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杰
(河南鶴壁煤業(yè)公司總醫(yī)院手術室,河南 鶴壁 458000)
神經外科手術患者壓力性潰瘍3種評估量表的預測價值及其比較
馮 杰
(河南鶴壁煤業(yè)公司總醫(yī)院手術室,河南 鶴壁 458000)
目的探討手術患者壓力性潰瘍3種評估量表的預測價值并進行比較。方法采用非實驗性前瞻研究方法,對本院220例神經外科手術后入住重癥監(jiān)護病房(SICU)患者納入研究,主要結局評價包括3種壓力性潰瘍評估量表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結果根據分界點,3種量表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Braden量表(分界值14)為92.5%、69.8%、40.6%、97.6%;Song及Choi量表(分界值21)為95.0%、69.2%、40.8%、98.4%;Cubbin及Jackson量表(分界點28)為95.0%、81.5%、53.5%、98.6%。ROC曲線AUCs3種量表分別為0.881、0.890、0.902。結論研究結果表明,Cubbin及Jackson量表比其他2種量表預測壓力性潰瘍方面效果更好。
手術患者;壓力性潰瘍;評估量表;預測;重癥監(jiān)護
壓力性潰瘍是患者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壓力性潰瘍發(fā)生率高不僅提示護理質量低下,也因增加住院致費用增加,這些患者需要更多的支持性治療[1]。壓力性潰瘍的發(fā)生率可達15%,需要增加的費用幾乎占整個住院費用的50%[2]。壓力性潰瘍也是手術后重癥監(jiān)護患者(ICU)的嚴重問題,其發(fā)生率10.5%~45.5%[3-5]。壓力性潰瘍預防的基本策略是識別患者是否真正存在危險[6],對于壓力性潰瘍的評估應于入院時進行,篩查出高危險患者并進行必要干預。采用實用的評估量表進行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壓力性潰瘍危險評估量表和預防方案能夠降低壓力性潰瘍發(fā)生概率和治療費用。壓力性潰瘍的危險評估量表尚無統(tǒng)一標準,使用最為廣泛的是Song及Choi量表,其他如Braden量表、Cubbin及Jackson 量表。每種量表的效度在指導制定臨床決策的具有重要意義。精確評估和比較這些量表的臨床研究顯示出不同的結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神經外科手術患者壓力性潰瘍3種評估量表的預測價值并進行比較。
1.1 研究設計和樣本
本研究采用非實驗性前瞻性研究方法,評估3種量表(Braden量表、Song及Choi量表、Cubbin 及Jackson量表)的實用性。研究地點:鶴壁煤業(yè)公司總醫(yī)院手術室和ICU。研究時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研究樣本包括220例患者,年齡≥18歲,入院時無壓力性潰瘍,手術后入住ICU。所有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措施,尤其是與壓力性有關的預防措施。 每2 h改變一次體位,使用干凈、清潔、摩擦力/剪切應力管理方法預防壓力性潰瘍。
1.2 測驗方法
①Braden量表:本量表臨床應用廣泛,其實用價值已經證實[3,4]。量表由6個分量表組成,包括移動能力、活動程度、知覺感受、皮膚潮濕、營養(yǎng)狀態(tài)和摩擦力/剪切力。每一分量表分值為1~3或4,總得分為6~23分。分值越低表明發(fā)生壓力性潰瘍危險性越大。②Song及Choi量表:本量表根據Braden量表理論基礎設計,實用價值得到證實。量表包括Braden的6個分量表和兩個附加分量表:體溫和藥物治療量(鎮(zhèn)靜、鎮(zhèn)痛、安眠、抗凝),每一分量表分值為1~3或4,總分為8~31分。分值越低表明壓力性潰瘍危險性越大。③Cubbin及Jackson量表:本量表主要用于ICU患者壓力性潰瘍的評估,包括10項內容:年齡、體質量、全身的皮膚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移動性、營養(yǎng)、呼吸、失禁、衛(wèi)生和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每一分量表記1~4分,總分10~40分。分值越低表明壓力性潰瘍危險性越大。
1.3 資料采集
資料采集采用標準格式由護士獨立填寫,皮膚檢查于每天10:00~11:00進行,在SICU期間發(fā)生壓力性潰瘍的患者歸入“壓力性潰瘍組”,比較3種量表的評分。無壓力性潰瘍患者歸入“無壓力性潰瘍組”,同樣進行3種量表評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16.0,研究對象的一般特征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每一量表的評估預測效度參數包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PVP)和陰性預測值(PVN)。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曲線下面積(AUC)作為評估預測準確度的指標,ROC曲線和AUC分析是選擇最佳分界值的較好方法,完美的量表的接近1,極差量表的AUC為0.5。
2.1 研究對象一般特征
220例患者中,146例男性(66.36%),年齡18~96(58.1±1.2)歲,ICU居住平均時間為11.3 d。壓力性潰瘍患者41例(19.09%),15例(36.59%)為1期,26例(63.41%)為2期。壓力性潰瘍發(fā)生前平均住院時間(LOS)為3.63 d,25例發(fā)生于骶尾區(qū)(60.97%),人工氣道30例(73.17%)。
2.2 壓力性潰瘍評估量表的價值
根據分界點,3種量表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Braden量表(分界值14)為92.5%、69.8%、40.6%、97.6%;Song及Choi量表(分界值21)為95.0%、69.2%、40.8%、98.4%;Cubbin及Jackson量表(分界點28)為95.0%、81.5%、53.5%、98.6%。ROC曲線AUCs3種量表分別為0.881、0.890、0.902。
預防壓力性潰瘍的基本要素是確定患者存在壓力性潰瘍的危險因素,理想的評估量表是敏感性、特異性、PVP和PVN均為100%,這實際上是不現實的。隨著敏感性增加,特異性降低;陽性預測值增加則陰性預測值減低。敏感性和特異性是最常用的評估壓力性潰瘍量表價值的指標。Braden量表評估壓力性潰瘍的分界值對于患者特征及其狀態(tài)有極大的依賴性,敏感性和特異性最佳平衡的分界值為16,此時敏感性為83.3%,特異性為63.9%。一些研究提出Braden量表不同的分界值,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如急性醫(yī)療、重癥監(jiān)護、內科或外科病房、家庭病房等。一般情況下,建議采用分界值為14~20[3]。在ICU最常用的分界值為≤16,本研究選用的分界值為14。Song及Choi量表在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患者中采用分界值為24時敏感性為87.5%,特異性為91.5%,先前的研究建議傳輸值為19~24,根據特殊的醫(yī)療條件而定[5]。 Cubbin與Jackson量表分界值為24~29。
高敏感性不僅是臨床實用的需要,也是值得研究的量表。為了使評估工具達到最小的假陽性,也應使量表達到較高的特異性。3種危險量表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受到預防措施使用的影響,觀察時間不同,指定合適的分界值和醫(yī)療條件等均可影響量表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高效價量表應能使壓力性潰瘍危險評估達到較高的精度。本研究結果顯示,Braden量表分界值為14、Song與Choi量表為21、Cubbin和Jackson量表為28時,Cubbin及Jackson量表預測價值較高,敏感性為95%,特異性為81.5%,ROC曲線AUCs為0.902。本研究結果顯示Cubbin與Jackson量表與其他兩種量表不同,其包含更多的危險因素如精神狀態(tài)、呼吸、血液動力學狀態(tài)、失禁、衛(wèi)生狀況等,提示其更適用于SICU患者壓力性潰瘍的危險性預測。
[1] Bates-Jensen B M. Quality indicator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s in vulnerable elders[J].Ann Int Med,2001,135(8):744-751.
[2] 吳勤,崔渝敏,陳燕,等.急性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心臟直視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41-42.
[3] 謝小燕,劉雪琴.兩種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手術患者中信度和效度比較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59-361.
[4] 魏革,胡玲,祝發(fā)梅.手術患者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和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78-580.
[5] 李霞,華靖,郭延平,等.術中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在神經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2,13(9):1160-1161.
R473.6
B
1671-8194(2014)22-0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