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強
(通化師范學院 圖書館,吉林 通化 134002)
復合過刊閱覽室,亦稱混合過刊閱覽室,它源自復合圖書館(hybrid library).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已漸漸成為圖書館館員亟待研究的問題, 它關系到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轉型能否成功.
初景利老師總結為:“復合圖書館就是將傳統(tǒng)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結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信息用戶在電子型資源和印刷型資源并存的復合環(huán)境下查詢信息.”復合過刊閱覽室是集傳統(tǒng)印刷型文獻資源與電子型文獻資源以及網絡虛擬資源于一體的新型過刊閱覽室.它將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作為一個框架,將印刷型文獻資源與電子型文獻資源先進行整合,再緊密地結合,最終形成了優(yōu)勢互補的復合體.因此,復合過刊閱覽室可以讓讀者便捷地在印刷型文獻資源與電子型文獻資源之間獲取各類的文獻信息.
(1)及時性.隨著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建立,它的資源不僅囊括了傳統(tǒng)的印刷型文獻資源,還涵蓋了數據庫、電子期刊等電子資源,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強有力的復合體.由于傳統(tǒng)過刊的裝訂具有一定的時間性限制,而讀者所需的文獻資源又要有及時性這一特點,沒有了時效性,必然會降低人們的關注程度,那么它的利用價值也會在無形中下降,所以在平時的科研與教研中對于文獻資源的查新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因為電子型文獻資源具有時效性強這一特征,所以復合過刊閱覽室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文獻資源及時性差的缺點,另外,它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文獻資源的實時傳遞,真正使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具有及時性的特點.
(2)全面性.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型文獻資源的數量已經遠遠超越了印刷型文獻資源的數量,它涉及的學科面更廣,文獻資源的儲存量更大.另外復合過刊閱覽室所提供的服務不僅包括本館的各種文獻資源,還包括分散于其他館的各種文獻資源.而傳統(tǒng)的過刊閱覽室受空間等因素的制約,館藏文獻的數量是有限的,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建立,將電子型文獻的服務與參考咨詢服務融入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中,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在一些學科建設上的不足,使得復合過刊閱覽室形成了結構合理、優(yōu)勢互補、特色突出的多學科文獻保障體系,與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相比,讀者的數量將有大幅度的增加.
(3)個性化.與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相比,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將得到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如遠程資源的檢索、定題服務、虛擬參考咨詢、全文傳遞等.有些讀者不光要借助于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文獻資料,同時還要把自認為有用的文獻資料通過打印、復印、掃描等便捷方式帶回去做進一步的學習與研究. 復合過刊閱覽室無疑滿足了讀者在這些方面的需求,在文獻利用層次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可以享受到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與電子閱覽室以及參考咨詢等多重服務,充分滿足讀者對不同服務形態(tài)的需求,個性化服務成為其讀者服務工作的重心.
在合理與科學布局的基礎上,復合過刊閱覽室要按照學科歸屬與相關利用因素將有關印刷型過刊歸集到相應架位,要能充分地體現其內在聯系.對于學報應按其內容歸入圖書分類法中的各類別中,再采取“互見”的辦法,使刊物根據它的內容在有關的類目中能得到相應的反映.印刷型過刊的編目工作要采用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CALIS)編制的高校期刊聯合目錄,聯合編目是指利用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和網絡通訊的優(yōu)勢,由多個圖書館或情報機構共同編目,合作建立具有統(tǒng)一標準的聯合目錄數據庫.聯合編目利用數據傳輸協(xié)議,實現了編目數據的共享與共建,這一編目方式已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主流.它對于印刷型過刊資源與電子型印刷資源的共享性具有重要意義,能夠讓讀者在復合過刊閱覽室的綜合資源庫中暢游.
由于復合過刊閱覽室配置著微機終端與服務器,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局域網,并能連接至互聯網,這樣便可充分依托網絡上的資源,為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參考咨詢服務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參考咨詢人員要有較強的網絡信息資源檢索能力,對于某一特定主題的情報檢索服務要建立起咨詢檔案,內容包括咨詢問題、檢索過程、使用情報的來源以及經驗總結等.由于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尚處在不斷摸索中,只有多積累經驗才能查找自身的不足,進而把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做細做扎實.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與運用,單一圖書館的館藏已無法滿足讀者對原始資料的需求,因而跨館際、跨系統(tǒng)的協(xié)助也變得日益活躍,而復合過刊閱覽室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服務平臺,可以滿足讀者在這方面的需求.
在以人為本的今天,復合過刊閱覽室要優(yōu)化個性化服務,開展“一站式服務”,實行“首問責任制”.個性化服務是復合過刊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中的重心,在圖書館與讀者的關系中,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是以圖書館為中心,讓讀者去接受服務.而復合過刊閱覽室則完全以讀者為中心,強調讀者為主導.借閱的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從獨享到共享,可依據讀者的實際需要通過QQ、電子郵件、手機微博等軟件平臺為他們提供各種文獻信息,不再受讀者與圖書館在空間距離上的限制.所謂“一站式服務”就是根據讀者的實際需要,將分散于各處的文獻資源進行整合與匯總,一站式地提供給讀者,以滿足讀者對相關文獻資料的需求.所謂“首問責任制”就是以最先接受讀者咨詢或請求的圖書館員作為首問責任人,負責解答讀者提出的咨詢或將其指引到相關部門去解疑答惑,直到讀者滿意為止.實行“首問責任制”與“一站式服務”將提高讀者對復合過刊閱覽室的滿意度,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有助于提升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形象.
文獻資源的二次開發(fā)是復合過刊閱覽室讀者服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二次開發(fā)應當結合讀者群的實際需求,按學科及圖書分類法將館藏資源進行收集、整理、濃縮、精選,以便為讀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文獻資源.二次開發(fā)包括印刷型館藏資源與電子型館藏資源的同時開發(fā),并且要把它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做好期刊導航數據庫的建設與維護工作,要利用SQL Server等關系數據庫工具來建立期刊信息數據庫,這樣才具有通用性與連續(xù)性,其具體步驟如下:將館藏的印刷型期刊與電子型期刊混排并以刊名建立索引點,字段包括類目、刊名、刊期、目錄、內容摘要、期刊說明等.在期刊說明字段中要注明此期刊的類型是印刷型的還是電子型的,還是二者兼而有之,對于電子期刊一定要鏈接全文,便于讀者的查用.如果有條件的話,復合過刊閱覽室還可以定制專門的軟件程序,接受更加全面的服務與系統(tǒng)的定期升級.這樣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就可以通過人機交互的界面進行查找與檢索,過刊文獻資源的二次開發(fā)可以把館藏中印刷型文獻與電子型文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大一統(tǒng)”的文獻保障系統(tǒng).
沒有特色就不能很好吸引讀者,讀者少就意味著圖書館資源的浪費.高校都擁有自建的特色數據庫,用來為本校的學科建設服務.圍繞著這些特色數據庫我們可以把印刷型過刊中的相關內容通過復印、掃描等方式,匯集起來裝訂成冊,利于廣大讀者查閱與使用.印刷型期刊具有可信度高、內容完整、連續(xù)性強的特點.各館的印刷型期刊從六十至七十年代甚至更早就開始訂閱了,直到如今期期都是有館藏的.而一些電子期刊只是印刷型期刊的副產品,有的會受到制作過程中隨機錯誤的影響而導致缺頁、漏刊等現象,再者,某些文獻的作者并不同意將文獻公布在期刊數據庫中,從而導致其文獻的不全.因此,印刷型文獻仍具有電子文獻不可替代的價值,提高印刷型文獻的服務功能仍具有現實意義.
做好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關鍵是其管理者要有全面的素質.對于原有過刊閱覽室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各類數據庫的操作與利用、電子文獻的檢索與傳輸、網絡的安全與保障等方面的培訓.對于新配置的參考咨詢人員要熟練掌握各類印刷型文獻的架位、分類號以及期刊的基本內容等.在實際的讀者服務工作中,團隊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他們要能夠共享彼此在工作中的快樂與苦惱,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地將一般讀者固化為忠實讀者,充分提高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各種文獻利用率.
復合過刊閱覽室是印刷型文獻與電子文獻的綜合體,如果讀者缺乏現代情報信息的素質,就會直接影響其對復合過刊閱覽室的利用率.讀者的培訓工作要采用因地制宜原則和靈活多變的形式,不只拘泥于集體培訓,要強調個性化的讀者培訓,側重以用帶學.在實際的讀者服務工作中,更要重點培養(yǎng)讀者在復合過刊閱覽室的綜合環(huán)境下檢索和利用各類文獻資源的實踐能力.
復合過刊閱覽室是一種新型的閱覽室,沒有好的宣傳,大家是不會充分了解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以圖書館的網站為依托,做好必要的宣傳工作,積極建設復合過刊閱覽室的二級網頁,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介紹復合過刊閱覽室各種讀者服務工作,加強與讀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努力把讀者吸引到復合過刊閱覽室中來.
復合過刊閱覽室是一個新事物,在復合環(huán)境下讀者會感到陌生與不適應,急躁情緒也會油然而生.復合過刊閱覽室的管理人員要本著“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多進行換位思考,解答讀者咨詢時一定要耐心細致,多做一些現場操作的指導,不要怕麻煩.只有把讀者看作朋友,與讀者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才能真正地為讀者做好服務工作.
期刊具有信息量大、專業(yè)性強的特點.在高校教學與科研活動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文獻資料來源,因此,過刊閱覽室在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隨著網絡技術發(fā)展,傳統(tǒng)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已無法適應新的需要,具體體現在讀者數量少、文獻利用率低等方面,而復合過刊閱覽室的讀者服務工作能主動應對網絡時代的挑戰(zhàn),使其從傳統(tǒng)走向現代,它將為復合過刊閱覽室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初景利.復合圖書館的概念及發(fā)展構想[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8).
[2]洪淑瓊.復合閱覽室運行模式初探[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6(2).
[3]喬建萍.復合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J].圖書館建設,2011(18).
[4]崔鳳蓮.試論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轉變與深化[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12).
[5]楊玉祥.公共復合閱覽室服務探要[J].圖書館學刊,2013(5).
[6]萬愛雯.圖書館資源建設與編目工作研究[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