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冬
(如皋市下原鎮(zhèn)花園小學,江蘇如皋,226500)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痹诮虒W中,教師要努力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什么,該怎樣學?!盎顒訂螌W”就是在這樣的新課程理念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得到口語交際、團結互助、溝通協(xié)作等方面的訓練,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盎顒訂螌W”教學模式因其具有可靠的理論支撐、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多年成功實踐經驗,正愈來愈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目前,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集中運用于中學和小學中高年級。那么,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實施“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呢?
不可否認,小學低年級學生在知識基礎、能力水平等方面確實存在不足,故而部分教師對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活動單導學”模式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而筆者通過實踐得出,“活動單導學”模式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恰恰具有很大優(yōu)勢:
1.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低年級學生有更強的可塑性。比如,他們對自己在“活動單導學”模式中的小組角色更好奇,參與起來更投入,他們會盡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職內之事”;他們的好勝心、榮譽感非常強,哪怕只是教師的一個微笑、同學的一次贊揚都會令他們欣喜不已;自己的進步、小組的榮譽、集體的獎勵,更會成為他們奮發(fā)前行的動力。
2.從認知學的角度分析,低年級學生更為活潑好動,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喜歡在實踐活動和群體思辨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活動單導學”模式正是順應了低年級學生的這一需求,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索實踐中不斷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
3.從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角度去比較,低年級學生在幼兒園時就非常注重實踐活動,如他們的座位一開始就為了便于活動而設計成“圍坐式”,到了小學,座位排列如果改成古板的“秧田式”反而是一種倒退了,這樣做會令學生大感不快。同時,小學低年級推行“活動單導學”模式也為將來適應中高年級的教學夯實了基礎。
低年級推行“活動單導學”模式,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強化學生的“三個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三個習慣”入手,只有這樣才能打好基礎。
1.三個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助于學習小組和諧有序地運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能促使學生全神貫注,保證教學的高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使我們的課堂始終充滿亮麗的色彩,使學生永遠保持前進的朝氣。
2.三個習慣:自學習慣、合作習慣和交流習慣。如果說意識是內隱的,那么,習慣則會實實在在地外顯出來。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對推進“活動單導學”模式大有裨益。自學主要是課前預習和課中自習。做好預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還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合作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做細致的工作,要讓小組中的成員明白自己擔負的職責,并去很好地執(zhí)行,這些要在實踐中才能不斷地磨合強化。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班級的人數(shù)不能過多,小組的規(guī)模也不能過大,以4人左右為宜。交流習慣的培養(yǎng)一是要加強學生善于表達的習慣,教師平時要多正面鼓勵、積極指導;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的習慣,引導學生在別人發(fā)言時靜靜地傾聽,等別人說完了再進行必要的補充等。
筆者認為低年級的“活動單導學”模式不能全盤照搬中高年級的方法,要“逐步滲透、先扶再放”,靈活地走“有低年級特色”的道路。在這方面筆者有四點粗淺的做法:
對于低年級學生預習能力差的問題,筆者有兩種解決途徑:一是在學生剛開始預習的階段給學生明確具體的示范,并要求家長給予積極的幫助;二是給學生印制預習提綱,預習提綱宜簡潔。比如在教學“5的乘法口訣”前筆者就提供了以下預習指導提綱:
1.對照例題思考:
(1)1只、2只、3只、4只、5只船上各有幾個“5個人”?
(2)你能填表嗎?
船的只數(shù)12345人數(shù)510
(3)試著編口訣: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 ),四五( ),五五( )。
2.備忘錄:你在預習中有什么弄不懂的地方呢?
如果在低年級一開始就整堂課都運用“活動單導學”模式會有很大的難度,我們可以在課堂的重要而恰當?shù)沫h(huán)節(jié)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活動單導學”模式的初步嘗試,讓學生逐步體驗“活動單導學”模式的氛圍。當學生角色意識不斷增強、良好學習習慣逐步形成、小組合作趨于自動化等各方面的條件較為成熟時,即可在課堂上較為全面地運用“活動單導學”模式。
活動單的呈現(xiàn)在低年級不宜僅限于紙質文本,而應該采用多媒體展示、懸掛小黑板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合理的、各種形式的變化中不斷感受到樂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如果小組代表在小黑板上書寫得太多的話則會很浪費時間,使課堂效益大打折扣。對于在小組展示環(huán)節(jié)中必須書寫而內容又確實太多的情況,筆者以為可以考慮采用實物投影儀投放文本材料、小黑板張貼文本材料等方法予以解決。畢竟,學生用鉛筆在紙上書寫要比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熟練快捷得多。
低年級學生的激勵統(tǒng)計不能總是以“積分”的形式呈現(xiàn),所采用的形式要符合他們天真爛漫、富于幻想、充滿童趣的年齡特征。比如,可以從他們喜歡的動畫片中截取相應的圖片,也可以借鑒兒童網絡游戲中的升級獎勵的辦法,總之,要從他們喜聞樂見的世界中尋找他們感興趣的元素。
總之,“活動單導學”模式的運用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小學低段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只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等特點,幫助學生分析重難點,學會揚長避短,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注重其習慣養(yǎng)成,才能將“活動單導學”模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使這種模式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綻放光彩,使之成為構建高效、靈動課堂的源頭活水。
[1] 洪建林.“活動單導學”模式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8).
[2] 郁愛麗.“活動單導學”在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1(9).
[3] 季梅.對“活動單導學”模式下小學低年級課堂討論方式的思考[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