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榮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寫道:“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鄙頌榻處?,尤其是語文教師,我覺得自己就肩負著這樣的使命。
我校的學生起點低,底子薄;而我所教的班級又都是普通班,大多數(shù)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常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方法不當、缺乏解題能力等。這就給我們平時的教學和管理增加了難度。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也決定了我們在課堂上要堅持情感教學。情感教學中,我們可以既是學生的老師,又可以成為他們的朋友,讓他們敬重、親近,然后通過言傳身教教給學生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件小事讓我至今難忘,那還是在學習《短歌行》時,提問學生背課文,結(jié)果連同課代表在內(nèi)的幾名學生都沒背下來,于是讓他們站了差不多半節(jié)課。課后,幾名學生來找我背誦,可一向性格開朗的馬××竟哭了起來,令我很不解。細問得知,原來,有次晚課,我向他們發(fā)火時說過:“我這人,很拿自己當回事!希望你們不要拿自己不當回事!”其實,說完我都不記得了。可她卻說,那天聽了我的話,她就哭了,早就想找我聊聊了。因為她想起身有缺陷的父親,她還說,她很同情我(我的雙腿患有先天性髖關(guān)節(jié)脫臼)。我怎么也沒想到她竟然有這樣的想法。那天,我和她彼此敞開心扉,像姐妹一樣聊了很多。不過,我明確地告訴她:我是一個堅強而自信的人!否則,我不會有現(xiàn)在的工作和家庭。事實上,我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我有我的驕傲和自豪!
這件事也讓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身為教育工作者,平日里一時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多么重要。雖然,我們與學生之間只是半年或一年,最長不過三年的相處,但這足以影響到一個學生一輩子的成長。
記得教塔×他們那屆學生趕上了“5·12汶川大地震”,有節(jié)課我給他們讀了一篇母親為救女兒失去了生命,卻在遺留的短信中告訴孩子“媽媽,永遠愛你!”的報道。之后,給他們放了一首蘇芮的《親愛的小孩》,那節(jié)課,我和學生是流著淚上完的。我相信那節(jié)課觸動了學生內(nèi)心最柔軟的部分,他們也借此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參加工作這些年來,和學生相處,有過吵,有過鬧;有過哭,也有過笑。相信師生之間每一次敞開心扉、坦誠相待的時刻,都已成為人生路上難忘的記憶。未來的教學之路還很漫長,我會繼續(xù)用心培養(yǎng)、澆灌師生之間的情感之花,力求做一名好老師!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