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一
(錦州市中心血站,遼寧 錦州 121000)
探討血液標本的質量控制
馬金一
(錦州市中心血站,遼寧 錦州 121000)
血液標本;采集;保存;運輸
隨著《血站管理辦法》、《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和《血站實驗室質量管理規(guī)范》的相繼頒布,本站均按一法兩規(guī)的要求建立了覆蓋采供血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血液標本的質量管理是安全輸血的關鍵控制點之一,是檢驗質量控制中一個非常重要卻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檢測結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標本只能在采集血袋血液的同時留取或者從血袋血液中留取,不得在獻血者健康檢查時提前留取。采集時應單手操作,避免手被針頭刺傷。將標本管內促凝劑或抗凝劑與血液充分混勻。一次只對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液標本管貼簽,確保標本與血液、獻血者一一對應,貼簽無誤。采血部門各崗位人員內部交接中應確保所有血液標本留樣管使用正確,標識清晰、粘貼牢固,不得有脫落、玷污,血量充足,無溶血,無嚴重乳糜,不符合要求的標本應拒絕接收,不得流入下一工作流程。
血液采集完成后立即將血液標本放入血液暫存冰箱。血液標本在采血現(xiàn)場的臨時保存溫度為2~10 ℃。
采血車、采血點快速初篩檢驗人員在運送前,將血液標本管按照A、B、O、AB血型分別擺放于試管架上,將血液辨血標本捆綁好,將裝有血液標本的試管架和捆綁好的血液辨血標本放入塑料袋中封口后,再放入四周及底部放置海綿的收納箱中,再將收納箱放入保溫泡沫箱中,并在收納箱與泡沫箱間隙放置冰袋。標本箱密封并標識標本數(shù)量、采血時間、地點及交樣人(封存人)。盛裝血液標本的試管與試管架應適宜,減少試管在試管架上的振動,裝箱時應保持標本管口向上。封存前再次檢查每支血液標本試管的封塞是否蓋緊。
標本應在2~10 ℃條件下運輸,質控室應對運輸過程的冷鏈效果進行確認并定期監(jiān)測。運輸過程中如發(fā)生可能影響標本質量的意外事件,運輸人立即電話咨詢實驗室負責人,正確處理標本,盡力減少事件對標本的影響,并做好記錄。運輸人搬運及運輸中應注意標本箱不可側翻或顛倒。應對標本運輸過程進行記錄,其要點有:①啟運時間、地點;②運抵時間、地點;③標本箱編號、標本類型、數(shù)量;④運輸包裝有無受損、有無泄漏;⑤運輸時間2 h以上的應記錄箱內溫度;⑥標本交運人、承運人;⑦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的可能影響標本質量的意外事件及處理措施。
接收標本部門接標本前查看標本運送相關記錄,注意標本運輸設施及溫度是否符合要求。送標本人與本站接標本人共同核查標本是否符合檢測技術要求,是否與送檢單對應,送檢單信息是否完整[1]。如發(fā)現(xiàn)溢漏應立即將尚存留的標本移出,對溢出標本管和原包裝箱進行消毒并記錄。對不符合要求的標本應拒收。(拒收原因:標本管上無標識或標識不清、不正確;標本管選用錯誤;采血量低于3 mL或被稀釋;容器破損;標本重度溶血;標本重度乳糜;檢測申請關鍵信息缺失或不符;不符合試劑說明書要求的情形;標本不正確。)如果對標本是否適用于檢測存有疑問,或標本與提供的資料不符,應向送檢人提出,要求進一步說明。本站用于經(jīng)血傳播疾病檢測的標本拒收后,檢驗室不再接收此標本。拒收的標本按醫(yī)療廢物管理規(guī)定處理。
血液標簽內容與樣式由業(yè)務科根據(jù)相關科室提出的申請,依據(jù)《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血站基本標準》、《血站管理辦法》、《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相關標準設計,內容應包括:本血站名稱、許可證號、獻血編號、血型標識、品種標識、采血日期及時間、有效期及時間、儲存條件等。血液標簽采用條形碼技術,通過條形碼識別不同的種類產(chǎn)品,不同的過程狀態(tài),確保每一袋血液具有唯一性標識及可追溯性。血液標簽的底色為白色,信息內容采用實體黑色字體,通過印刷或打印產(chǎn)生,終產(chǎn)品標簽的所有信息禁止手工寫入(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tǒng)癱瘓狀態(tài)可以采取手工書寫)[2]。標簽的材質應防水、耐磨損,能與血袋粘貼牢固,粘貼膠不影響血液質量并具有生物安全性,由生產(chǎn)廠商提供相關質量證明。
標本接收人員接收標本后將標本信息錄入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并復核;復核無誤后,對標本進行處理,如不能立即進行檢測,需將標本按要求保存;檢測時,按既定的檢測程序取用標本,并留取存檔標本,按要求保存;如需分樣完成多項目檢測,分次檢測的部分樣品應可追溯至最初原始標本;避免分樣或加樣過程中樣品被污染或稀釋。標本在檢測流轉過程中,應按要求運轉,檢驗室即:酶免檢測→生化檢測→血型檢測,保證標本符合質量要求,避免交叉污染和對環(huán)境、人員造成污染或感染。檢測工作完成后,將檢畢標本放置在指定區(qū)域。
各實驗室設立標本管理員,對存檔標本進行統(tǒng)一保管。存檔標本的保存時間和要求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存檔標本數(shù)量應和保存處理記錄相符;存檔標本要擺放合理、整潔、安全、便于檢索;存檔標本庫、冰箱要加鎖,特殊稀有標本和價值昂貴的標本要有防盜裝置和措施,不得丟失。定期對存檔標本庫、冰箱進行維護、監(jiān)控和記錄。保證存檔標本在貯存期間不發(fā)生損壞和變質。如取用存檔標本,必須經(jīng)實驗室負責人批準,由標本管理員從存檔標本庫、冰箱中取出,并作記錄[3]。
已過保存期限的檢畢標本和存檔標本,由指定人員裝入醫(yī)用垃圾袋,密封、粘貼標識,并與高壓處理人員進行交接,雙方作交接記錄。需延長保存期限的標本,經(jīng)實驗室負責人批準后,由標本管理員負責保存。標本及存檔標本的處理必須執(zhí)行《醫(yī)療廢物與污水處理》規(guī)定,不得污染環(huán)境。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S].1998-10-01日.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血站質量管理規(guī)范》衛(wèi)醫(yī)發(fā)〔2006〕167號.
[3] 于晉林,朱業(yè)華,田兆嵩.血站質量管理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R446.1
A
1671-8194(2014)22-03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