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支道
摘 要:隨著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新工藝、新設備在市場需求變化中孕育而生。機器人靜電噴涂技術的發(fā)展已在涂裝出產工藝中得到了充分應用。但在修理過程中,手工操縱空氣噴涂技術仍是主導。然而,不管是流水線的機器人靜電噴涂技術還是手工操縱空氣噴涂技術,“靜電斑點”、“肥邊”、“黑邊”、“塵點”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那么,我們只要在生產線上充分把握好靜電噴涂技術,在修理中嚴格要求人工操縱空氣噴涂技術,就能有效控制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塵點;原因分析;有效控制;處理
1 “塵點”產生的因素與控制措施
1.1 涂料本身
產生原因
(1)涂料本身的潔凈度不合要求。涂料除了在供貨商出廠前進行嚴格的過濾與檢驗外,在涂料使用時還應對每批涂料進行刮板細度檢驗。(2)易沉積的涂料未經充分攪拌。(3)涂料變質,如漆基析出或反粗,顏料分散不佳或產生凝聚,有機顏料析出,閃光色漆的漆基中鋁粉分散不良等。(4)涂料調配好放置時間長無密封處理,有雜質成分,未經過濾。(5)稀釋劑不配套,未使原劑溶解充分。
控制措施
首先,在涂料使用時對涂料進行細度與質量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變質或沉淀;并且在使用時對涂料進行充分攪拌,攪拌完應盡快過濾后使用,若需等待則對涂料進行必要的密封處理,還有必須使用配套的添加劑。
1.2 噴涂環(huán)境
1.2.1 噴漆房供風潔凈度要求達到灰塵粒度小于5um。
1.2.2 噴漆房風速、風向及空氣相對壓力:為適應汽車涂裝的要求,噴漆房應滿足下列要求:①能夠將噴涂產生的飛漆和溶劑蒸汽迅速排除,并能夠最大限度(99%以上)地捕捉漆霧,使排風機和排風管不積漆。②噴漆房內有定向的風速,確保噴漆工的操作工位處于新鮮的流動空氣中。風速不小于溶劑蒸汽的擴散速度(0.2m/s),手工噴涂區(qū)風速:0.45-0.5m/s,自動靜電噴涂區(qū):0.25-0.3m/s,噴漆房內的風速應定向、均勻、無死角。③噴漆房內空氣的壓力相對于室外必須保證微正壓,在一般涂裝車間適宜的供風換氣量為室體總容積的(4-6)倍/h;調漆間的供風換氣量為(10-12)倍/h。
1.2.3 涂裝用壓縮空氣必須使用專用空壓氣,要不含灰塵、油和水。空氣要經供風系統(tǒng)中的初效、中效、亞高效3級過濾(過濾精度≤5um),并經調溫、調濕(相對濕度:65±5%RH)處理后,從頂部經無紡布過濾層均勻送入噴漆房。
1.2.4 每星期清潔進風隔塵網,檢查排氣隔塵網是否有積塞,如房內氣壓無故增加時,必須更換排氣隔塵網;每工作150h應更換地臺隔塵纖維棉;每工作300h應更換進風隔塵網;每年或每工作1200h應更換烤漆房頂棉。空氣過濾系統(tǒng)用的過濾材料(過濾袋、過濾墊等)本身必須不掉纖維。
1.2.5 嚴格控制進入噴漆房的待噴車身與工作人員的潔凈度。
1.3 遮蔽材料
通過上面兩幅圖片,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遮蔽材料會在我們噴涂中造成怎樣的影響。左圖是傳統(tǒng)的舊報紙與反復利用的車罩,右圖是噴涂專用的遮蔽膜與遮蔽紙。那么左圖在我們噴涂中肯定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右圖效果就會好很多。
分析原因
(1)左圖中,報紙中含有大量的油墨(鉛),普通的油墨本來在紙上的附著力就差,有時我們稍用力去搓報紙,油墨都會掉,而當我們噴涂時,噴槍的壓力大,就很容易把油墨吹到漆膜上。再說,報紙的紙質也較差,在我們噴涂時,油漆很容易滲透報紙,從而污染不需噴涂的部位。以前我們工作中為了節(jié)省成本,總會反復利用車罩遮蔽不需要噴涂的部位,我們都清楚,車罩我們只要用過一次,在噴涂中,漆霧就落在車罩上,且不易脫落,當我們再次利用時,可想而知有什么后果,這就是我們以前的涂裝工藝中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塵點”的原因之一。
(2)右圖中,遮蔽專用紙是白紙,且比普通的紙張要厚,質量好的紙表面還有一層薄膜。這樣,遮蔽紙本身就不會污染漆膜,又是一次性的,而且我們噴上去的油漆也無法滲透過去污染不需噴涂的部位。遮蔽膜也是一次性的,它的功能有:①具有自粘功能,能自如地粘貼在車體、墻面等物體地表面上,絕不沾污,不損傷汽車、墻面等物體的表面,是一種很好的環(huán)保材料。②遮蔽膜采用先進的折疊技術,產品外形體積小巧,42平方米的保護膜只有20公分的外形,攜帶方便。③以前需3-4人才能完成的遮蔽工作量,現(xiàn)只需一個人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④選用PE纖維膜,防油漆、天那水等腐蝕,也不會象報紙那樣滲油、脫色等污染,保護膜耐溫可達100℃,是防水、遮光、遮蔽等絕佳的噴涂環(huán)保產品。
控制措施
1.4 噴涂前的除塵方法
粘塵布是一種新型的擦拭材料,經特殊的工藝制造而成,浸透了樹脂、呈粘性、稀薄編織的布。具有質地柔軟、吸附力強、去污率高、不掉纖維等多種功能。只需用它輕輕一抹,就能保你獲得完全無塵無纖維的表面,而且有助于防止灰塵再落回原表面。粘塵布是噴漆作業(yè)前清潔待噴表面的最佳用品,可以有效的去除待噴表面的灰塵和異物。產品廣泛使用于電子工廠、精密制造業(yè)領域的保潔擦試與汽車、摩托車、飛機、高擋料塑料件等中涂漆或面漆噴漆前的預處理??梢詼p小因漆層雜物而致的不合格產品或退貨率。
因為粘塵布在制造中包裝時折疊在一起,且粘塵布浸透了樹脂、呈粘性,在運輸中又被擠壓得較嚴實,直接擦拭效果不佳。然后再次折疊至手掌大小,拇指捏住粘塵布一邊,另外四指在粘塵布另一面,這樣粘塵布比較蓬松,且便于抓握,粘塵效果最佳。最后除塵要先擦拭邊角,再擦拭平面,假如先擦拭平面再擦拭邊角時,很容易在擦拭邊角時又把平面污染了,擦拭時還要從上至下,且擦拭時不要過于用力,還要注意重疊的幅度。這樣,就能確保待噴表面清潔無塵。
2 “塵點”處理
2.1 打磨塵點
為了修復表面,使用1000-2000篩目數(shù)砂紙結合打磨墊塊進行濕打磨,先用1000篩目的砂紙打磨直至平整,然后再逐級用細一級的砂紙打磨,直到打磨痕跡可用拋光的方法消除為止,不要跨級使用砂紙。
2.2 打磨手法
打磨時,握住打磨墊塊底根部,打磨墊塊盡量平行漆膜表面,打磨時,不要太用力,先將砂紙潤濕,然后在打磨區(qū)域上灑一些肥皂水,這樣可以充分潤滑打磨表面,且不至于產生太粗的砂紙痕跡,還要畫圈打磨。如握住墊塊上部,墊塊易左右擺動,這樣很容易把旁邊的漆膜磨穿。
2.3 拋光操作
注意:(1)附件的保護,用膠帶把不需拋光的部位保護起來,以免拋穿。(2)拋光機轉速,先低速再慢慢調到高速。(3)上蠟,要掌握好上蠟的頻率。(4)拋光墊與板件的角度。(5)移動要勻速,拋光墊不能長時間停留在同一部位。(6)周圍環(huán)境要清潔。(7)穿工裝作業(yè),不帶手表及飾物。(8)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則。(9)一次作業(yè)應連續(xù)完成。(10)運行路線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以形成一致的光反射。(11)注意清理邊角部位的殘蠟。
3 結束語
通過這次塵點的控制與處理,使我對涂裝缺陷出現(xiàn)的原因、控制與處理的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在分析涂裝缺陷原因時,我們應充分考慮污染源頭,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塵點”缺陷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沈沉,吳興敏.汽車汽車涂裝與修復技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宋孟輝,郭大民.汽車涂層修復與保養(yǎng)[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3]豐田汽車公司.鈑噴修理培訓手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