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
章丘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章丘 250200
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周菊
章丘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章丘 250200
目的探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該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64例,每組31例。A組采用64層螺旋CT(CTA)進行掃描,B組采用數字減影(DSA)進行檢查,比較兩種診斷方式的檢測結果。結果CTA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都明顯高于DSA,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64排CT可以有效對于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進行檢測,能有效提高檢測準確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64排CT;糖尿??;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會引起患者下肢麻木、發(fā)涼,嚴重影響患者的肢體活動,導致截肢[1]。為進一步探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價值,該研究選取該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64例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該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64例,每組31例。其中A組采用64層螺旋CT(CTA)進行掃描,男18例,女13例,年齡在49~75歲之間;B組采用數字減影(DSA)進行檢查,男19例,女12例,年齡在50~7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1.2檢查方法
1.2.1 A組采用GE公司生產的Lightspeed VCT64層螺旋CT進行掃描。掃描范圍自腎臟水平以下的腹主動脈至足底。掃描參數:設置掃描層厚為5 mm,重建層厚及間隔為0.625 mm;螺距為0.969:1,掃描轉速為0.58 s/轉,采用雙筒高壓注射器經肘正中靜脈進行注射,設置流速為5mL/s,掃描時間為30 s。將掃面圖層經過處理后進行血管重建,交由2位有經驗醫(yī)生進行分析判斷。
1.2.2 B組采用Philips Integris Allur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進行檢查。采用4F導管,在透視下將導管經患者患側進行穿刺,順行或逆行插管至患肢動脈。選用碘海醇367 mgL/mL,高壓注射,注射速率為3~7 mL/s,總共注射10~12 mL造影劑。掃描范圍自腹主動脈腎臟水平以下至足底。如果患者的狹窄閉塞段較長,則適當增加造影劑的用量或增加曝光度。
將掃面圖層經過處理后進行血管重建,交由2位有經驗醫(yī)生進行分析判斷,由2未醫(yī)生共同得出結論。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診斷方式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與手術診斷對比的準確性。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膝以上動脈檢測中,CTA組其診斷敏感性為100%,而DSA檢測的敏感性僅為87.2%,兩組對比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CTA組檢測的特異性和手術診斷符合率都高于DSA組;在膝以下動脈檢測中,CTA組檢測敏感性為91.7%,DSA組檢測敏感性為82.1%,兩組對比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在特異性和診斷符合率方面CTA組都優(yōu)于DSA組。具體結果見表1、表2。
表1 膝以上動脈檢測中CTA和DSA的檢測結果比較[n(%)]
表2 膝以下動脈檢測中CTA和DSA的檢測結果比較[n(%)]
數字減影認為是診斷血管疾病的“金標準”[2],但是其具有創(chuàng)性,且可能會發(fā)生并發(fā)癥等,所以目前逐漸被更多新型的檢測手段,如MRI、CTA等所取代。
64排螺旋CT具有成像快、分別率高等優(yōu)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與血管疾病的診斷中。其具有以下特點:其能有效提高掃描圖片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從而使醫(yī)生更加準確的對病癥進行判斷;且有較強的后期處理能力,能清晰的顯示血管壁結構,同時還能對鈣化的血管進行顯示,顯示范圍更加明顯、準確,降低了圖像噪聲。
綜上所述,64排CT檢測,能有效提高檢測準確率,更加清晰的顯示血管壁斑塊,確認病變血管,值得推廣應用。
[1]胡蕓,金朝林,王翔.64層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2,10(11):1452-1454.
[2]陳強,喻曉明,呂文武.64排CT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0,11(2):158.
R816.2
A
1672-4062(2014)05(b)-0048-01
2014-02-15)
周菊(1972.10-),女,泰山醫(yī)學院,醫(yī)學影像專業(yè),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Ct診斷,主攻神經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