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羽
摘 要 本文針對高一新生學習英語產生的困惑,探討了影響初高中英語教學的因素,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策略方面給出建議。高中英語教師要幫助學生盡快地掌握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和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 英語教學 銜接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Junior High School and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ohes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U Chunyu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 About the confusion of freshman in English learn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of English learn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high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cohesion; countermeasures
1 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
1.1 教材難度加大
英語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達到五級要求,高中學生達到八級,才能參加中考、高考選拔性的考試,對學生口頭和筆頭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為了達到這個標準,高中教材教學內容增多,教材難度加大。初中一學期只需要學習幾個單元的內容,而進入高中之后,一個學期需要學習十個單元的內容。高中教材詞匯量比初中增多,閱讀部分篇幅增大,出現(xiàn)的句子比初中的復雜。初中閱讀部分句子大部分以簡單句為主,而高中句子一般以復合句、并列句為主。學生剛剛接觸,會感覺難上加難。 除此之外,一些在初中課本中出現(xiàn)但是中考不考的內容到了高中卻成了重點內容,例如定語從句、虛擬語氣這部分內容,部分初中教師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講解,但是到了而高中這部分卻成了重點內容。
1.2 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許多學生進入高中之后發(fā)現(xiàn)繼續(xù)延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并不奏效,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習效率降低。初中學生的依賴性較強,學習過程主要是被動地吸收,教師不得不強調單詞、詞組會背會默,甚至課文也如此要求。而高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一新生往往不能馬上擺脫被動的局面,不知如何利用自習時間。
1.3 學生恐懼心理的產生
學生升入高中之后,匯集成新的集體,他們來自四面八方,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有的學生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鎮(zhèn),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大家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同時他們對高中生活也非常憧憬,完全適應高中生活還需一段時間,他們在中考之后放松了很長時間,大腦還處在游離狀態(tài),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一些學生還不在狀態(tài)。面對高中英語教材越來越多的新單詞,越來越長的句子,越來越快的語速和形式,多變的綜合能力考查題感到束手無策、無所適從。大部分學生產生了恐懼心理。
2 英語老師要明確教學方法
2.1 重視語音的學習
在進入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掌握語音知識是學好英語單詞的基礎,讀準英語因素是拼讀音標的前提。因此一定要熟練掌握48個因素,要做到會拼讀、拼寫。由于高一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對語音的掌握程度也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音問題,對其進行糾正。學生只有掌握了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對背誦、朗讀、進而更好理解課文會產生很大幫助。
2.2 補習語法
初中的句子較短,語法簡單,即使不懂語法也沒關系,只要句子中的單詞都認識就會翻譯,但是高中不一樣,高中有些句子長,如果不懂得語法就沒辦法翻譯,更談不上對篇章的理解,所以高中語法應該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高中教師在教授語法時,不僅是對高中語法的講解,而且還要兼顧對初中語法的復習,在以初中語法為基礎上,進一步講授高中語法。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注意到那些在初中教材里出現(xiàn)過而在中考當中又不考的語法,對這些語法進行復習。教師可以從九年級開始,從后向前的順序,因為畢竟距離中考結束的時間不長,學生對九年級的語法知識很熟悉,聽起課也會感到親切。通過對初中語法知識的復習,教師會更進一步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中的問題,在講授高中語法時會更有針對性,學生也會感到學習中逐漸上升的過程,從簡單到復雜,而不是直面高中如此復雜的語法。
(下轉第127頁)(上接第125頁)
2.3 加強聽力的練習
許多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后,對英語課教師采用的全英授課方式不能接受,而一些教師為了學習進度,也放棄了全英語授課的方式。然而教師忽略了在全英授課時,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高中的課程多,英語課時緊張,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對學生進行聽力的練習,而全英語授課恰好是一個好機會,學生在初中時,聽力題型簡單,聽完聽力材料答案直接可以劃出來,而到了高中之后,學生明顯感覺到聽力材料的速度加快,而且并不容易做出答案,需要學生能抓住較長發(fā)言的內容要點。理解講話人的觀點及意思,能從言談中判斷對方的態(tài)度、喜惡、立場及隱含意義。在聽力過程中,還要克服語音的干擾,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加強學生的聽力的練習,有針對性地對聽力問題進行分類,對學生加以練習。平時教師還要強調聽力的重要性。
3 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初中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對周圍一切都很好奇,對每一科目都充滿興趣,他們想學好每一科,三年之后的高考能取得好成績,這樣需要他們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高中課余時間少,要求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加強,這就需要他們在短的時間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而這時課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可以把下一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事先標記出來。這樣教師在講課時學生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聽課,同時對自己存在的疑問而教師沒有提及的可以進行進一步了解。與此同時,如果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那么在教師講課的過程當中,他們會更好地配合教師,調動課堂氣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高中的教材詞匯量增加,學生在做練習過程中遇到難以理解的詞匯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學生應該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學生在查閱自己的目的單詞時,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記錄,而且還可對其進行拓展,由一個單詞引出他的其他形式,例如avoid這一詞,學生在查閱時,不僅可以知道avoid一詞的用法avoid+doing,同時還會注意到它的名詞形式avoidance,進而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學生還應該會猜單詞的意思,例如學生在做一篇閱讀時,學生完全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猜出難以理解的單詞,這在考試沒有工具書的情況下,不失是一個好的選擇。
(3)充分利用英語資源。學生要學好英語,不僅依靠英語課本,還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資源,雜志、報紙、網絡。教師經常給學生介紹英語國家和地區(qū)的各種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英語讀物。從這些資源中會接觸到新潮的英語詞匯,了解英語考試的最新動態(tài),利用網絡可以欣賞經典英文電影,對練習聽力,培養(yǎng)語感起到一定的作用。
高中教師要闡明初高中英語存在的差異及學好高一英語的重要性,使之做好充分的準備,樹立必勝的信念。幫助學生分析原因,調整思路,并鼓勵學生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
參考文獻
[1] 吳鳳娟.修橋鋪路平穩(wěn)過渡——淺談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6).
[2] 劉守旗,丁勇.教育的藝術——蘇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評析[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