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娜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翱寡趸芰顟B(tài)研究
吳麗娜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分析及研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瑺顟B(tài)。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5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邽橛^察組,同期的50例單純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為對照組,然后將兩組患者的血脂及抗氧化能力指標水平進行檢測及比較。結(jié)果觀察組的SOD、TG、TC及LDL-C、H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MDA水平則高于對照組,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論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翱寡趸芰μ幱谙鄬Ξ惓5臓顟B(tài),對于存在血糖異常的甲亢患者應重視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監(jiān)測及干預。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血糖異常;血脂;抗氧化能力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是內(nèi)分泌科常見疾病,此類疾病患者的機體代謝處于相對異常的狀態(tài),故此類患者中出現(xiàn)較多血糖異常的患者,而血糖異常情況的存在對患者的不良影響進一步加重,因此對此類患者進行機體較多其他方面的研究極為必要[1]。本文中我們即就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翱寡趸芰顟B(tài)進行觀察,以了解對此類患者進行血脂及抗氧化能力干預的必要性,研究結(jié)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50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邽橛^察組,同期的50例單純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齡18~54歲,平均年齡(33.1±5.9)歲,甲狀腺功能亢進病程5.0~55.0個月,平均(14.6±3.4)個月。觀察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36例,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33.3±5.7)歲,甲狀腺功能亢進病程5.0~56.0個月,平均(14.8±3.3)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構(gòu)成、年齡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病程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因此認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取兩組患者的肘靜脈血5.0 mL送檢,部分血液標本進行血脂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儀進行血脂檢測,檢測指標包括TG、TC、LDL-C及HDL-C,另將其余血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取上清液進行抗氧化能力檢測指標的檢測,其包括SOD及MDA,其以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定量檢測。然后將兩組患者的上述血脂及抗氧化能力指標水平分別進行統(tǒng)計及比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為SAS5.0,其中的計量資料(年齡、甲狀腺功能亢進病程、血脂及抗氧化能力)進行t檢驗處理,而計數(shù)資料(男女比例)進行卡方檢驗處理,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較:對照組的TG、TC及LDL-C、HDL-C水平分別為(1.42±0.20)mmol/L、(4.65±0.41)mmol/L、(3.10± 0.24)mmol/L及(1.50±0.16)mmol/L,觀察組的TG、TC及LDL-C、HDL-C水平分別為(1.05±0.12)mmol/L、(3.10±0.25)mmol/L、(1.99±0.15)mmol/L及(1.02±0.10)mmol/L。觀察組的檢測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2.2 兩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指標水平比較:對照組的血清SOD及MDA水平分別為(70.73±5.29)nU/mL及(25.65±3.36)μmol/L,觀察組的血清SOD及MDA水平分別為(78.62±6.14)nU/mL及(30.87± 3.73)μmol/L。觀察組的SOD低于對照組,MDA水平則高于對照組,P均<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臨床發(fā)病率并不低,且研究顯示,本病患者對機體較多方面的代謝影響較大,而此類患者中較多伴有明顯的血糖異常,對于此部分患者進行的相關(guān)研究較多,而血脂即是研究較多的一個方面,但是此方面的研究差異仍較為明顯[2-3],因此對其進行更為細致的研究極為必要[4-5]。另外,抗氧化能力是有效反應機體綜合狀態(tài)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其在此類患者中的變化研究也極為必要[6]。本文中我們即就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翱寡趸芰顟B(tài)進行觀察及研究,研究結(jié)果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尸F(xiàn)較低的狀態(tài),而抗氧化能力也處于較差的狀態(tài),提示我們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血糖異?;颊叩难翱寡趸芰μ幱谙鄬Ξ惓5臓顟B(tài),對于存在血糖異常的甲亢患者應重視對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監(jiān)測及干預[7-8]。
[1] 林曉悅,蔡樹玉,楊群峰.甲狀腺機能亢進癥與甲狀腺機能減退癥血糖和血脂代謝異常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34(16): 3112-3114.
[2] 秦淑蘭,張美英,余戎,等.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糖尿病46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江西),2009,10(5):36-37.
[3] 裘蕾,張玉敏,段建華,等.北京地區(qū)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4):412-413.
[4] 司瑋,王長江.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伴肝功能損害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0,31(4):332-334.
[5] 劉海蔚.甲狀腺功能異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4):2583-2584.
[6] 傅立平,李林法,徐勤.甲狀腺功能亢進合并甲亢性肝病的~(131)I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67-68.
[7] 黃秋菊,宋欽華,馮學冠,等.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血清脂質(zhì)變化的臨床研究(附31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1:77-78.
[8] 陳田田.背向散射積分技術(shù)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檢測中的應用[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8:110-111.
R581.1
B
1671-8194(2014)28-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