映堂等以反行命令違法妨害兵役的呈公函筆錄”,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3,目錄號01,案卷號68,南溪縣軍法室檔案。

        ?“陳映堂告李樹三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998,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陳夏氏告李紹文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737,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姜大順等告張耀卿等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774,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羅友臣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一年,全宗號5,目錄號01,案卷號1519,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陳興發(fā)告蔣占元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816,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袁紹武告張耀卿等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796,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趙紹卿告鄭少云違反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873,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劉宏才告劉烈城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928,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蔣向氏告劉春陽違反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四年,全宗號5,目錄號02,案卷號1060,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南溪縣一區(qū)署告發(fā)王興發(fā)抗拒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二十八年,全宗號5,目錄號01,案卷號548,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楊明春妨害兵役的刑事案件”,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5,目錄號01,案卷號1649,南溪縣司法處檔案。

        ?這兩個案例的檔案號為:5-02-0417,5-02-0089,見南溪縣司法處檔案,宜賓市南溪區(qū)檔案館藏。

        ?“南溪縣李莊鎮(zhèn)公所造報壯丁花名冊”,民國三十三年,全宗號11,目錄號01,案卷號131,南溪縣羅龍鄉(xiāng)公所、中城鎮(zhèn)公所檔案。

        ?秦暉教授認為傳統(tǒng)社會并非“國權不下縣”,而是“國責不下縣”,即政府處于“權大責小”的狀態(tài)。參見秦暉《權力、責任與憲政——關于政府“大小”問題的理論與歷史考察》,載《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2期第10頁。

        〔1〕朱德新.民國保甲制度研究述評〔J〕.安徽史學,1996,(1):71-75.

        〔2〕龔汝富.民國時期江西保甲制度引發(fā)的經(jīng)濟糾紛及其解決——以宜豐、萬載兩縣保甲訴訟檔案為中心〔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7,(3):90-96.

        〔3〕龔喜林.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兵役制度研究之回顧及展望〔J〕.軍事歷史研究,2012,(3):174-180.

        〔4〕冉綿惠.民國時期四川保甲制度與基層政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8.

        〔5〕胡次威.調查及報告:談保甲制度〔J〕.新四川月刊,1939,1(1):92-94.

        〔6〕張斯麐.保甲與征兵〔J〕.閩政月刊,1938,3(2):29-30.

        〔7〕張萬年.戰(zhàn)時保甲制度掇論〔J〕.勝利,1939,(23):10-11.

        〔8〕四川省南溪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南溪縣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453,484,474.

        〔9〕伍福蓮.試論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兵役政策在四川的實施情況〔D〕.成都: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5:35.

        〔10〕廉 ?。箲?zhàn)時期大后方的征兵工作——以四川溫江縣為中心的考查〔D〕.成都: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7:26.

        〔11〕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9.

        〔12〕陳廷湘.戰(zhàn)時特殊利益空間中的國家、基層與民眾——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兵役推行側面切入〔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20-29.

        〔13〕里 贊.司法或政務:清代州縣訴訟中的審斷問題〔J〕.法學研究,2009,(5):196-207.

        〔14〕劉昕杰.實用型司法:近代中國基層民事審判傳統(tǒng)〔J〕.四川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30-37.

        〔15〕葛文淵.對于鄉(xiāng)鎮(zhèn)保甲長應有的認識〔J〕.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訓練團團刊,1943,(34):12-14.

        〔16〕秦秋谷.農(nóng)民和保甲長〔J〕.婦女生活,1939,9(12):3-4.

        〔17〕龔喜林.抗戰(zhàn)時期基層保甲征兵的制約性因素探析〔J〕.歷史教學,2011,(16):22-29.

        〔18〕劉福沅.目前鄉(xiāng)(鎮(zhèn))保甲長的人選問題〔J〕.地方政治,1943,9(1):25-27.

        〔19〕白 衣.今日之保甲〔J〕.每周導報,1938,1(13):8.

        〔20〕短評:保甲長要不得!〔J〕.職業(yè)婦女,1946,2(2-3):10.

        〔21〕高亨庸.論鄉(xiāng)鎮(zhèn)與保甲之任務劃分〔J〕.服務月刊,1942,6(7):29-32.

        〔22〕吳光甲.保甲人選問題〔J〕.地方政治周刊,1939,2(7):12-15.

        〔23〕吳 晗,費孝通.皇權與紳權〔M〕.上海:上海觀察出版社,1948:138.

        〔24〕羅志田.國進民退:清季興起的一個持續(xù)傾向〔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5-19.

        〔25〕關曉紅.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職分科治事〔J〕.歷史研究,2006,(5):88-103.

        〔26〕關曉紅.清季府廳州縣改制〔J〕.學術研究,2011,(9):92-103.

        〔27〕秦 暉.權力、責任與憲政——關于政府“大小”問題的理論與歷史考察〔J〕.社會科學論壇,2005,(2):10-37.

        猜你喜歡
        保甲兵役案卷
        河北省檔案館館(省方志辦)藏《永壁村保甲冊》鑒賞
        檔案天地(2022年4期)2022-05-07 22:06:46
        新一年的兵役登記開始了
        中學生報(2022年2期)2022-04-29 00:44:03
        2021年度全國兵役登記工作啟動
        鐵軍·國防(2021年1期)2021-09-10 07:22:44
        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 認真開展案卷評查
        公民與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52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會中的保甲制
        山西省開展農(nóng)業(yè)行政處罰案卷評查活動
        民國時期警察與保甲之間的關系研究(1932—1945)
        ——以成都為中心
        對兵役登記工作的調查和思考
        國防(2017年4期)2017-01-02 23:21:14
        工作廣角
        如何理解“光榮義務”?——對《憲法》第55條兵役條款的教義學解讀
        東南法學(2016年2期)2016-07-01 16:42:07
        中文字幕国产亚洲一区|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女女女女女裸体处开bbb|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 丝袜美腿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少妇高潮久久蜜柚av|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免费视频|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老熟妇乱子伦av| 国产精品高潮无码毛片| 99亚洲乱人伦精品| 青青视频在线播放免费的| 国产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国内少妇人妻丰满av|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69| 高清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久久一二区女厕偷拍图|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一道一本快点视频| 丁香婷婷六月综合缴清|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4399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 久久99欧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一区| 日本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a在线免费| 日本伦理美乳中文字幕| 日韩a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