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麗
詩有靈魂,詩意充滿情感,所以,詩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詩意讓我們的心靈震顫。曾經(jīng)有人這樣說:“語文猶如先秦繁星般炫目,語文猶如漢宮秋月般皎潔;語文是李白杯中的酒,是曹雪芹夢中的淚……”由此可見,沒有詩意就沒有語文。語文新課標中也強調(diào)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感受,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讓自己的語文教學變成一首詩,演繹一段情是一項很明智的做法。下面是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僅供大家參考。
一、錘煉詩意教學語言
語文教學與語言密切相連,語言是一名語文老師傳遞信息、講述知識的基本載體,因此,打造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最主要的就是錘煉詩意的語言,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語言。”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有這樣不和諧音符:很多語文教師發(fā)音不準、吐詞不清,一會普通話一會方言,語言沒有感染力,整個課堂毫無生機。試想,如此課堂語言怎能解讀詩意盎然的文章?怎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怎能激起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共鳴呢?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總是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給學生講課,努力做到咬字清晰,吐音流暢,從不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同時我還常常運用幽默的語言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疲勞,這樣的課堂氣氛才會和諧愉悅,才會詩意盎然,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如沐春風,他們聽起課來才會精神飽滿、心情舒暢。
二、營造詩意教學氛圍
學生在詩意的教學氛圍中,能夠主動地動口、動手、動腦,能夠主動地完成教學任務,能夠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課堂作為傳播詩情畫意的舞臺,我們應該讓它成為詩意濃濃的海洋,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總是用各種方法給學生營造有詩意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為你打開一扇門》《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始終眷戀著自己的祖國》等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詩意教學氛圍;在學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從小就要愛科學》《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等課時,我用精彩導語給學生營造詩意教學氛圍;在學習《天上的街市》《沁園春·雪》《小石潭記》等課時,我用比賽的形式給學生營造詩意的教學氛圍。根據(jù)課堂實際需要用多種方式進行詩意氛圍營造,調(diào)動了學生的知、情、意等因素,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構(gòu)建詩意教學過程
愛因斯坦說:“教師應該在本職工作上成為藝術(shù)家?!彪m然我們和藝術(shù)家的要求相差甚遠,但是我們應該把語文教學看成一門藝術(shù),讓語文教學過程充滿熱情和詩意,讓學生在詩意的教學過程中獲得知識,得到鍛煉。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時,我總是走到學生身邊,和他們一起讀書,一起思慮,一起切磋,當他們有意見時默默傾聽,當他們爭辯時細細琢磨,當他們迷茫時指點迷津,因此,我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愉悅。當然,每堂課都上得那么出色、那么有詩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周下來,天天都有語文課,但我常常突破常規(guī),借助圖片、實物、表情、動作等,構(gòu)建有詩意的教學過程,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總之,語文是充滿詩意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學中的詩意讓廣大師生流連忘返、愛之不盡,也讓師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構(gòu)建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同時,新課改呼喚語文教學詩意回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熏陶,這與詩歌中的陶冶精神是吻合的?!按猴L化雨、潤物無聲”,詩歌中的真善美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不斷實踐。我相信,我們的語文課堂定會溢滿詩意,我們的學生定會感受到我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張小波.營建語文教學的詩意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35).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