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于杰 馬馳
(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籃球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加強學生組織能力、提高體能、改善心理、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塑造人格方面效果顯著。通過多變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出有個性的學生,培養(yǎng)團隊意識,控制全局的節(jié)奏能力。學生不僅學會籃球運動的有關知識,還要掌握籃球運動的娛樂性和對抗性,提高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個體的社會化,使學生的整體素質要有一定的作用。
牡丹江8所高校,隨機抽取籃球公共體育課7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新課程標準對完成教學目標是有范圍的,沒有實質要求和具體方法。那么,運動項目只能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shù)兩個環(huán)節(jié)去入手,籃球教學只強調教學時數(shù),不以教學內容為主,那就不符合學習動機的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對教學出現(xiàn)厭學和懈怠的情緒?;@球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過分傳授運動技能,細化追求籃球技術,那么,學生運動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就會使學生對技能教學產(chǎn)生排斥。在五個教學水平中課程標準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水平一是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水平二是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水平三是初步掌握運動基本技術;水平四是發(fā)展運動技戰(zhàn)術能力;水平五是提高一兩項運動的技戰(zhàn)術水平。如藍球游戲中,可以用游戲形式掌握藍球運動中的單一動作向復雜動作的練習作為技能教學中的運動泛化階段,就會更好的在娛樂中享受熱身及教學新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完善運動中的分化階段和自動化階段。
籃球教學內容現(xiàn)狀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中仍比較陳舊較多,而學生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比較強烈。部分教師在籃球教學能力和方法手段上還存在著固定和停滯,未受教育新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而越來越趨于邊際化、淘汰化,學生對籃球教學效果氛圍明顯枯燥乏味;教師教學任務不新穎,教學內容單一,教師教學態(tài)度不強,所以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種種矛盾;高?;@球硬件設施存在嚴重缺陷,而高校公共體育課學生人數(shù)又偏多,籃球教學資源明顯用之枯竭。
公共體育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為目的,能夠熟練掌握一項運功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活動?;@球教學中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教學應與學生已有的運動技術和心理需求緊密地結合,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至關重要。
從表1看,男學生和女學生理解的教學任務是多方面的:男生希望在教學中多有技能和技術的提高,分組練習要求不強烈,鍛煉身體一般;女生希望籃球得到身心的放松,心情的愉悅,簡單的娛樂和運動。那么,一對教學矛盾應用而生,學生心目中的籃球是作為籃球對抗和身心娛樂的媒介,而教師心目中的籃球是鏈接運動和游戲中的教材,因此二者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教學矛盾。那么,教師應把教學內容細化,教學手段豐富化,教學時間合理搭配,盡量滿足學生對教學理解。
表1 教學任務的分配(%)
表2 教學內容的理解(%)
表3 教師態(tài)度的評價(%)
從表2看,在籃球教學中,男生喜歡教學對抗不喜歡重復練習。女生愿意聽從教師的教學引導。但是,學生心目中的籃球運動未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學生容易在體育課中出現(xiàn)對課堂氛圍產(chǎn)生反感。假如在設計探究性學習的環(huán)境中問題中,解決這兩個矛盾也是未嘗不可的。這兩個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陌呀虒W游戲環(huán)節(jié)比重提高。籃球教學應作為教學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中有玩,玩中有學。人手一球,人球不分。要求教師把教學時間減少,教學密度提高,教學強度變小,針對教學新內容設置新游戲的時間加長。
從表3看,學生普遍對教師態(tài)度評價一般?;@球教學中,學生希望教師在備課、教材、講授等教學態(tài)度上認真,教師教學理念更新較快,教學方法多樣,讓教師有意識地自我規(guī)劃與提高,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科研研究和積極與教學相配合??蒲信c教學息息相關,教學是科研的基礎,科研又是教學的保障。
(1)新課程標準與教師的認識程度不一。教師對籃球教學的認識不足,忽略了籃球教學目標的掌握。
(2)由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新較慢,籃球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學方法使用枯燥單一,從而影響和不利于學生學習籃球長期效果和自身發(fā)展。
(3)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一般。上課氣氛不生動,輔導學生幾言過之,授課知識略有講授。只講要領和動作,未能多參與對抗游戲等環(huán)節(jié)。
(1)教師要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積極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為主體,用新穎的教學策略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
(2)積極組織教師進行科研與教學的創(chuàng)新,使教師能更好的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把先進的科研理論應用于教學之中,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發(fā)展。
[1]肖烯禹,平杰.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教研,2002.
[2]毛振明.論體育學科的特性[J].體育與科學,2001(5):14-16.
[3]于秀.如何使學生真正成為體育學習中的主體——談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快樂與發(fā)展[J].體育教學,2002(2):4-5.
[4]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5]宋健.創(chuàng)建中國籃球運動理論新體系[J].體育與科學,2001(5):23-25.
[6]李偉民.體育課程與教法[M].新華出版社,1998.
[7]孫民志.籃球縱橫[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