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云玲
【摘要】
教育的主戰(zhàn)場是學校,學校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是個非常復雜的綜合體,教材?教師和學生通過互動組成一個個千變萬化的世界,這千變萬化的世界便是無數個細節(jié),無數個細節(jié)構成了課堂?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可見細節(jié)之重要,關注教學中多種細節(jié)方可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關注細節(jié) 開講 能力 評價 個性
關注細節(jié)往往是做事成敗的關鍵?黃愛華說:“關注細節(jié)是具有品味的教學新境界的體現?”在新課程改革深入化的進程中,凡上進的教育工作者無不孜孜以求的探究各種辦法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課堂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結合體,里面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教師和學生),有一段段具體的對話,有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有一個個具體的動作?教師用言語?板書?實驗?演示向學生揭示某種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耳?眼?手?心?腦來獲取并運用某種知識,可見課堂由細節(jié)構成?關注了教學細節(jié),即可打造高效課堂?作為一個語文教育工作者,筆者根據自己多年豐富的從教經驗談一些淺薄見地?
1. 重視精彩開講,成就良好開端
通過對我校7至9年級語文課堂導入的調研發(fā)現,相當一部分教師忽視開堂的幾分鐘導言?多數教師開門見山,單刀直入;有的教師雖有導言,可因方式的不妥?科學性的欠缺?美學原理的不足等適得其反,既浪費了課時,破壞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又影響了教學目標順利有效的完成?所以,針對這一現象我進行了初中語文導入特點和方法的小課題研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得出應抓住課堂導入多樣性?導向性?知識性?優(yōu)雅性?簡潔性等特點,采用不同方法,用短暫的幾分鐘時間設置情境氛圍,明確目標,提示重點等,吸引學生,成就良好的開端?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課堂若要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精彩的開講大有必要?
2. 留意微小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多種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導下,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已上升為重要地位,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觀念逐漸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接受?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聽話和說話,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技巧?要傳授學生很多學習的方法?針對不同課型,新授還是復習,精讀還是略讀,文言文還是現代文,指導學生不同的自主?合作性的學習?教給學生分類整理歸納信息的方法,使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歸類”意識加強,這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學生練得越早收獲就越大?多種方法的訓練掌握培養(yǎng)了多種能力?
除了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我認為還應加上“評”?“悟”兩種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分析,先是老師示范,教給學生從哪些方面用怎樣的語言有理有據地去評價別人的觀點和看法,然后讓學生之間互評,甚至發(fā)展到學生評價老師新授內容的好壞?我認為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富有思辨性,在天長地久的評議中使思想愈發(fā)有深度?其次,學語文要會“悟”?比如理解一個生詞,在沒有工具書,沒有指導教師的情況下,怎么處理?我教給學生一招:抓住漢字表意的特點,從字的偏旁考慮與什么有關聯,然后結合語境大膽猜測,這樣考慮出的結果與答案八九不離十?對文章中一些關鍵句的品味,也少不了感悟?比如《紫藤蘿瀑布》在“悟花”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作者說出這樣一句話“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人類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怎樣理解它深層的含義呢?我讓學生在文中找“花”與“人”的不幸各是什么,作者表面寫花,實則借花寫人,人類的生命長河不會因某個人生命的停息而止步不前,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所以,要想學好語文,“評”?“悟”兩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忽視?語文新課程基本理念要求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可見,培養(yǎng)學生“評”?“悟”能力大有必要,同時也會為高效課堂奠定扎實的基礎?
3. 善于見縫插針,及時恰切評價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銳利的眼光,聰慧的大腦,還得要有靈敏的雙耳?學生在問題回答中,小到一個字音不準,一句話表達不規(guī)范,大到推論錯誤,思想認識上出錯,老師都要及時糾錯指正?我有一節(jié)公開課被錄制成了光碟,因為是第一次,緊張是自然地,我反復聽了幾遍后,發(fā)現自己教學過程中因忙于完成板書,對學生說出的病句竟然未加指正?因為沒有指正,也許學生以為自己的回答完全正確,這樣錯誤就會延續(xù)?另外,聽過一位同事的公開課,對學生的評點基本上是兩個字:“很好”?“很棒”?“不對”?“錯了”,我以為老師有必要見縫插針,哪怕一句話,也得讓學生明白,他(她)的回答“好”在哪里,“錯”在什么地方?雖然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大被人關注,但我從自己的教學中認識到: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中肯實在,有指導性,要讓學生心服口服,要分析好的學生享受自己的成功,讓差的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給迷茫中的學生指明方向,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4.施展個性風格,提高課堂效率
憑借多年的經驗,善于鉆研的精神,敢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我保留了兩個頗具特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是課前三分鐘“知識火花”,雷打不動?我所在的農村中學學生自律性較差,加之客觀因素,一周僅兩節(jié)早讀難以鞏固學過的知識?我讓學生堅持一天記三個知識點?“知識點”的內容包括:課內所學字詞,名家名作,文體常識,名篇?段?句,簡答題等;課外指名言警句,歇后語,俗語,諺語,成語接龍,短小詩文,時代名人簡介,國內外重大事件等?每一節(jié)課必抽查,且有要求和限制?一月內知識點不得重復;如果學現代文可以積累課外知識,至少保留一個課內知識;若學文言文當周之內全部積累文言知識點?能背誦下來自然也算一個知識點?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日積月累的良好學習習慣,我個人認為若要扎實學好語文必須重視積累;另一方面,在檢查中必然會出現重復或新鮮的東西,這樣在反復的抽查中形成牢固的記憶也可以擴大自己的見聞?雖然只是短暫三分鐘的展示,一學期下來學生真的收獲巨大?當然在我們的“知識火花”展示中時常會出現錯誤甚至鬧出笑話(有個女生記《論語》七則時因不理解文意背成:擇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從之?話未說完惹得其他同學哄堂大笑,我也笑了,然后請一名同學予以正確解說,讓其明白搞笑在了哪里?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不是什么壞事,反倒在這件事給當事人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這個女生這輩子都不會在這句話上再出問題了?)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猶如調味劑不時給我們的課堂增添活力和生機,為我的語文教學助了一臂之力?
我要說的另一個是特色作業(yè)?說起“特色作業(yè)”,我為它受到過一些同行的冷嘲熱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對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限定兩個務必遵循的原則:首先要鞏固課內所學知識重難點;然后拓展走向課外?其次要有層次性?靈活性?知識性?趣味性特點?這里我要強調一點是作業(yè)的層次性?緣于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分類推進是大有必要的?以課內“感受新詞”這一作業(yè)類型為例,我分了“高”?“中”?“低”三個等次?學困生每次只查出詞意并將解釋抄寫三遍;中等生,先抄寫解詞后造句各一遍;學優(yōu)生,至少選四到六個詞編一段故事,要求合情合理,語句流暢?這樣的作業(yè)無疑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完成任務,更能行之有效的促使學生語文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泰山不拒細壤,故不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不能就其深?”細節(jié)決定教育成敗,細節(jié)決定課堂效果高低?身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更多的方面關注教學細節(jié),讓它為高效課堂的打造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曾慶春.好教師必學的5項教育新思維[M].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