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品質,本人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結合生物教學的知識內容,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動植物細胞模型制作專題,組織開展科技實踐活動,收到了較好的科技教育效果。
一、課題的提出
按照素質教育和生本教育的理念,為了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科技制作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學校的倡議下,本人從生物教學的角度選擇了“動植物細胞模型制作”課題。
二、活動目的和意義
通過開展科技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思維,通過制作細胞模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開展制作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動植物細胞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并區(qū)分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學生集體參與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和科學探究的意識。
三、建立活動小組
1.指導老師:杜立蓉(主要職責是課題的選擇、活動方案的制訂、技術指導和制作過程的監(jiān)管)。
2.小組組長:任少墉(主要負責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負責資料收集保管)。
3.小組成員:任少墉、楊子、支開偉、鄭馨雨、劉暢、羅文芳(按照指導教師和小組長的分工安排,完成各自承擔的制作任務)。
四、實踐活動時間
1.查閱文獻階段(2014年9月5日至9月15日)。網(wǎng)上查閱有關細胞模型制作的文獻資料,避免重復實驗。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材,確定科技制作課題。
2.材料準備階段(9月16日至9月28日)。根據(jù)課題需要,準備動植物細胞模型制作所需要的物資材料。
3.制作組裝階段(10月8日至10月25日)。在指導教師的組織下,科技制作小組全體學生,按照擬定的計劃參與作品制作。
4.課題結題階段(10月26日至11月4日)。通過現(xiàn)象觀察、流程歸納、效果分析等手段,形成書面報告。
五、材料準備
1.食材類:清水、食用瓊脂、海棠(或山楂 青梅)制成的果脯等。
2.器皿類:小塑料食品袋、線、果凍盒、電爐、鍋等。
六、實踐活動實施過程
1.選拔科技制作小組成員。9月初,由我校盧永金老師在學生大會上做了科技制作的專題知識講座。學生熱情高漲,躍躍欲試,會后紛紛報名參加。在人選征集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想?yún)⒓哟舜螌嵺`活動,但條件有限,我們只能忍痛割愛,從中選擇了6名優(yōu)秀學生。
2.文獻資料查閱。我們分組從網(wǎng)上和圖書室查閱相關的資料,學習動植物細胞結構。根據(jù)網(wǎng)上和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后,結合生物教材,制訂出具體的科技制作方案。
3.小組討論。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小組學生充分討論科技制作方案的可行性,選擇具有實踐價值和探究意義的知識方向,根據(jù)學校具備的教學工作條件,最終確定合適的科技制作課題。
4.小組成員分工,找到所需的材料。(1)任少墉、支開偉:負責找食用瓊脂、海棠(或山楂、青梅)制成的果脯。(2)楊子、鄭馨雨、劉暢、羅文芳:負責找小塑料食品袋、線、果凍盒。(3)指導老師:電爐、鍋等器材準備。
5.制作與組裝過程。(1)加熱食用瓊脂。這個任務由任少墉、支開偉、楊子三同學負責完成。先將水和食用瓊脂加熱成溶膠狀,然后將部分膠狀瓊脂倒入小塑料袋。未用完的瓊脂應保溫,否則膠狀瓊脂因冷卻而凝固。(2)裝瓊脂溶膠。這個任務由鄭馨雨、劉暢、羅文芳三同學負責完成。當塑料袋中的瓊脂即將凝固時,將一個海棠果脯放入袋中,然后再注入另一部分瓊脂溶膠。(3)用線扎好塑料袋口。待瓊脂溶膠凝固,動物細胞模型就做好了。(4)問題質疑。要制作一個類似的植物細胞模型,還需要解決那些問題?學生想了想說用果凍盒做細胞壁,用蔬菜或綠豆做葉綠體。(5)制作過程記錄。由小組長任少墉對整個制作過程進行書面記錄,為最后形成科技制作報告做好準備。
七、實踐活動收獲
1.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這個課題每進行一步,我們都懷著期待的心情,盼望它能夠完美地成功。在研究這個課題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智慧和力量,都懂得了“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圓滿完成一件事”的道理。
2.鍛煉了學生學會學習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次的課題研究,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參與制作活動的興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鞏固記憶,而且讓學生體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3.培育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在動植物細胞模型制作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很十分投入,對活動充滿了激情。雖然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大家還是堅定地走下去。學生認識到,只要不放棄,希望就在眼前。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希望。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技制作能力,長大了就可能成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專家??萍贾谱骰顒樱寣W生明白了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