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祥
(如東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如東226400)
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聯(lián)合檢測在細菌性肺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張永祥
(如東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如東226400)
目的淺析降鈣素原(PCT)、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計數(shù)(WBC)聯(lián)合檢測在細菌性肺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抽取了45例本院住院并經(jīng)臨床確診的細菌性肺炎患者,同時采血進行PCT、hs-CRP、WBC聯(lián)合測定,并與30例健康成人作比較。結果45例細菌性肺炎患者中,PCT、hs-CRP、WBC均顯著升高。結論PCT、hs-CRP、WBC聯(lián)合檢測對細菌性肺炎的早期診斷及療效觀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細菌性肺炎;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shù)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zhì)的炎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感染性疾病之一,尤以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占成人各類感染性肺炎的80%,致病病菌主要是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1]。該病起病急,若能及早的明確病原學診斷,可指導臨床及時進行抗菌藥物治療,但是,病原學診斷的陽性率和特異性不高,而且培養(yǎng)結果滯后,因此,能早期快速診斷細菌性肺炎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PCT、hs-CRP、WBC聯(lián)合檢測在細菌性肺炎早期診斷及療效觀察中的臨床價值做了一些探討。
1.1 標本來源細菌性肺炎組45例,均為隨機選取的來本院住院并經(jīng)臨床確診的患者,其中男32例,平均年齡72.50±12.94歲;女13例,平均年齡75.69±20.12歲。對照組30例,均為來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正常人群,其中男20例,平均年齡48.62±9.81歲,;女10例,平均年齡46.57±10.26歲。
1.2 儀器與試劑PCT測定使用梅里埃VIDAS30全自動免疫分析儀,hs-CRP測定用武漢艾爾夫TD系列特定蛋白儀,WBC用BC-1800血細胞計數(shù)儀。
1.3 檢測方法兩組均同時采血作PCT、hs-CRP、WBC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PCT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hs-CRP、WBC的比較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PCT的比較細菌性肺炎組PCT顯著高于對照組,其差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測F=4.67,>F0.05(1,73),P<0.05)見表1。
表1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PCT的比較(P<0.05)
2.2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hs-CRP的比較細菌性肺炎組hs-CRP顯著高于對照組,其差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測t=6.93,>t0.01雙側,故P<0.01)見表2。
表2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hs-CRP的比較(P<0.01)
2.3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WBC的比較細菌性肺炎組WBC計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其差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測t=10.09,>t0.01雙側,故P< 0.01)見表3。
表3 細菌性肺炎組與對照組WBC的比較(P<0.01)
PCT,降鈣素(CT)的前體物質(zhì),由肺和小腸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分泌的含116個氨基酸的蛋白質(zhì),作者將其作為細菌性肺炎的炎癥指標,是因為:(1)穩(wěn)定性好其半衰期20-24h,由N末端、降鈣素、C末端3個部分組成,不會降解為降鈣素,不受體內(nèi)激素的影響,因此測量結果較為準確;(2)出現(xiàn)較早在感染后2-3h后即可升高,12-24h達到峰值,因此具有早期診斷的價值;(3)可用于細菌性炎癥和非細菌性炎癥的鑒別診斷[2];PCT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低,在嚴重的全身系統(tǒng)性感染時顯著增加[3],但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癌癥發(fā)熱、移植物宿主排斥反應或自身免疫性等疾病時PCT濃度不增加或輕微增加,從而決定了PCT對于嚴重的細菌性感染的高度特異性;(4)PCT濃度和炎癥嚴重程度成正相關PCT可隨著炎癥的控制和病情的緩解而降低至正常水平,因而PCT又可作為病情的判斷、預后以及療效觀察的可靠指標[4]。
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能與肺炎球菌C多糖結合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分子量115KD,是由多種致炎因素刺激肝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而產(chǎn)生,可結合多種細菌、真菌及原蟲等體內(nèi)的多糖物質(zhì)。還可以在鈣離子存在下,結合卵磷酸和核酸,結合后的聚合物可激活補體系統(tǒng),從而引發(fā)對侵入細胞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現(xiàn)出炎癥反應。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用一種高靈敏度(靈敏度≤0.3mg/L)的方法檢測CRP,此即hs-CRP,在各種炎癥反應、組織損傷、心肌梗死、手術創(chuàng)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fā)生時,hs-CRP均可迅速升高,當病變好轉(zhuǎn)時又能迅速降至正常,且其升高程度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具有極高的敏感性[5]。
WBC計數(shù)是一種傳統(tǒng)的檢測指標,但其受年齡、應激、藥物、外界環(huán)境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較大,甚至部分感染者WBC變化并不顯著,因此,以WBC計數(shù)作為細菌感染的單一診斷指標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實驗結果表明,細菌性肺炎患者因細菌毒素及炎性因子的刺激,PCT大量產(chǎn)生并迅速升高(P<0.01),45例患者中,PCT升高的有40例,陽性率88.89%,30例對照組中PCT升高的僅2例,且其升高幅度也很小,陽性率僅6.67%,因此,可作為細菌性肺炎的炎癥標志物。hs-CRP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癥發(fā)生8-12h后可檢出,但其特異性低,在多種感染及非感染因素條件下均可升高。研究表明,hs-CRP在病毒感染時也有較高的陽性率[6],從而限制了hs-CRP在細菌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本實驗中,hs-CRP陽性率93.33%(42/45),稍高于PCT,與文獻報道略有差異[7],可能與檢測時間滯后有關。WBC計數(shù)在細菌性肺炎中雖有顯著增高的表現(xiàn),但其影響因素眾多,且陽性率也僅有60.0%(27/45),因其分析速度快,價格低廉,患者也容易接受,因此作者認為,將PCT的高準確性、hs-CRP高敏感性以及WBC計數(shù)的方便快捷進行聯(lián)合檢測,可避免單一指標對細菌性肺炎的誤判,對細菌性肺炎的早診斷,早治療以及療效觀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第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1660-1677.
[2]張立,林勇.降鈣素原在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0(4):643.
[3]易紅根,曾國強,肖金元.降鈣素原測定在診斷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1):67-68.
[4]邱錫榮,張為民,許志堅,等.血清降鈣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實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1,29(5):543-544.
[5]叢玉隆,尹一兵,陳瑜.檢驗醫(yī)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643-644.
[6]盧志勇,單平囡,許德順.動態(tài)監(jiān)測呼吸道感染者血清PCT和CRP的臨床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1):113-114.
[7]胡可,劉文恩,梁湘輝.降鈣素原在細菌感染中臨床應用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志,2011,21(1):30-33.
R563.1,R446.62
A
1674-1129(2014)04-0467-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41
2014-05-27;
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