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平
(吉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吉林 長春 130061)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的影響分析
周翠平
(吉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吉林 長春 130061)
目的 我院在對黃疸病患者出現在新生兒中的治療效果以及黃疸指數對其影響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方法 我院在對治療的中就診的120例新生黃疸病的患者,自從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間,隨機將他們分成兩組,并且每組分成60例患者,把他們按照病癥的不同來分,其中一組為綜昏性護理干預簡稱為干預組,另一組為隨機對癥護理簡稱為對照組。兩組新生兒在出生后都會接受常規(guī)的觀察治療,通過給予他們進行母乳親自喂養(yǎng)、也會讓他們實現母嬰同處一室,按照醫(yī)護人員的叮囑和精心的關照使嬰兒獲得早接觸、早吸吮,能夠對癥護理。綜上所述,在通過對比治療的結果可以得出,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解決黃疸指數以及護理滿意度相對較高。結果 通過研究方式表明,對照組有效率為80.0%,而干預組卻達到了96.0%的總有效率,通過對比得知,對照組在黃疸病指數統(tǒng)計方面明顯低于干預組,得出的差異值為P<0.05,這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結論 醫(yī)護人員在實施精心且認真的干預護理措施時,新生兒黃疸病患者使用綜昏性的干預措施,這樣的方式能夠大大的降低黃疸指數,在臨床醫(yī)學上是被廣泛的認同和積極應用到實踐中。
新生兒;治療效果;護理;黃疽指數
據統(tǒng)計數據,新生兒中出現一種常見的疾病,其多發(fā)于新生兒在生理上出現黃疸,主要是在新生兒出生1周內出現,產生其癥狀的根源是由于新生兒的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導致肝腎功能的不完善。雖然大多數新生兒通常在1~2周內黃疸癥狀會自行消失退卻,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感染、缺氧、酸中毒等因素達到高危時,一旦膽紅素在血清中沒有結合,其含量過高,極易使膽紅素引發(fā)腦病,導致病死率升高,最終由于黃疸病引發(fā)神經系統(tǒng)紊亂,留下后遺癥。為此,通過對120例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精心的護理,在干預治療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以下是對此次治療的進一步分析和探討。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間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對120例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每組60例,共2組。入選的患者分別注冊自己的出生年月,性別,以及出生時的體質量和在治療前膽紅素等的資料進行對比和比較,通過檢驗核查確定病因排除由于患有黃疸在生理上的疾病的其他合并癥的系統(tǒng)疾病,當P>0.05時,其統(tǒng)計數值對統(tǒng)計學毫無意義。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病情觀察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的患者需要對其產生密切觀察,如黃疸患者的體溫、脈搏、神態(tài)以及呼吸有著異常,或者嗜睡、呼吸困難、精神出現萎靡的現象、目光呆滯,精神緊張這些癥狀的時候,經過仔細的觀察和詢問了解黃疸病的分布、時間以及其伴隨的癥狀,通過治療逐漸褪去的黃疸病癥狀,對其二便進行密切的觀察,觀察其顏色、性狀,從而能夠為科學發(fā)展以及日后的臨床試驗提供科學的數據。
1.2.2 心理護理
醫(yī)護工作人員要在對患者治療的同時,也要為患者家屬以及父母做好知識的普及,使其了解是什么原因而引發(fā)新生兒患有黃疸病,以及,及時治療和護理對患者的重要性,使父母在探視自己的孩子時要有耐心,在擁抱、哺喂嬰兒的時候要仔細,更換尿布時,要做到細致,這樣可以使親子之間的感情日益增加[1]。
1.2.3 撫觸的護理
在護理患者的時候,要經過培訓的專業(yè)人員,通常采用撫觸背部、頭頸的標準指柔法,四肢用擠捏法,撫觸者動作輕柔,每日進行2次,每次需要10~15 min,在按頭部,面部,胸腹及四肢和背部的時候要有序的進行,每個動作每天要進行3~5次。
1.2.4 健康教育
為了使患者能夠早日的康復,醫(yī)護工作人員要向患者家屬講解患者的生理特點,并且要耐心的指導患者父母正確的、科學的護理患者,還要把患者患有黃疽病的臨床表現以及原因告知患者家屬,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配合醫(yī)治過程,這樣才能更好的使患者康復。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數據進行處理中,通常在統(tǒng)計數據時,使用SPSS15.0 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用χ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得出的差異值P<0.05為統(tǒng)計學提供依據。
我院在接收60例患者時,對他們進行了隨機分組,分成干預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的醫(yī)學治療,進行對比和比較,得出的數據是,有34例占56.7%,達到治愈的成果,有22例患者有著明顯的有效率為36.7%,由此可知,干預組達到93.4%的總有效率,而對照組中的60例患者中,占50.0%的30例,為治愈患者占總數的31.7%的患者有19例,其總有效率為81.7%,通過對兩組的差異進行比較,得出P<0.05,這個數據在統(tǒng)計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早期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新生兒黃疸的預防和治療及其重要的作用,新生兒黃疸的產生原理是,肝臟對膽紅素的吸收過多造成的,膽紅素存在于嬰兒在母體中的胎糞里,母親懷孕20周時,嬰兒就產生了胎便,胎便的早期是嬰兒腸道分泌物,顏色為墨綠色,狀態(tài)黏稠,其中85%~95%為吞咽羊水時固體成分,和腸壁的上皮細胞、胎脂、胎毛、膽汁等成分,越是接近臨產期,胎便量就增多,胎便中有大量的膽紅素,如果新生兒盡快排出胎便,就可減輕肝臟負擔和膽紅素的吸收,也就大大縮短新生兒的黃疸期和減輕黃疸,使黃疸指數低于對照表,經研究后表明,游泳使嬰兒運動量增多,胃腸蠕動增加,體力消耗過多,從而使寶寶食欲大增,提高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這時寶寶體質就會增加,新生兒如果食欲大增,就會使正常的菌群快速生長促進尿膽原生成增加,膽紅素的排泄增加,未結合膽紅素生成減少,從而降低新生兒膽紅血癥的發(fā)病率,所以干預組的黃疸出現和消失及排便時間比對照組有所改善,是值得借鑒和推廣的。
[1] 唐妮娜.新生兒黃疸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681-682.
R473.72
:B
:1671-8194(2014)06-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