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淼,王紅艷
摘要:從狹義的課堂教學評價出發(fā),結合大量真實的教學案例,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使用反饋語時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優(yōu)化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語的策略。本文旨在為廣大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特別是如何準確、合理地使用課堂評價反饋語,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課堂評價;反饋語;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161-02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教學的方向,影響教學的效果(Nunan,2001)。課堂教學評價從定義范圍上可分廣義的和狹義的課堂評價。廣義的課堂評價,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教學活動情況的了解、總結和反饋;狹義的課堂評價,指發(fā)生在課堂中的語言點評活動,即反饋語。目前,在英語課堂中,師生互動較多沿用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模式,即教師誘發(fā)—學生回答—教師評價反饋。本文從狹義的課堂評價入手,對反饋語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優(yōu)化課堂評價反饋語的策略,指導教師利用課堂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語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筆者課堂觀摩和平時記錄的教學實例,將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語的常見失當現象,分為如下幾類。
1.反饋語多“籠統(tǒng)、單調”,少深層引導。案例1:T:OK,everybody!National Day is coming.Im going to Beijing.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on how I can go there?S1:You can by plane.T:Very good!Others?S2:By train. T:Yes,very good.這是筆者講授外研社版高中英語第一冊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時的真實案例。在此案例中,教師本想設計一個關于旅行的對話,進而引出交通工具的用法。但是,在整個互動中,教師的反饋語都用“Very good”。結果,這樣的反饋語只對學生的回答做出了肯定,并沒有對學生話語進行反饋和進一步評價,更談不上結合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深層的引導。這樣的反饋言過其實,缺乏真情實感且沒有針對性,容易導致學生忽視課堂評價反饋,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不愿參與課堂互動。
2.反饋語多否定,少積極鼓勵。案例2:T:How can John come to Dalian?S1:He can by plane.T:No,you mustnt say:“He can by plane”.You should say :“He can come by plane”.He can take a plane here. Others?S2:He can take ship here.T:No,you mustnt say:“He can take ship here”.You should say:“He can take a ship here...”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的課堂實錄,授課內容是外研版高中英語第一冊Module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rhood”的閱讀部分。以上是師生前期討論交通方式時的對話??梢钥闯觯處煹恼n堂評價反饋其實就是糾錯。但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否定學生,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難免會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反饋語重教學過程,輕學生心理。案例3:根據筆者實習觀摩的課堂記錄,下面是一位教師在講授特殊句式“I dont think(that)...”時設計的導入:T:(A guessing game)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food I like best?S1:(一個女生立刻舉手發(fā)言)I guess you like noodle best.T:(沒有讓學生坐下)I dont think youre right.My favorite food is pizza.I like pizza best. Do you think she is right?Ss:(女生仍然站著,老師指著她,引導其他學生一齊說)We dont think youre right.T:I dont like noodle best. I like pizza best. So I dont think she is right.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后面坐了很多聽課老師。該女生為了配合老師,是第一個主動舉手發(fā)言的,然而授課教師只為了導入教學內容,全然忽略了學生的心理感受,讓該學生站了好幾分鐘,并且反復強調“我/我們認為你是不正確的”。這種消極的反饋,大大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4.反饋語重任務的完成,輕語言的生成。案例4:T: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S1:Dogs.S2:I like pandas.S3:My favourite animal is a cat.S4:A kangaroo... Sn:I like a wolf best.T:OK.以上是來自全國第七屆初中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的實錄。教師在講授Does the tiger eat meat?一課導入時,提出一個問題“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很多學生給出不同的回答,如:dog,cat,panda,elephant等。但一名學生的答案卻是“I like a wolf best.”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學生最喜歡狼?他有什么故事呢?遺憾的是該教師只是用一個“OK”來給予學生反饋,然后繼續(xù)按部就班地授課,對于學生與眾不同的回答沒有作出任何評價和反饋。endprint
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語的策略
針對上述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反饋語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采取以下策略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的反饋語。
1.反饋課堂評價有效信息,提升語言素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是教師運用課堂評價反饋語的基礎和前提,提升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優(yōu)化課堂評價反饋語的主要途徑。英語教師的語言不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交流之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及回答及時給予恰當、準確地評價,向學生反饋有效信息,以便學生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課前認真設計,精心預設反饋語。為了提高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做到認真設計教學方案,充分熟悉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狀態(tài),對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充分估計和預料。教師在做課前準備時,應該設計好課堂上要提出的問題,為實際的課堂教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3.巧用肢體語言,活化評價反饋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用恰當的語言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反饋外,還可通過表情、眼神、手勢、動作等直觀手段,用這些無聲的語言與學生產生共鳴。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評價反饋方式,但不要輕易打斷學生思路,要在等學生表達完畢后再給予適時的反饋,從而使其能主動積極思考問題,參與課堂活動。
4.注重教學反思與研究,恰當運用反饋語。教學反思是教師提升職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優(yōu)化課堂評價反饋語,就必須在課后重視教學反思,對自己課堂評價反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客觀的思考和總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靈活、恰當、熟練地運用反饋語。
課堂評價反饋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從以上所呈現的教學案例及分析可以看出,在課堂教學互動中,教師應該增加深層引導和積極鼓勵,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只有通過真實有效的評價和反饋,才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持續(xù)興趣,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所向往的地方。
參考文獻:
[1]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Nun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覃兵.課堂評價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唐曉杰.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5]章波勇.英語課堂教師反饋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9):34-38.
[6]章霞.初中英語教師課堂反饋例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1):26-2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遼寧師范大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七)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于洪淼(1989-),女,遼寧朝陽人,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2級在讀研究生,英語教學方向;王紅艷(1963-),女,遼寧葫蘆島人,文學碩士,碩士導師,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應用語言學和教師教育研究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