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飛
語文閱讀教學以朗讀為主線,學習語言文字,已經(jīng)成為廣大普通學校老師的共識。而在聾校,由于客觀原因,長久以來對學生的朗讀訓(xùn)練不是很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靠教師一個詞語一個詞語支離破碎地講解和反復(fù)操練獲得的。因此,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完整性、正確性,感受的獨特性。耳聾學生除聽音器官受損外,大腦語言機制的發(fā)育和健聽學生完全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完全可以借助語言的另外一種物質(zhì)形式——手語,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那么如何在聾校低年級進行手語朗讀訓(xùn)練呢?
一、激發(fā)手語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表明,興趣是激發(fā)學習的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學生有了濃厚興趣,便會對手語朗讀產(chǎn)生強烈需要,積極投入其中。
1.豐富朗讀形式
強調(diào)學生多讀書,并不是機械、無目的地一遍又一遍地讀,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老是用單一的形式朗讀,會有單調(diào)、乏味感。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特點,常用的朗讀形式有:表演讀、分角色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以蘇教版語文一年級教材為例,其中《蘑菇該獎給誰》、《大松樹和小松樹》等課文以對話為主,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手語朗讀,讀出角色變化;《小池塘》、《春到梅花山》等一些課文中的句子相當優(yōu)美,可以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邊看圖邊進行手語朗讀,讀出美感;《螞蟻和蟈蟈》、《烏鴉喝水》都是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可以讓學生邊表演邊打手語,讀出趣味。
2.組織朗讀比賽
實踐表明,低年級學生爭強好勝,喜歡競賽。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課堂上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不同的比賽形式。例如:男女生賽讀、分小組賽讀等,比誰的手語優(yōu)美,誰的表情豐富。課外我定期舉行個人手語朗讀秀活動,學生自主報名,每次評出一位朗讀能手,適當進行獎勵。學生在各種手語朗讀比賽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手語朗讀質(zhì)量。
二、指導(dǎo)手語朗讀的技巧
“正確、流利”是朗讀最基本的要求。同樣,在低年級聾生用手語朗讀的過程中,要特別關(guān)注手語的連貫、正確、有節(jié)奏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dǎo)。
1.把握手語的速度
手語速度的快慢取決于課文內(nèi)容。敘述性較強的課文可用中常速打手語,表達強烈感情的段落手語速度可快一點,表達低落情緒的段落手語速度可慢一點。慢速要慢而不頓,不斷詞、斷句,快速要快而不亂,手語清晰。以《小池塘》為例,課文的語言清新、自然,描寫了小池塘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蘊涵著一種美感。指導(dǎo)學生用手語朗讀時,應(yīng)帶著愉悅的感情,用中常速打手語,手語清晰,如平時的說話,娓娓道來。
2.處理好手語停頓
用手語朗讀時,要做好停頓。停頓分兩種:一種是語法停頓,可以根據(jù)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做長或短的停頓。另一種是邏輯停頓,這種停頓比較復(fù)雜,需要根據(jù)句子的意義,弄清句子的成分后做停頓。對低年級聾生來說,邏輯停頓是手語朗讀的一個難點。在指導(dǎo)低年級朗讀時,要引導(dǎo)學生以詞或短語或標點符號為手語停頓單位,或用“∕”作停頓記號,引導(dǎo)學生在朗讀中正確停頓。例如《小池塘》的“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群白鵝”,在指導(dǎo)學生用手語朗讀這個句子時,應(yīng)該在停頓記好處稍作停頓,長此以往,對增強學生的語感有很大幫助。
3.注意手語的力度
除了要注意手語的速度、停頓,還必須注意手語的力度。把某個詞加大手語力度,是要比其他詞兒的手語更用力;加大某個詞的手語力度,是為了突出句子的某個意思。如:《騎牛比賽》的“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比賽”,在讀到“特別”這個詞語時,手語要用力,表情略顯夸張,從而體會出南美洲人對騎牛比賽情有獨鐘。
三、教師示范手語朗讀
在聾校低年級語文課堂上,聾生由于知識、語言水平有限,對字詞句的把握遠遠低于同齡聽童。教師示范手語朗讀非常重要,首先學生可以在觀察教師的手語朗讀中學會各種朗讀技巧、方法。其次教師在示范手語朗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手語的輕重緩急、豐富的表情,將字里行間所傳達的意思、情感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例如:《世界多美啊》中的“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讓一年級的學生通過文字,從字里行間體會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有點勉為其難。此時,教師可以示范用手語朗讀這個句子,在讀到“啄呀啄呀”、“啄了很久”這些時,手語速度可以放慢,讀到“才”、“小小”這兩個詞匯時,手語幅度要大,表情略顯夸張,學生完全能從教師的手語的力度、表情變化體會出這個句子表示的含義。再如:很多聾校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聾生對抽象的詞語、短語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比如:《陳毅探母》的“一進家門,陳毅就來到母親床前”這句話中,“一……就……”是一組很重要而抽象的連詞,理解了這組連詞也就理解了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教師可出示兩句話:(1)進家門,陳毅來到母親床前。(2)一進家門,陳毅就來到母親床前。先讓學生觀察句式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能夠發(fā)現(xiàn)第二句中有“一……就……”一組連詞,接著教師便可用手語朗讀這兩個句子,讓學生觀察教師在讀這兩個句子時手語速度變化。這般引導(dǎo),學生完全能夠體會出這組連詞在句子中所表達的含義。
低年級是手語朗讀的啟蒙階段,這段時期如果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各種朗讀技巧,能夠通過手語朗讀表達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那么對今后的語文學習將十分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