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污染特征研究

        2014-02-25 02:49:05鄭曉霞李令軍趙文吉趙文慧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4年12期
        關鍵詞:平原區(qū)京津冀速率

        鄭曉霞,李令軍,趙文吉,趙文慧

        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污染特征研究

        鄭曉霞1,李令軍2*,趙文吉1,趙文慧2

        1.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48;2. 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中心,北京 100048

        京津冀都市圈作為全國主要的重化工業(yè)基地,區(qū)域性大氣污染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NO2作為二次顆粒物及光化學污染物的重要前體物,了解其在時空尺度的污染特征對于保護公眾康健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基于OMI遙感反演數(shù)據(jù)并結合部分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研究了2005—2013年京津冀NO2區(qū)域污染特征。結果表明:京津冀NO2柱濃度總體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年平均增長速率可達5.69%。在空間格局上呈東南平原區(qū)高、西北山區(qū)低的特征,平原的年均柱濃度是山區(qū)的3倍多;平原區(qū)存在兩大NO2高值區(qū)域,分別為北京-天津-唐山區(qū)域和石家莊-邢臺-邯鄲區(qū)域;9年內(nèi),NO2高值范圍不斷擴大,且呈現(xiàn)明顯的連片趨勢。各城市大氣NO2在9年內(nèi)的增長趨勢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空間差異性。其中石家莊、唐山、邢臺等NO2重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最大,衡水、滄州、秦皇島、廊坊等中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次之,承德、張家口等輕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最小。京津冀NO2柱濃度具有顯著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總體表現(xiàn)為秋冬高、春夏低,但山區(qū)與平原區(qū)差異較大。人口密度、能源消耗、機動車排放等人為因素與京津冀NO2污染密切相關,不同城市的首要影響因素卻不同。北京NO2柱濃度變化主要受機動車排放影響,天津、唐山、石家莊、邯鄲、邢臺地區(qū)主要受工業(yè)燃煤的影響,其次為機動車排放。人為因素對平原區(qū)NO2柱濃度的影響作用始終占據(jù)主導地位,對山區(qū)的主導作用從2006年開始突顯。此外,京津冀平原區(qū)NO2重污染中心的形成還受到特殊地形和不利的氣象條件影響。2008奧運年,京津冀空氣質量得到迅速且有效的改善,說明北京及周邊省市聯(lián)合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及監(jiān)管工作的有效性及必要性。

        京津冀;臭氧監(jiān)測儀;NO2;區(qū)域污染

        NO2作為大氣中一種重要的痕量氣體,是我國及歐美國家環(huán)保部門監(jiān)測的主要大氣污染物之一。大氣中高濃度的NO2嚴重影響空氣質量,危害環(huán)境效益(Richer等,2005;Schaap等,2013)。其與氨、水分等成分作用可產(chǎn)生二次顆粒物污染,與揮發(fā)性有機物在高溫、日照等條件下可生成臭氧等光化學二次污染物。隨著大氣污染物病理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人們長時間暴露在富含高濃度二氧化氮、細顆粒物或臭氧大氣環(huán)境中,極易導致健康人群(尤其是兒童和老人)產(chǎn)生肺部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加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病情(Carbon,2004;楊維等,2013;)。大氣中NO2主要來自自然源和人為源排放。自然源排放主要包括微生物排放、閃電過程、平流層光化學過程和生物質自然燃燒等。人為產(chǎn)生的NO2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的釋放,例如機動車尾氣排放、工農(nóng)業(yè)活動釋放等(李龍等,2013;田賀忠等,2001;陶金花等,2009)。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NO2排放量逐年升高,成為全球氮氧化物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Zhang等,2009;Miyazaki等,2011)。京津冀都市圈作為全國主要的重化工業(yè)基地,以汽車工業(yè)、電子工業(yè)、機械工業(yè)、冶金工業(yè)為主,形成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大氣重污染區(qū)。2013年全國十大污染城市排名中,河北共有7個城市出現(xiàn)。鑒于以上,掌握京津冀地區(qū)NO2污染現(xiàn)狀、時空變化規(guī)律及污染來源對于合理治理大氣污染、提高空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自1995年起,全球臭氧監(jiān)測儀(GOME)開始對全球NO2進行觀測,使得利用衛(wèi)星遙感手段直接測量氮氧化物的濃度分布成為可能。相較于地面觀測站點分布不均、數(shù)量有限的不足,衛(wèi)星遙感可以提供全球范圍內(nèi)長時間序列的觀測資料。除此之外,衛(wèi)星遙感可以捕捉地面NO2濃度的差異,且偏

        差較小。作為化石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示蹤,遙感反演的NO2柱濃度開始用于研究各地區(qū)氮氧化物的污染情況。Richter等利用1996─2004年GOME和SCIAMACHY對流層NO2柱濃度數(shù)據(jù),對全球對流層NO2柱濃度變化趨勢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西歐、波蘭等工業(yè)區(qū)NO2濃度呈大幅下降,美國東海岸中部以及日本等地工業(yè)區(qū)NO2濃度略呈下降趨勢,而中國中東部工業(yè)區(qū)NO2濃度顯著增長(Richter等,2005)。Zhang Q等利用基于GOME和SCIAMACHY的NO2對流層柱濃度數(shù)據(jù),研究了中國1996─2010年氮氧化物的排放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中國受人為源排放影響的范圍從21世紀后開始由東部向中西部擴張,且原有高值區(qū)的排放強度明顯增加(Zhang等,2012)。肖鐘湧等分析了自2004年以來中國地區(qū)對流層NO2柱濃度和總NO2柱濃度的時空特征,結果表明華北地區(qū)、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出現(xiàn)高值區(qū),華北地區(qū)和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受到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且呈逐漸增大的趨勢(肖鐘湧等,2011)。

        關于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的污染特征,已有研究大多從個別中心城市的污染特征(王英等,2012;李令軍和王英,2011;陳珊珊等,2010;張彥軍等,2008;余環(huán)等,2009)入手,未能對區(qū)域的整體污染水平進行評價。然而區(qū)域性是京津冀地區(qū)大氣污染的顯著特性(Tian等,2011;王躍啟等,2009;張興贏等,2007;王躍思,2014)且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2013年國務院下發(fā)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將改善京津冀區(qū)域空氣質量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因此,詳細了解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的區(qū)域特征是首要工作。此外,已有研究未能給予中小型城市足夠重視。而中小型城市NOX的排放在近幾年內(nèi)增加最為明顯,無論排放增速還是污染程度都可與特大城市相當(Zhang等,2012;姚凌等,2012)。因此,關注中小城市NOX排放特性對于大氣污染的長期控制和治理有深遠影響。綜上,本研究主要利用OMI衛(wèi)星數(shù)據(jù)并結合部分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擬對京津冀地區(qū)NO2區(qū)域污染特征、變化趨勢進行綜合分析,并進一步探討相關影響因素。以期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qū)概況

        京津冀地區(qū)位于華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脈,南面華北平原,西倚太行山,東臨渤海灣。由西北向的燕山-太行山山系構造向東南逐步過渡為平原,呈現(xiàn)出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燕山與太行山系對該區(qū)域的主導風向產(chǎn)生了屏障作用,使得京津冀東南平原區(qū)全年各季節(jié)都處在風速較小的區(qū)域,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和稀釋。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8個地級市(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石家莊、滄州、張家口、承德),土地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shù)約為1.5億人。京津冀位于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的心臟地帶,以汽車工業(yè)、電子工業(yè)、機械工業(yè)、冶金工業(yè)為主,是全國主要的高新技術和重工業(yè)基地。研究區(qū)域示意圖如圖1。

        圖1 研究區(qū)域示意圖Fig. 1 Diagram of the study area

        1.2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使用的NO2衛(wèi)星數(shù)據(jù)來源于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提供的基于臭氧探測儀(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觀測的對流層NO2柱濃度數(shù)據(jù)。柱濃度定義為某種氣體(如NO2)在單位面積上從地表到大氣層頂柱體內(nèi)所含的分子數(shù),計量單位為“molec·cm-2”(表示每平方厘米立體柱中所測氣體的分子數(shù)量)。OMI是搭載在EOS-AURA衛(wèi)星上用于臭氧監(jiān)測的紫外光纖光譜儀,該傳感器通過觀測地球大氣及表面在270~500 nm波譜范圍內(nèi)的后向散射獲取信息,其波譜分辨率為0.5 nm。在正常的全球化運作模式下,其星下點空間分辨率為13 km×24 km;在縮放模式下,其空間分辨率可提升至13 km×12 km。與其他探測器相比,OMI具有有史以來探測空間痕量氣體最高的空間分辨率,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增加了對對流層的敏感度。本研究所使用的NO2柱濃度為2級產(chǎn)品的逐月數(shù)據(jù),可從KNMI網(wǎng)站(http://www.temis.nl)獲取。Boersma等將基于OMI反演的NO2柱濃度與地面觀測數(shù)據(jù)、地基航測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偏差較小,OMI衛(wèi)星數(shù)據(jù)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適用于區(qū)域NO2的分析研究(Boersma等,2008;

        Boersma等,2009)。尉鵬等對比了中國2007年各月NO2柱濃度及113個重點城市地面監(jiān)測的NO2濃度變化情況,結果表明衛(wèi)星遙感觀測的NO2柱濃度隨時間的演變趨勢與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相一致(尉鵬等,2011)。

        NO2近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來源于北京、天津及河北公布的環(huán)境狀況公報。城市氣象數(shù)據(jù)及人口、經(jīng)濟、能源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6─2013)、河北統(tǒng)計年鑒(2006─2013)、北京統(tǒng)計年鑒(2006─2013)、天津統(tǒng)計年鑒(2006─2013)等相關公開年鑒權威數(shù)據(jù)。

        2 結果與分析

        為了分析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的污染水平及區(qū)域內(nèi)空間差異,本研究對NO2柱濃度進行等級分類。王英等統(tǒng)計了2005年以來上甸子、瓦里關的NO2柱濃度變化,發(fā)現(xiàn)京津冀區(qū)域背景站上甸子2005─2011年均柱濃度為10.5×1015molec·cm-2,歐亞大陸背景站瓦里關2005─2011年均NO2柱濃度為3.5×1015molec·cm-2(王英等,2012)。肖鐘湧等分析了四川盆地、新疆北部地區(qū)、青藏高原地區(qū)等3個內(nèi)陸地區(qū)多年對流層NO2柱濃度,其平均值均小于4.2×1015molec·cm-2(肖鐘湧等,2011)。徐永明等給出了1996─2010年中國對流層NO2柱濃度15年平均值分布圖,并發(fā)現(xiàn)102°E以西地區(qū)大多在0.5×1015molec·cm-2以下(徐永明等,2013)。以此為參考依據(jù),本研究按NO2柱濃度高低,分為3個濃度等級。依次為低值區(qū)間(<10×1015molec·cm-2)、中值區(qū)間(11~20×1015molec·cm-2)和高值區(qū)間(>21×1015molec·cm-2),分別代表輕度污染、中度和重度3個污染等級。

        圖2 2005─2013年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空間分布特征Fig. 2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year tropospheric column NO2in BTH

        2.1空間分布特征及格局變化

        圖2為京津冀地區(qū)2005─2013年NO2柱濃度空間分布情況。如圖所示,京津冀NO2濃度呈東南平原區(qū)高、西北山區(qū)低的分布特征,表現(xiàn)出明顯的區(qū)域內(nèi)空間差異性。西部的太行山與北部的燕山NO2濃度相對較低,9年NO2平均柱濃度為5.4×1015molec·cm-2,屬輕度污染區(qū)域。整體來說,南部的華北平原年均NO2柱濃度達17.0×1015molec·cm-2,為西北山區(qū)的3倍多。平原區(qū)內(nèi)存在兩大NO2高值區(qū)域,分別為北京-天津-唐山區(qū)域和石家莊-邢臺-

        邯鄲區(qū)域,年均NO2柱濃度分別為22.8×1015molec·cm-2和26.4×1015molec·cm-2,屬重度污染區(qū)域。其中以石家莊-邢臺-邯鄲區(qū)域范圍更大、污染更顯著。這兩大NO2高污染區(qū)域可細分為6個高值中心,分別位于石家莊中部、邢臺西部、邯鄲西部、天津南部、唐山中部以及北京中南部地區(qū),且這些地區(qū)大部分為城市中心區(qū)。NO2柱濃度由高污染中心向外圍遞減。平原區(qū)其他區(qū)域年均NO2柱濃度分別為13.4×1015molec·cm-2,屬中度污染等級。

        從圖2中可以看出,京津冀NO2高污染中心在空間上呈現(xiàn)顯著的擴張趨勢。具體表現(xiàn)在高污染中心的年均NO2柱濃度逐年升高,高值范圍在不斷擴大,且呈現(xiàn)明顯的連片趨勢。2005年,京津冀地區(qū)NO2高污染中心分布在石家莊中部、邯鄲西部、北京東南部以及邢臺西南部的城市中心區(qū),此時天津南部、唐山中部尚未發(fā)展為顯著的NO2高污染中心。2006─2007年間,原有的高污染中心范圍不斷擴大,且石家莊、邢臺、邯鄲高污染中心連接成片。天津南部、唐山中部NO2污染情況得到迅速發(fā)展,成為新的污染中心。到了2009─2013年,天津南部、唐山中部NO2高污染區(qū)域繼續(xù)擴大,與北京東南部的污染中心基本連成一個整體。石家莊-邢臺-邯鄲高污染區(qū)域范圍不斷擴大,尤其是在2011年,高污染區(qū)域不僅覆蓋了這3個城市的絕大部分地區(qū),甚至擴展到了衡水南部以及保定南部。

        圖2還顯示,京津冀北部輕度污染區(qū)域內(nèi)NO2污染中心逐年突顯。2005年,該區(qū)域的污染中心主要分布在張家口中部的城市中心區(qū)。2006─2008年,承德南部城市中心區(qū)的NO2柱濃度略高于非城市中心區(qū)域。2009─2013年,低污染水平區(qū)域形成了2個污染中心,分布于張家口和承德的城市中心區(qū)。相較前4年,這2個污染中心的范圍不斷擴大,且NO2柱濃度明顯升高。

        2.2時間變化特征

        2.2.1 年際變化

        整體看來,無論是東南平原,還是西北山區(qū),2005─2013年京津冀大氣NO2污染日益加重(圖3、4、5)。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總體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年均增長速率達5.69%。其中平原區(qū)年增長速率達5.83%;山區(qū)NO2濃度雖相較整體區(qū)域低,但年增長速率也達5.55%。中低度污染區(qū)域分布面積逐年減小,NO2重度污染范圍逐年擴大。截止2013年底,高值區(qū)分布面積為2005年的6.75倍。結合圖2可以看出,北部山區(qū)NO2柱濃度低于5×1015molec·cm-2的區(qū)域逐年向承德北部縮減,部分西部山區(qū)NO2污染等級甚至由輕度上升至重度,如石家莊、邢臺、邯鄲西部。

        圖3 2005─2013年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年際變化Fig. 3 Annual variation of tropospheric column NO2in BTH

        圖4 2005─2013年京津冀地區(qū)不同等級NO2柱濃度分布面積年際變化Fig. 4 Annual variation of different grade NO2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rea in BTH

        圖5 對比了京津冀地區(qū)13個城市于2005年及2013年大氣NO2的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與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地面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與遙感反演結果無論是區(qū)域分布還是變化趨勢都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遙感反演結果的可信度??梢园l(fā)現(xiàn)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污染現(xiàn)狀不容樂觀。2005年京津冀地區(qū)對流層NO2年均柱濃度為10.23×1015molec·cm-2,只有邯鄲市超過15×1015molec·cm-2,均屬中度污染。至2013年,年均柱濃度上升至15.85×1015molec·cm-2,為2005年的1.55倍。除北京、承德、張家口、秦皇島以外,其余9個城市的年均NO2柱濃度均高于15×1015molec·cm-2。其中石家莊、邯鄲、邢臺的年均NO2柱濃度甚至高于20×1015molec·cm-2,達到重度污染。2005年京津冀地區(qū)近地面NO2年均質量濃度為37.7 μm·m-3,與國家二級標準持平。其中北京、天津、唐山、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地近地面NO2年均質量濃度均高于國家二

        級標準。2013年京津冀地區(qū)近地面NO2年均質量濃度上升至51.5 μm·m-3,是2005年的1.37倍,超國家二級標準36.6%。除承德、張家口、滄州以外,其余10個城市的近地面NO2年均質量濃度均在國家二級標準之上。此外,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在增長趨勢方面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空間差異性,石家莊、唐山、邢臺等NO2重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最大,衡水、滄州、秦皇島、廊坊等中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次之,承德、張家口等輕度污染區(qū)域的增長速率最小。

        圖5 京津冀地區(qū)不同城市NO2濃度變化情況Fig. 5 Annual variation of NO2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cities in BTH

        在區(qū)域NO2柱濃度保持較快增長的趨勢下,2008、2012年京津冀NO2污染情況有所緩解(如圖3、4)。2008年奧運會及期間,由于北京及周邊省市聯(lián)合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及監(jiān)管工作,京津冀空氣質量得到迅速且有效的改善。平原區(qū)NO2柱濃度同比2007年下降11.68%,山區(qū)同比下降9.32%。然而在2009年,由于奧運期間的減排措施取消或放寬實施,污染企業(yè)恢復甚至擴大生產(chǎn)、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城市建設大規(guī)模增加,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迅速反彈,增長率8年最高,達23.02%。2012年NO2污染回落可能跟氣象條件變化有關。據(jù)中國氣象局發(fā)布的《中國氣候公報》,2012年華北氣溫明顯偏低,氣溫負距平超過-0.4 ℃;降水量偏多27.4%,為近35年最多。以上氣象條件變化影響了大氣NO2生消過程,但具體機理尚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圖6 200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季節(jié)變化Fig. 6 Seasonal variation of multi-year tropospheric column NO2in BTH

        2.2.2 季節(jié)變化

        圖6為200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不同季節(jié)NO2

        柱濃度變化情況。可以看出,京津冀平原區(qū)NO2柱濃度具有顯著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總體表現(xiàn)為冬季濃度最高,秋季、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該結果與尉鵬等對中國東南部中心城市NO2季節(jié)演變特征的研究(尉鵬等,2011)結果一致。山區(qū)NO2柱濃度雖總體也表現(xiàn)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但與平原區(qū)季節(jié)變化特征差異較大。已有研究(Zhang等,2012)表明,在自然源排放占主導的地區(qū),NO2濃度一般在夏季出現(xiàn)最大值;在人為源排放占主導的地區(qū),NO2濃度一般在冬季出現(xiàn)最大值。由此可見,京津冀地區(qū)平原區(qū)NO2污染排放始終是以人為源為主導。而山區(qū)NO2季節(jié)柱濃度在2005差異不是很大,但夏季濃度高于冬季,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自然源占主導的特征;從2006年開始NO2柱濃度季節(jié)差異顯著增大,且冬季濃度遠高于夏季,人為源對該地區(qū)NO2柱濃度的影響作用開始增大。此外,無論哪個季節(jié),山區(qū)NO2柱濃度均低于平原區(qū)。因此,京津冀地區(qū)的西北部山區(qū)NO2濃度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作用明顯緩于且低于平原區(qū)。

        2.3原因分析

        2.3.1 人為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燃燒以及機動車排放是NO2的兩大污染來源(尉鵬等,2011)。京津冀地區(qū)聚集了大量的水泥、鋼鐵、煉油石化等高污染產(chǎn)業(yè),NO2高濃度區(qū)基本與這些高排放污染源的分布一致。本研究選取京津冀地區(qū)2005─2012年間常住人口數(shù)、工業(yè)GDP、工業(yè)能耗、民用汽車擁有量以及能源消耗總量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圖7反映了京津冀地區(qū)5類社會經(jīng)濟指標逐年變化趨勢。圖8為2011年京津冀地區(qū)單位GDP能源消耗情況??梢钥闯觯陙砭┙蚣降貐^(qū)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工業(yè)GDP始終處于上漲趨勢,平均每年增長22.57%。伴隨著經(jīng)濟快速增長,京津冀地區(qū)區(qū)域能源消費總量過大且增長過快,能源消耗總量以平均每年20.69%的速率逐步增加,工業(yè)能耗年均增長8.44%。京津冀地區(qū)工業(yè)能源消耗仍以煤炭為主,消費模式粗放,單位GDP能耗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NO2排放量明顯增加。京津冀地區(qū)常住人口以年均4.85%的速率穩(wěn)步增長。已有研究(Zhang等,2012;Hao等,2002)表明NO2排放量與人口密度間的相關性較大。民用汽車擁有量在2008奧運年之前與常住人口增長速率較為同步,在奧運年之后,其增長速率逐年遞增,8年內(nèi)年均增長16.08%。由此可見,來源于機動車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也是快速增加。

        圖7 200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部分經(jīng)濟指標相對變化趨勢Fig. 7 Variation tendency of multi-year economic indicators in BTH

        圖8 2011年京津冀地區(qū)單位GDP能源消耗情況Fig. 8 The unit GDP energy consumption of BTH in 2011

        表1 2005─2012年京津冀地區(qū)重污染中心城市社會經(jīng)濟指標年均變化情況Table 1 Annual variation of multi-year economic indicators in heavy pollution cities in BTH %

        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區(qū)NO2重污染中心城市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不同城市NO2排放人為源的差異性。表1所示為8年內(nèi)重污染中心城市不同社會經(jīng)濟指標的年均變化率??梢钥闯觯槍Σ煌鞘械木唧w情況,NO2污染排放的主要人為源是有明顯差

        異性的。北京、天津兩地常住人口每年增長約5個百分點。北京地區(qū)工業(yè)能耗從2008年之后呈現(xiàn)負增長;民用汽車擁有量增長速率為重污染城市中最低,年均增長速率為19.48%。天津地區(qū)工業(yè)能耗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尤其在2009─2011年間,年平均增長速率為26.50%;民用汽車擁有量增長速率為重污染城市中最高,年均增長速率為35.09%。唐山、石家莊、邯鄲、邢臺等地區(qū)在常住人口數(shù)、工業(yè)能耗量、民用汽車擁有量等方面的差異性不大。各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長都主要集中在2005─2006年間,增長速率都在20%以上;2006年以后增長速率較緩,每年增長約1個百分點。工業(yè)能耗年均增長速率在4~9個百分點之間,民用汽車擁有量年均增長速率在21~29個百分點之間。其中唐山地區(qū)增長速率最高,石家莊地區(qū)增長速率最低,邯鄲和邢臺居中。結合NO2柱濃度與5類社會經(jīng)濟指標間相關性分析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NO2高污染城市也是能源高消耗城市。北京NO2柱濃度變化主要受機動車排放影響,工業(yè)燃煤對其影響不大。天津、唐山、石家莊、邯鄲、邢臺地區(qū)NO2柱濃度變化主要受工業(yè)燃煤的影響,其次為機動車排放。

        2.3.2 自然因素

        本研究從京津冀平原區(qū)重污染中心城市中選取了3個典型城市為例,統(tǒng)計了2005─2012年的月均氣象數(shù)據(jù)(包括平均氣溫、平均相對濕度、日照時數(shù)以及降水量),分析氣象因素對NO2污染的影響作用。表2給出了NO2柱濃度與氣象條件間的相關系數(shù)。以上4類氣象因子與NO2柱濃度均呈負相關,且均高于最低臨界值。其中平均氣溫、日照時數(shù)對NO2柱濃度影響作用最大,降水量次之。溫度、日照與光化學反應密切相關。大氣中NO2在受到陽光的照射,會吸收紫外線分解。而降水的濕清除作用可以明顯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濃度。

        表2 京津冀地區(qū)典型城市NO2柱濃度與氣象要素間相關系數(shù)Table 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ropospheric column NO2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typical urban of BTH

        3 結論

        (1)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在空間上呈東南平原區(qū)高、西北山區(qū)低的分布特征。平原區(qū)存在兩大NO2高濃度區(qū)域,分別為北京-天津-唐山區(qū)域和石家莊-邢臺-邯鄲區(qū)域,其中以石家莊-邢臺-邯鄲區(qū)域范圍更大、污染更顯著。NO2濃度由高污染中心向外圍遞減。在時間尺度上,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表現(xiàn)出較快的增長趨勢,且具有空間差異。9年內(nèi),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空間分布格局發(fā)生明顯變化。具體表現(xiàn)在高污染范圍不斷擴大,且呈現(xiàn)明顯的連片趨勢。NO2柱濃度中低區(qū)間分布面積逐年減小,高值區(qū)間逐年上升。至2013年,年均柱濃度上升至15.85×1015molec·cm-2,為2005年的1.55倍。2013年京津冀地區(qū)近地面NO2年均質量濃度上升至51.5 μm·m-3,是2005年的1.37倍,超國家二級標準36.6%。

        (2)京津冀東南部平原區(qū)NO2柱濃度具有顯著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總體表現(xiàn)為冬季濃度最高,秋季、春季次之,夏季最低。人為因素對平原區(qū)的影響作用始終占主導地位。山區(qū)NO2柱濃度在2005年表現(xiàn)為夏季高于冬季,之后總體也表現(xiàn)為秋冬季濃度高于春夏季。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作用明顯緩于且低于平原區(qū)。

        (3)人口密度、能源消耗、機動車排放等與京津冀地區(qū)NO2污染密切相關,不同重污染城市的首要影響因素卻不同。北京NO2柱濃度變化主要受機動車排放影響,工業(yè)燃煤對其影響不大。天津、唐山、石家莊、邯鄲、邢臺地區(qū)NO2柱濃度變化主要受工業(yè)燃煤的影響,其次為機動車排放。此外,京津冀地區(qū)平原區(qū)域NO2重污染中心的形成還受到特殊地形和不利的氣象條件影響。

        (4)由于2008年奧運會這一大型活動的舉辦,京津冀地區(qū)NO2柱濃度明顯低于2007年和2009年,這一變化特征說明北京及周邊省市聯(lián)合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張家口、承德等中小型城市目前NO2人為排放量在整個區(qū)域中尚小,NO2污染問題尚未顯現(xiàn),但也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解決大型城市的重度污染問題是治理區(qū)域污染的重中之重,中小型城市也不能放任不管。

        BOERSMA K F, JACOB D J, BUCSELA E J, et al. 2008. Validation of OMI tropospheric NO2observations during INTEX-B and application to constrain NOx emissions over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2: 4480-4497.

        BOERSMA K F, JACOB D J, TRAINIE M, et al. 2009. Validation of urban NO2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bserved from the SCIAMACHY and OMI sensors using in situ surface measurements in Israeli cities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9: 3867-3879.

        CARBON B. 2004. Health effects of CO, NO2, SO2, ozone, benzene and benzo(a)pyrene in New Zealand[EB/OL]. New Zealand, Wellington: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2014-12-13]. http://www.mfe.govt.nz.

        HAO J M, TIAN H Z, LU Y Q, et al. 2002.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NOx from commerc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1995-1998 [J]. Environment Science Technology, 36: 552-560.

        MIYAZAKI K, ESKES H J, SUDO K. 2011. Global NOx emission estimates derived from an assimilation of OMI tropospheirc NO2

        columns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Discussions, 11: 31523-31583.

        RICHTER A, BURROWS J P, GRANIER C, et al. 2005. Increase in tropospheric nitrogen dioxide over China observed from space [J]. Nature, 473(7055): 129-132.

        SCHAAP M, KRANENBURG R, CURIER L, et al. 2013. Assess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OMI-NO2product to emission changes across Europe [J]. Remote Sensing, 5: 4187-4208.

        TIAN H Z, WANG Y, ZHAO D, et al. 2011. Formation and causes of NOx pollution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in China [J]. Chinese Science Bull, 56(18): 1464-1469.

        ZHANG Q, GENG G N, WANG S W, et al. 2012.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changes in NOx emissions over China:1996-2010 [J]. Chinese Science Bull, 57(16): 1446-1453.

        ZHANG Q, STREETS D G, CARMICHAEL G R, et al. 2009. Asian emissions in 2006 for the NASA INTEX-B mission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9: 5131-5153.

        陳姍姍, 束烔, 徐建中. 2010. 中國若干典型城市對流層NO2時空分布特征[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19(12): 1484-1490.

        李令軍, 王英. 2011. 基于衛(wèi)星遙感與地面監(jiān)測分析北京大氣NO2污染特征[J].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31(12): 2762-2768.

        李龍, 施潤和, 陳圓圓, 等. 2013. 基于OMI數(shù)據(jù)的中國NO2時空分布與人類影響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15(5): 688-694.

        陶金花, 王子峰, 韓冬, 等. 2009. 華北地區(qū)秸稈禁燒前后的NO2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分析[J].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9(10): 1016-1020.

        田賀忠, 郝吉明, 陸永琪, 等. 2001. 中國氮氧化物排放清單及分布特征[J].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1(6): 493-497.

        王英, 李令軍, 劉陽. 2012. 京津冀與長三角區(qū)域大氣NO2污染特征[J].環(huán)境科學, 33(11): 3685-3692.

        王躍啟, 江洪, 張秀英, 等. 2009. 基于OMI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的中國對流層NO2時空分布[J].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2(8): 932-937.

        王躍思, 張軍科, 王莉莉, 等. 2014. 京津冀區(qū)域大氣霾污染研究意義、現(xiàn)狀及展望[J]. 地球科學進展, 29(3): 388-396.

        尉鵬, 任陣海, 蘇陣海, 等. 2011. 中國NO2的季節(jié)分布及成因分析[J].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4(2): 155-160.

        肖鐘湧, 江洪, 程苗苗. 2011. 利用OMI遙感數(shù)據(jù)研究中國區(qū)域大氣NO2[J].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31(10): 2080-2090.

        徐永明, 王丹丹, 吳自越. 2013. 1996─2010年中國對流層NO2時空變化的遙感監(jiān)測[J]. 遙感技術與應用, 28(5): 898-903.

        姚凌, 呂寧, 師華定. 2012. 利用SCIAMACHY遙感資料研究我國NO2柱濃度及其時空分布[J].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5(4 ): 419-424.

        楊維, 趙文吉, 宮兆寧, 等. 2013. 北京城區(qū)可吸入顆粒物分布特性與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關分析[J]. 環(huán)境科學, 34(1): 237-243.

        余環(huán), 王普才, 宗雪梅, 等. 2009. 奧運期間北京地區(qū)衛(wèi)星監(jiān)測NO2柱濃度變化[J]. 科學通報, 54(3): 299-304.

        張興贏, 張鵬, 張艷, 等. 2007. 近10a中國對流層NO2的變化趨勢、時空分布特征及其來源解析[J].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37(10): 1409-1416.

        張彥軍, 牛錚, 王力, 等. 2008. 基于OMI衛(wèi)星數(shù)據(jù)的城市對流層NO2變化趨勢研究[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4(3): 96-99.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NO2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ZHENG Xiaoxia1, Li Linjun2*, ZHAO Wenji1, ZHAO Wenhui2
        1.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Key Laboratory of 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Beijing 100048, China

        Beijing-Tianjin-Hebei(BTH) economic region is one of the major national heavy industrial area. Regional air contamination in this region becomes one of the focus problems for social public concern. NO2as an important precursor of secondary particle and photochemical pollutants, having its detailed knowledg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is great important for public health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data derived from OMI sensor and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data, the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O2over the BTH area was analyzed from 2005 to 2013. The ground monitoring and remote sensing results have high consistency both 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tre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egional average value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high NO2regions mainly distributed in plain areas. The annual increasing rate in whole region is 5.69% and the mean value in plain area is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an mountain areas. There are two high NO2areas in the plain, Beijing-Tianjin-Tangshan region and Shijiazhuang -Xingtai-Handan region, expanding and becoming continuous regions. NO2growth trend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9 years. The growth rates in Shijiazhuang, Tangshan and Xingtai are higher than Hengshui, Changzhou, Qinhuangdao and Langfang?s. The growth rates in Chengde and Zhangjiakou are minimized. BTH NO2was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NO2in autumn and winter were higher than spring and summer. However, it was different in mountain and plain areas. Anthropogenic resources, such as the density of popul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emiss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O2pollution in BTH. And the main factor is distinct in different heavily polluted cities. The tropospheric column NO2in Beijing is mainly affected by vehicle, while the principle influence in Tianjin and Hebei is industrial consumption.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dominate the NO2column concentration over plain areas in 9 years and over mountain areas after 2006. In addition, the NO2heavy pollution in BTH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special terrain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he air quality has been improving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in 2008, indicating that it is effectiveness and necessity for Beijing and neighboring provinces with joint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work.

        Beijing-Tianjin-Hebei; OMI; NO2; Regional pollution

        X513

        A

        1674-5906(2014)12-1938-08

        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1201404);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33051);國家基礎測繪基金項目(2011A2001);博士點基金項目(20111102110004)

        鄭曉霞(1989年生),女,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GIS應用。E-mail:zhengxx115@163.com

        *通訊聯(lián)系人,E-mail:lilj2000@126.com

        2014-09-25

        鄭曉霞,李令軍,趙文吉,趙文慧. 京津冀地區(qū)大氣NO2污染特征研究[J].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4, 23(12): 1938-1945. ZHENG Xiaoxia, Li Linjun, ZHAO Wenji, ZHAO Wenhui.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NO2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12): 1938-1945.

        猜你喜歡
        平原區(qū)京津冀速率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知識與能力提升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河北省平原區(qū)新近系熱儲回灌的可行性與前景分析
        河北地質(2016年1期)2016-03-20 13:52:00
        河北省平原區(qū)館陶組熱儲地下熱水動態(tài)特征
        河北地質(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7
        保定市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水質變化趨勢
        京津冀大聯(lián)合向縱深突破
        不同冷卻速率下低壓轉子鋼30Cr2Ni4MoV的凝固組織
        上海金屬(2014年5期)2014-12-20 07:58:39
        京津冀一化
        養(yǎng)老“京津冀一體化”謹慎樂觀看
        蓮心超微粉碎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av综合av国产av中文|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有码转帖|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高潮少妇视频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婷婷| 正在播放强揉爆乳女教师| 国产天美传媒性色av| 无码不卡高清毛片免费 | 白色月光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 你懂的视频网站亚洲视频| 成人内射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少妇| 国产精品三级国产精品高|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国产乱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诱惑第一页| 精品精品久久宅男的天堂| 国产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动漫|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又湿又爽又猛的视频| 亚洲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激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每天色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老熟妇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