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淺談上頜第三磨牙解剖特點在其拔除操作中的應用
張蓉
目的關于上頜第三磨牙解剖特點在其臨床拔除操作中的應用。方法在近五年來拔除300例上頜第三磨牙中, 根據(jù)其解剖特點在臨床拔除操作中采取相應措施。結果300例上頜第三磨牙均安全拔除, 無一例斷根及鄰牙損傷等拔牙并發(fā)癥, 且拔除時間明顯縮短。結論拔除上頜第三磨牙時, 根據(jù)其解剖特點,采取相應措施, 可短時、安全地拔除。
上頜第三磨牙解剖特點; 拔除 ; 對應措施;安全拔除
1.1 一般資料 對象為2005年1月~2009年12月拔除上頜第三磨牙的300例門診病人, 其中男192 人, 占總數(shù)的64%, 女108人, 占總數(shù)的36%, 年齡為19~65歲, 平均年齡37歲。
1.2 上頜第三磨牙的解剖特點
1.2.1 300個上頜第三磨牙牙根類別比例見下表1。
表1 各種牙根比例表
由表可看出, 上頜第三磨牙的牙根以單根和三根融合最多見;三根及多根次之;而雙根者最為少見。
1.2.2 300例上頜第三磨牙阻生角度比例見下表2。由表可看出, 上頜第三磨牙垂直位阻生者最多見, 其中垂直位的頰側阻生和傾斜的居多;遠中向阻生者比較少見;近中位及腭側者最為少見。
表2 各種阻生角度比例表
1.2.3 300例上頜第三磨牙牙冠萌出情況分類比例見下表3。
表3 牙冠萌出情況分類比例表
由表可看出, 拔除上頜第三磨牙高位及中位的常見, 低位的拔除較少。
1.2.4 上頜第三磨牙解剖缺陷 位于口腔后部, 手術區(qū)狹窄, 前方有第二磨牙阻擋, 不能直視, 器械不易達到, 操作不易;低位阻生、腭側阻生、近中阻生、牙根肥大、牙根分叉大、或與鄰牙接觸緊密者的上頜第三磨牙, 阻力較大。上頜第三磨牙解剖優(yōu)勢除遠中位的上頜第三磨牙牙根向近中傾斜, 其余牙根均彎向遠中, 且其遠中為上頜結節(jié)的游離端, 骨質疏松薄弱, 遠中阻力較小;頰側骨板相對較疏松, 骨可讓性大, 頰側阻力較小。
2.1 術前詳細檢查及攝牙片(必要時攝曲面體層片或平片), 掌握軟組織、硬組織、及與鄰牙情況, 與上頜竇之間的關系, 還應特別明確牙根的形態(tài)與數(shù)目, 以分析上頜第三磨牙存在的阻力情況。
2.2 患者只需半開口, 使頰部組織松弛而易于牽拉開, 更好的暴露術野, 在通過口鏡反映術區(qū)的情況進行操作。
2.3 對于牙冠已暴露上頜第三磨牙, 尤其垂直位的、頰側阻生和傾斜的, 麻醉成功后, 分離頰、腭側牙齦后, 將寬喙牙挺插入上頜第二、三磨牙牙頸部的鄰間隙內, 牙挺凹面朝向遠中, 利用第二磨牙牙頸部為支點, 用力向遠中及偏頰向旋轉牙挺, 即可將上頜第三磨牙順牙根彎曲方向向遠中挺松或完全脫位。采用上述方法拔除上頜第三磨牙272例, 無斷根發(fā)生, 創(chuàng)口小, 拔除操作時間短, 一般在1~5 min內。
2.4 對于牙冠骨埋伏低位、腭側阻生、近中阻生、冠根阻力較大的上頜第三磨牙, 需要切開翻瓣, 應用去骨法, 去除冠周骨質, 解除骨阻力, 同時暴露牙冠的最大周徑, 先用窄喙牙挺后用寬喙牙挺插入上頜第二、第三磨牙之間的鄰間隙內, 達牙冠的最大周徑之下, 牙挺凹面朝向遠中, 以近中牙槽骨或第二磨牙牙頸部為支點, 向遠中及偏頰側旋轉牙挺施力, 即可挺松。采用上述方法拔除上頜第三磨牙28例, 無斷根及其它拔牙并發(fā)癥發(fā)生, 拔除操作時間在5~20 min內。
由于上頜第三磨牙具有上述獨特的解剖特點,在拔除操作時, 就必須利用這些特點, 就能很順利拔除。我們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 將牙挺插入上頜第三磨牙近中頰側施力拔除5例上頜第三磨牙, 其中4例發(fā)生斷根, 我們認真地分析了斷根的原因, 將牙挺插入上頜第三磨牙近中頰側施力, 不可避免地要產(chǎn)生側向剪切力的作用, 因上頜第三磨牙牙根彎向遠中,且彎曲角度較大, 這樣就免不了發(fā)生斷根。見于上頜第三磨牙有特殊的解剖特點, 我們在拔除操作時還應注意:①囑患者張口不要太大, 牙挺插入上頜第二、第三磨牙之間的鄰間隙內, 向遠中用力轉動牙挺時, 醫(yī)生不可用力過急過猛, 否則彎曲的牙根易于折斷, 由于術野狹窄, 無法直視, 斷根拔除較困難。還有牙齒挺松后, 再用牙鉗拔除, 以防牙齒誤吞或誤吸。②拔除上頜第三磨牙時避免使用劈牙法, 劈牙法易將上頜第三磨牙推入上頜竇內, 阻力較大者,采用翻瓣去骨法拔除。③當上頜第一磨牙缺失, 而又需要拔除上頜第三磨牙時, 在牙挺插入上頜第二、第三磨牙之間鄰間隙內, 用力轉動牙挺向遠中挺松上頜第三磨牙時, 即施力時必須將左手拇指和食指放于第二磨牙的近中合面向遠中用力以對抗第三磨牙挺松時向近中的作用力, 以防第二磨牙創(chuàng)傷性牙周膜炎發(fā)生。由上可以看出, 掌握上頜第三磨牙的解剖特點, 在拔除操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1]吳煜農(nóng) .復雜牙拔除術.第1版.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2):127-128.
[2]魏奉才, 孫善珍.口腔頜面外科手術規(guī)范及典型病例點評.第1版.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2006(2): 38-38.
[3]毛天球.頜面外科手術與技巧.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1):57-58.
R782
A
1674-9308(2014)01-005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29在無拔牙禁忌癥的情況下, 臨床上常常將上頜第三磨牙拔除, 本科在多年拔除上頜第三磨牙過程中發(fā)現(xiàn), 掌握上頜第三磨牙獨特的解剖特點, 在拔除操作時結合其解剖特點應用恰當?shù)牟僮鞣椒? 能輕松、安全地拔除。作者特地對拔除的300顆上頜第三磨牙的解剖特點進行了分析、總結, 現(xiàn)匯報如下。
409100 重慶市石柱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