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強
摘要:針對目前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精心設計實驗、精心準備實驗、精心指導學生實驗、精心整合開發(fā)實驗等方面提高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實驗;有效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2-0094-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37
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形成化學理論的思維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是教學活動中最有效的一種教學形式。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點亮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現(xiàn)在普通高中的化學實驗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使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沒有得到落實,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得到體現(xiàn),化學實驗教學離有效教學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目前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課程設置
根據(jù)高中化學課程標準,高一化學每周只有2課時,而必修1、必修2的教學內容又加強了實驗教學的力度,設置了較多的實驗。所以課時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尤為突出,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無奈地弱化甚至犧牲了實驗教學。
2. 教師方面
隨著課改的深入,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受課時少、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急功近利,再加上準備一個學生實驗要化費大量的精力,所以在目前的高中化學課堂上黑板講實驗,視頻放實驗仍是主流,而且這種現(xiàn)象在年輕教師身上更為普遍。
3. 學生方面
普通中學中高二選修化學的同學非常少,對于化學學科,大多數(shù)學生只需參加學業(yè)水平考試。而學測對實驗的要求又比較低,實驗考察又很基礎,所以大多數(shù)高一同學積極性不高,認為實驗用處不大。對于高二選修化學的同學來說,現(xiàn)在高考中越來越側重能力考查,對教材上的基本實驗的器材步驟,實驗現(xiàn)象等的考察比例越來越小,所以對于選修化學的同學也同樣缺乏吸引力。
正因為受到上述原因的制約,現(xiàn)在高中的實驗教學狀況讓人擔憂,要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只有在保證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在有限的時間里,從課堂上到生活中,不斷探索、勇于實踐、循序漸近、持之以恒,通過實驗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使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逐漸有效,邁向高效。
二、提高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1. 精心設計,以實驗貫穿課堂,使實驗成為亮點
化學實驗能夠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瘜W課堂具有良好的先決條件,如果我們能夠精心設計,充分挖掘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實驗,以實驗貫穿課堂,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必然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苯的結構的教學中,可以首先引入苯的分子式的測定的實驗素材:經(jīng)實驗測定已知在苯分子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碳 92.31%,氫 7.69%,經(jīng)質譜分析測得,苯分子失去一個電子后的分子離子的質荷比為78。由此讓學生求出苯的化學式并設計苯的可能的結構。再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來探究苯的具體結構,如通過苯能否使溴水褪色的實驗來探究苯的結構中是否有雙鍵,通過苯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只有一個峰來探究苯中氫原子的種類等。在確定方案的可行性之后,立刻讓學生根據(jù)實驗臺上的藥品動手探究。這樣整個苯的結構的教學始終與實驗緊密相聯(lián),不但讓學生感受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讓學生通過實驗體驗到了學習化學的樂趣,增加了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2. 精心準備,確保課堂實驗成功,有效教學
每一個課堂實驗,無論是學生實驗,還是演示實驗,教師在上課前都應親歷親為,操作一邊,充分考慮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一方面,有些藥品因存放時間過長會變質。從而導致實驗失敗,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銀鏡反應中所用的氨水,由于長時間存放在滴瓶中,因氨氣的逸出而使其濃度大大降低,如果課前不預先做一下,上課時的演示實驗就會失敗,這樣就打亂了我們的課堂教學計劃,失去了實驗的權威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不能過于相信課本教材,一味地按照教材提供的步驟照方抓藥。如蘇教版《化學1》第88頁的觀察與思考中的[實驗3]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再滴加 0.5mL3%的過氧化氫溶液,振蕩,放置片刻后滴加稀鹽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按照此步驟,在實際實驗中會發(fā)現(xiàn),滴入BaCl2溶液后,SO2溶液就變渾濁。由于這是新授課,學生會誤認為生成了BaSO3沉淀,雖然教師可以解釋這是由氧氣引起的,但對于學生往往是先入為主,這就給以后學生的犯錯埋下的伏筆,這顯然不是理想中的實驗效果。
3. 精心指導,避免實驗探究中的盲目性
在演示實驗中,學生往往有“看戲”的心態(tài),看的是實驗現(xiàn)象精彩不精彩,而并不關注實驗的目的,不去思考應該要觀察什么現(xiàn)象,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思考實驗結果等,所以在演示實驗之前,教師應強調本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的關鍵點,教給學生“看什么,怎么看”。如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教師在實驗之前就提醒學生觀察實驗過程中鈉所處的位置,狀態(tài)的變化,所作的運動,溶液顏色的變化等,這樣就避免了學生觀察實驗時的盲目性。變看熱鬧為看門道,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能力。在分組實驗中,探究小組一般較多,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性問題,課堂時間也有限,上課教師肯定是指導不過來,所以應請實驗老師到實驗室?guī)兔χ笇骄啃〗M,及時解決在探究進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糾正探究過程中的錯誤,避免盲目探究,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4. 精心整合開發(fā),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與積極性
化學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實驗教學時不但要讓學生看清實驗現(xiàn)象,更要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動手實驗,主動創(chuàng)新探究。
教材上的演示實驗顯然有很多優(yōu)點,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其現(xiàn)象往往很難讓全部的學生都看清楚、聽清楚。例如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因為在燒杯中進行,所用鈉塊很小,所以對于后排的學生連鈉塊都看不到更談不上觀察變化過程中的一系列現(xiàn)象了。所以在可能的條件下,我們應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探究實驗,這樣不但讓每一位學生都清楚地觀察到了實驗的現(xiàn)象,也讓每一位學生探究了鈉的物理性質,體驗了鈉與水的反應,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實驗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根基,有效的化學實驗教學不但可以鞏固課堂教學理論知識,更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xiàn)有的課程設置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我們教師能放下包袱,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實驗中的主體地位,找到更多的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實現(xiàn)化學教學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丁榮兵. 初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J]. 中學教學參考,2013,(10)
[2] 楊軍. 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策略[J]. 新課程學習(中),2013,(5)
[3] 周美鋒,鄭柳萍. 淺談化學實驗有效教學[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