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蓮 陳鶴良
個性化瓷基臺與鈦基臺在前牙種植中的應用比較
朱桂蓮 陳鶴良
近年來,隨著口腔種植和全瓷修復的飛速發(fā)展,患者對義齒修復的功能和美觀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修復高難度、高要求的患者,尤其是種植區(qū)域局部條件差、修復體美觀要求高的前牙區(qū)域,系統(tǒng)配套的成品基臺已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個性化基臺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與個性化純鈦基臺比較,個性化氧化鋯全瓷基臺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美觀性受到臨床醫(yī)生青睞?,F(xiàn)對本研究兩種個性化基臺的效果作一比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06—2013-09在我院種植修復中使用個性化基臺治療的182例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皆為前牙單冠種植修復,使用的種植體分屬瑞典NO月EL月iocareTMReplace Select Tapered系統(tǒng)、德國月EGO系統(tǒng)和瑞士Straumann系統(tǒng)。種植體植入至修復前無種植體周圍炎等并發(fā)癥;(2)患者知情同意個性化基臺及上部修復體的修復方案;(3)符合個性化基臺適應證。其中使用個性化氧化鋯全瓷基臺患者90例(96個基臺,瓷基臺組),男46例,女44例,年齡18~67(38.24±11.88)歲。使用個性化純鈦基臺患者92例(100個基臺,鈦基臺組),男48例,女44例,年齡19~73(40.85± 12.44)歲。上部修復體均為單冠全瓷修復體。兩組患者性別及年齡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皆采用對應種植體的純鈦基臺底座(NT-Trading&Co.KG,Germany),由杭州口腔醫(yī)院技工中心使用CAD/CAM計算機輔助修復系統(tǒng)(EverestRSystem,KAVO,Germany)用氧化鋯陶瓷材料 (月IO ZS-坯料,KAVO,Germany)或純鈦材料(EverestRT-Ronde,KAVO,Germany)制作完成。基底和上部的氧化鋯部分或純鈦部分之間皆用同一種復合樹脂粘接劑(PANAVIA FTMA Dual-cure Adhesive System,Kuraray,Japan)粘結完成。上部修復時使用相應種植系統(tǒng)的修復工具盒。種植二期手術牙齦成形后,無炎癥情況下常規(guī)硅橡膠(Silagum Putty Soft、Silagum Handmix Light,DMG,Germany)取模,灌注石膏模型,比色,送往技工中心。除特殊情況需要先試基臺外,待技工中心完成修復體后,同期試戴基臺、牙冠。常規(guī)戴牙。修復完成后3、6、12個月復診,以后每年至少復查1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修復體的制作過程和完成后的臨床效果。在修復體的制作、完成過程中,著重觀察、評估基臺的密合性、適應性(基臺肩臺位置、基臺齦袖口)及機械成功率(基臺底座、基臺上部)。所有患者完成修復后觀察3個月~3年。觀察期間,對修復體根據(jù)改良的美國公共衛(wèi)生署標準[1],分別從邊緣適應性、外形、表面質(zhì)地和顏色4個方面讓醫(yī)師進行評價(以4項中的最低標準為最終標準),用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記錄結果。同時由醫(yī)師完成牙齦出血指數(shù)評價及X線片骨吸收量檢驗。牙齦出血指數(shù)分級標準為:0:無出血;1:分散的點狀出血;2:齦溝內(nèi)線狀出血;3:重度出血。骨吸收量檢驗:拍攝X線片計算種植體周圍骨吸收量[2],定義骨吸收在1mm以內(nèi)為吸收不明顯。分級:1:無吸收;2:吸收不明顯;3:明顯吸收。牙齦出血指數(shù)和X線片骨吸收量檢驗皆以復查記錄中最為嚴重的1次為最終檢查結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兩組患者修復體觀察結果(即美觀效果、牙齦出血指數(shù)、骨吸收量檢驗)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基臺觀察結果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修復體觀察結果的比較 兩組患者修復體皆取得較為滿意的修復效果。美觀效果比較:瓷基臺組非常滿意95個,基本滿意1個;鈦基臺組非常滿意91個,基本滿意9個。牙齦出血指數(shù)比較:瓷基臺組無出血93個,點狀出血3個;鈦基臺組無出血95個,點狀出血5個。X線片骨吸收量比較:瓷基臺組無吸收91個,吸收不明顯5個;鈦基臺組無吸收94個,吸收不明顯6個。兩組美觀效果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牙齦出血指數(shù)及X線片骨吸收量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2 基臺觀察結果的比較 在基臺制作、戴牙過程中,瓷基臺組中1例在戴牙控制扭力時崩瓷破裂,取模重做;5例在戴牙時修改基臺肩臺位置;2例修改齦袖口大小。鈦基臺組中7例修改基臺肩臺位置,3例修改齦袖口大小。修復后觀察期間,瓷基臺組中1例基臺在修復完成后17個月時發(fā)生基臺基底與氧化鋯部分脫開,取模重做;鈦基臺組無異常。兩組基臺觀察結果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個性化基臺制作的主要技術有常規(guī)鑄造、大基臺研磨、CAD/CAM復制-研磨和CAD/CAM全基臺研磨。本研究中基臺使用的是簡化的CAD/CAM復制-研磨技術,基臺采用金屬基底,材料可選擇鈦或瓷,適用于多種種植系統(tǒng)。相比于其他幾種做法,制作簡便,精度高[3],并且金屬基底和成熟的粘結技術為基臺的連接和強度提供了保證。
與金屬基臺比較,氧化鋯全瓷基臺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美觀。全瓷基臺顏色接近天然牙,不會影響上部修復體尤其是全瓷冠的顏色、透光性;對于薄齦患者,不必擔心牙齦退縮可能引起的金屬邊暴露。王大山等[4]研究發(fā)現(xiàn),氧化鋯全瓷基臺支持的上部修復體更具有美觀性能,患者滿意度高。本研究證實了這一點。(2)生物相容性好。氧化鋯陶瓷對人體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不會在口腔中釋放有害健康的雜質(zhì)也不會降解[5]。不會發(fā)生金屬對牙齦刺激、過敏、染色等問題[6]。(3)更有利于種植體牙周組織的健康。氧化鋯瓷基臺與鈦基臺比,更易打磨拋光,減少了細菌的積聚、附著。Scarano等[7]研究報道,在鋯瓷表面的細菌覆蓋率為12.1%,而鈦表面的細菌覆蓋率為19.3%。本研究中兩組在牙周組織健康方面無明顯區(qū)別。另外,有研究顯示,全瓷冠與氧化鋯基臺之間的平均適合性優(yōu)于鈦基臺與全瓷冠之間的適合性[8]。但本研究中兩者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皆未發(fā)現(xiàn)頸部邊界處明顯菌斑和頸部明顯骨吸收。
盡管瓷基臺抗折強度不如鈦基臺[9],但楊炎忠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基臺與種植體連接方式的不同對基臺和種植體周圍骨壁應力的分布有影響,而基臺材料的改變對應力分布無明顯影響,因此瓷基臺仍可安心使用。且理論上氧化鋯陶瓷的機械性足以抵抗口內(nèi)最大咀嚼力。Hjerppe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以復制-研磨方法制作的個性化氧化鋯基臺與預成商品化氧化鋯基臺具有相當?shù)某惺芗虞d能力。故個性化氧化鋯基臺可放心使用,但臨床中亦有瓷基臺折裂現(xiàn)象。本研究納入的皆是前牙患者,咬合力小,瓷基臺組與鈦基臺組在機械成功率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瓷基臺組有2例出現(xiàn)問題。其中1例患者在基臺上扭力時氧化鋯部分破裂,經(jīng)分析可能跟唇側牙齦較薄[12],基臺瓷部分過薄有關,也可能基臺制備時形成微裂紋降低了瓷基臺抗折強度[13]。后經(jīng)重做,基臺瓷部分加厚,無破裂。另1例患者在使用1年多后發(fā)生基臺基底與瓷部分脫開,經(jīng)檢查該牙牙冠較短,可能是基臺基底與瓷粘結面積偏小,影響了粘結強度,經(jīng)重做后未再出現(xiàn)類似情況。
較多學者認為,在種植體全瓷修復時不應使用鈦基臺,因鈦基臺可能影響全瓷冠顏色,也可能透過較薄的牙齦而使牙齦產(chǎn)生不美觀的金屬色。本研究結果顯示,鈦基臺在美觀效果上確實不如瓷基臺,但鈦基臺組中的絕大多數(shù)患者對修復效果仍較滿意。由此可見,只要嚴格把握適應證,鈦基臺也能獲得良好的美觀效果:(1)選擇鈦基臺時,必須選擇透色較差或不透色的全瓷材料;(2)薄齦患者最好選擇瓷基臺。本研究中鈦基臺組未取得非常滿意美觀效果的患者多是此類情況;(3)牙齒非常透亮的年輕患者最好選擇瓷基臺。
[1]Gemalmaz D,Ergin S.Clinical evaluation of all-ceramic crown [J].J Prosthet Dent,2002,87(2):189-196.
[2]Glauser R,Sailer I,Wohlwend A,et al.Experimental zirconia abutments for implant-supported single-tooth restorations in esthetically demanding regions:4-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J].Int J prosthodont,2004,17(3):285-290.
[3] 戴文雍,湯春波.種植體修復個性化基臺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口腔醫(yī)學,2012,32(11):685-697.
[4] 王大山,楊建軍,鄧悅,等.氧化鋯基臺在種植體支持的全瓷修復中應用[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25(3):181-184.
[5] 王永亮,楊建軍,孫桂蘭,等.氧化鋯基臺研制及其與種植體連接界面適應性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1):76.
[6] 章非敏.牙科全瓷修復技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9.
[7]Scarano A,Piattelli M,Caputi S,et al.Bacterial adhesion on commercially pure titanium and zirconium oxide disks:an in vivo human study[J].J Periodontol,2004,75(2):292-296.
[8]Att W,Hoischen T,Gerds T,et al.Marginal adaptation of all-ceramic crowns on implant abutments[J].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2008,10(4):218-225.
[9]Att W,Kurun S,Gerds T,et al.Fracture resistance of single-tooth implant-supported all-ceramic restorations:an in vitro study[J].J Prosthet Dent,2006,95(2):111-116.
[10] 楊炎忠,周延民,田小華,等.不同結構氧化鋯瓷基臺及種植體周骨壁應力的有限元分析[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2(6):624-627.
[11]Hjerppe J,Lassila LV,Rakkolainen T,et al.Load-bearing capacity of Custom-made versus prefabricated commercially available zirconia abutments[J].Int J Oral Maxillofal Implants, 2011,26(1):132-138.
[12] 李智勇,牛薇,方偉,等.瓷基臺和鈦基臺用于種植體支持全瓷單冠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42(7):391-394.
[13]Yildirim M,Fischer H,Marx R,et al.In vivo fracture resistance of implant-supported all-ceramic restorations[J].J Prosthet Dent, 2003,90(4):325-331.
2013-10-25)
(本文編輯:歐陽卿)
310006 杭州口腔醫(yī)院種植中心(朱桂蓮),技工中心(陳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