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大連理工大學醫(yī)院內(nèi)科,遼寧大連 116023
格列吡嗪控釋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董莉
大連理工大學醫(yī)院內(nèi)科,遼寧大連 116023
目的探討格列吡嗪控制片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該院門診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據(jù)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并比較兩組血糖變化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后的FBG、2hBG以及HbA1c均明顯下降(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5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P<0.05)。結(jié)論格列吡嗪控釋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少,患者依從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糖尿??;老年;格列吡嗪控釋片
隨著我國老齡社會的加劇,糖尿病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對老年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對于糖尿病的治療臨床用藥較多,該文就的格列吡嗪控釋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進行觀察,并探討其療效,現(xiàn)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間該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門診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WHO標準,同時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合并急慢性感染以及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等。將所有患者根據(jù)入院順序按1∶1比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63~83歲,平均年齡(72.5±4.3)歲,體重指數(shù)22~38 kg/m2,平均指數(shù)為(23.4±2.6)kg/m2;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64~82歲,平均年齡(73.1±4.5)歲,體重指數(shù)20~40 kg/m2,平均指數(shù)為(24.1±2.5)kg/m2。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起始劑量為0.5 g/次,2次/d,囑患者隨餐服用,并根據(jù)患者病情逐漸增加劑量至2 g/d,最大劑量不得超過2.5 g/d。觀察組給予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起始劑量為5mg/d,囑患者于早餐時服用,最大劑量不得超過10mg/d。兩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對患者飲食治療的宣教,使患者充分認識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嚴格進行飲食控制。兩組觀察周期均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指標進行測定比較,并加強觀察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資料,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s)和[n(%)]表示,應用t和χ2檢驗。
2.1 血糖指標變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BG、2hBG以及HbA1c變化情況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的上述3項指標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同時無一例低血糖發(fā)生,不良反應率為0.0%;對照組共5例(16.7%)患者發(fā)生腹瀉、惡心、嘔吐、腹脹、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血糖指標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指標變化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FBG(mmHg)治療前治療后2hBG(mmHg)治療前治療后HbAlc(%)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P 8.10±1.25 8.23±1.61>0.05 (6.23±1.35)*(7.45±1.34)*<0.05 12.79±2.09 12.85±2.11>0.05 (8.32±2.13)*(10.3±1.85)*<0.05 8.53±1.47 8.46±1.33>0.05 (6.14±0.38)*(7.65±0.63)*<0.05
對于通過飲食治療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患者,藥物治療占有重要地位。磺脲類藥物是臨床最常用的降糖藥物,主要是通過改善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刺激胰島素分泌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1]。格列吡嗪控釋片作為磺脲類降糖藥物的一種,其主要通過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達到快速降糖的效果[2],同時胰腺外效應在磺脲類降糖藥物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可通過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和減少肝葡萄糖的生成發(fā)揮效果[3]。該藥在口服后可快速完全吸收,絕對生物利用度達100%,在口服護后6~12 h內(nèi)可到達血藥高峰,并可維持24 h的血藥濃度,因此每天給藥1次即可,且格列吡嗪臨床應用嚴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極低,安全性高,因而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保證療效效果顯著[4]。
在該組資料中,對應用格列吡嗪控釋片的觀察組和應用雙胍類藥物治療的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的血糖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格列吡嗪控釋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效果顯著。但值得一提的是,格列吡嗪控釋片的作用依賴于胰島β細胞的功能,因此在臨床的應用中應把握其用藥適應證,該藥較適用于輕型或初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在臨床治療中應給予嚴格把握,以更好的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預后。
[1]靳京美.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老年糖尿病32例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藥,2010,11(12):2223.
[2]曲伸,王淼,鄒大進.格列吡嗪控釋片對磺脲類藥物療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5,13(1):32-34.
[3]胡少輝.應用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3(19):70-71.
[4]靳京美.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老年糖尿病32例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yī)藥,2010,21(12):2223.
[5]李育紅.格列吡嗪控釋片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藥師,2012,15(8):1156,1211.
R587.1
:A
:1672-4062(2014)11(a)-0016-01
2014-07-28)
董莉(1965.3-),女,遼寧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