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淡水養(yǎng)殖魚類飼料油脂源的選擇與使用

        2014-01-22 02:35:20蕭培珍田晶晶
        飼料工業(yè) 2014年10期
        關鍵詞:磷脂油脂脂質

        ■ 吉 紅 蕭培珍 田晶晶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陜西楊凌712100;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chǎn)試驗示范站,陜西安康725021;3.北京市營養(yǎng)源研究所水產(chǎn)動物系統(tǒng)營養(yǎng)研究開放實驗室,北京100069)

        脂肪具有構成細胞膜、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協(xié)助脂溶性物質吸收等多方面的功能,是魚飼料中不可或缺的養(yǎng)分之一。飼料油脂價格相對便宜,且來源廣泛,其使用對養(yǎng)殖魚類的生長、健康及產(chǎn)品質量乃至養(yǎng)殖成本都具有很大影響。如何充分合理地發(fā)揮脂肪的營養(yǎng)作用,包括其對蛋白質的節(jié)約作用,通過適當提高飼料油脂水平、選擇適宜蛋白源、減少蛋白質用量來緩解當前行業(yè)發(fā)展所面臨的蛋白質資源短缺問題,是當前魚類營養(yǎng)與飼料學研究中日益引起關注的方向。另一方面,生產(chǎn)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油脂的不當使用會引發(fā)養(yǎng)殖魚類生長減緩、脂質代謝紊亂、抗應激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深入系統(tǒng)地探討淡水魚類油脂的選擇與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淡水魚類飼料脂肪水平

        1.1 確定飼料脂肪水平需考慮的因素

        魚類對飼料脂肪的需求不僅與日糧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關,還受到魚的種類、食性、脂肪源種類以及環(huán)境溫度等因素影響[1]。

        ①飼料脂肪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相互影響。Takeuchi等(1978)發(fā)現(xiàn),虹鱒飼料中,如果脂肪水平從10%提高到15%~20%,則蛋白質水平可由48%降至35%,進而還發(fā)現(xiàn)脂肪水平為18%,而蛋白質水平為35%時,虹鱒對飼料蛋白質利用率、能量利用率值最佳[2]。伍代勇等(2011)發(fā)現(xiàn),飼料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增加均能改善鯉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并確定飼料最適蛋白質水平為30%~32%,脂肪水平為9%,能量維持在16.9 MJ/kg左右,且這一水平下表現(xiàn)出脂肪對蛋白質的節(jié)約效應[3]。Gao等(2011)采用蛋白水平為38%(脂肪水平0%、4%和10%)和25%(0%、4%和10%)的純化日糧進行飼喂2.36 g左右草魚,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飼料脂質水平的提高,草魚并沒有蛋白質節(jié)約的效應[4]。Jin等(2013)用不同水平油脂(0%、2.5%、5%、7.5%、10%)飼喂草魚[(6.57±0.01)g],飼料蛋白水平為37%左右,發(fā)現(xiàn)5%油脂組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最高,而對照組(0%)最低,二次回歸分析依據(jù)增重率得出草魚(6.6~35.5)g最適脂質水平在6.5%[5]。

        ②由于對同為能量源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不同,草食性魚類對飼料油脂水平的需求量低于雜食性魚類,而雜食性魚類低于肉食性魚類。杜震宇(2005)發(fā)現(xiàn),草魚稚魚飼料蛋白水平為40%,脂肪水平為4%時,魚的生長、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最佳,增加飼料脂肪水平易造成肝臟脂肪的過度積累[6]。Takeuchi等(2002)和Watanabe(1975b)分別指出鯉魚苗飼料脂肪需求量在5%~15%[7]和5%~8%[8]。而對于體重50 g左右的瓦氏黃顙魚,飼料蛋白質水平為38%時,適宜脂肪含量9.99%~13.0%[9]。

        ③淡水魚類較海水魚類對飼料脂肪的需要量低。高淳仁等(2003)認為,真鯛幼魚在飼料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別為44.6%、17.6%、15.5%時生長最快[10],而草魚[6]、鯉魚[7]的飼料脂肪需求量低于真鯛的需求量。冷水性魚類對飼料脂肪需要量大于溫水性和熱帶魚類。不同生長階段虹鱒飼料脂肪需求在14%~24%,其中稚魚階段日糧脂肪在20%~24%,成魚期在14%~16%[11],而羅非魚對脂肪需求量水平分別為7.67%~12%[12-15],團頭魴則為3.6%~7.7%[16-18]。

        1.2 淡水魚類飼料油脂適宜水平

        諸多研究者對主要養(yǎng)殖魚類的飼料適宜脂肪水平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見表1),我國頒布的養(yǎng)殖魚類配合飼料標準也有相關規(guī)定(見表2)。

        表1 主要淡水魚類對飼料中脂肪的需求量

        表2 幾種常見淡水魚配合飼料國家標準中的脂肪水平

        另一方面,生產(chǎn)實踐表明,適當增加飼料油脂的使用量,可以顯著提高水產(chǎn)養(yǎng)殖動物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效率。當前我國主要淡水魚類如草魚、團頭魴、青魚和鯉魚的配合飼料總油脂水平在5%~9%之間,鯽魚飼料總油脂水平在8%~9%之間,翹嘴紅鲌、烏鱧等膨化料總油脂水平在8%~10%之間,總體飼料油脂添加水平呈上升趨勢。

        普通硬顆粒飼料中若添加過高水平的油脂,因受加工工藝及生產(chǎn)條件的限制,易使得飼料粉化率偏高,進一步造成投喂過程中飼料浪費較大的現(xiàn)象。同時較高水平的油脂也易發(fā)生氧化酸敗,使得飼料不易貯藏。從加工工藝入手,提高飼料原料粉碎細度,增加環(huán)模壓縮比和調制時間,增加后熟化工藝、延長熟化時間等,可改善飼料粉化率高的問題、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此外,適當使用一部分飽和程度較高的陸生動物油脂,如豬油、牛油等,可降低油脂氧化酸敗的機率。

        2 淡水魚類飼料油脂種類

        2.1 淡水養(yǎng)殖魚類對脂肪酸的需求

        油脂源的不同,其實質主要是其脂肪酸組成的不同。因此,要選擇適宜的油脂源,首先必須明確魚類的脂肪酸需求。魚類所需的重要n-3系列脂肪酸包括亞麻酸(LNA,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所需的n-6系列必需脂肪酸包括亞油酸(LA,18∶2n-6)和花生四烯酸(ARA,20∶4n-6)。一般認為,淡水魚可以通過酶系統(tǒng)延長亞麻酸和亞油酸的烴鏈(增加碳原子),然后去飽和(增加雙鍵),進而合成更長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HUFA),如DHA、EPA和ARA,這些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重要組分,也是魚類某些重要代謝過程所必需的。因此,淡水魚類的必需脂肪酸是亞油酸和亞麻酸;同時,外源性提供一定的HUFA對某些魚類也很有益處,如最近Ji等(2011)發(fā)現(xiàn),添加0.52%的n-3 HUFA可使草魚獲得最大生長及最佳的脂質代謝狀態(tài)[32]。Tian等(2014)[33]得出,草魚日糧中添加0.3%花生四烯酸能夠改善飼料效率、抑制脂質積累和脂肪酸合成,增強草魚非特異性免疫力。

        主要淡水養(yǎng)殖魚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見表3。

        表3 主要淡水養(yǎng)殖魚類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量[34]

        2.2 淡水魚類飼料油脂源的選擇

        淡水魚配合飼料中常用的油脂源包括:①植物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紅花油、棕櫚油、椰子油、亞麻油、大豆磷脂等;②動物油:魚油、豬油、牛油、雞油、鴨油等;③油脂含量高的油料作物、籽實及其它飼料原料,如大豆、膨化大豆、菜籽、油葵、花生、南瓜子、蘋果籽、花椒籽、米糠、DDGS、蠶蛹、肉粉、肉餅等(見表4)。

        表4 部分油料籽實及其它原料脂肪水平

        不同油脂源的脂肪酸組成和比例存在較大差異,而脂肪酸組成及比例可對魚的生命活動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魚體脂肪酸組成一般由飼料脂肪酸組成決定,飼料中脂肪酸模式直接影響魚機體各組織如肝胰臟、肌肉、脂肪組織的脂肪酸組成模式。因此,在飼料配制過程中,可依據(jù)魚類對必需脂肪酸需求(見表3)、油脂源脂肪水平(見表4)和脂肪酸組成(見表5)特點對油脂源進行有選擇性的使用。

        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混合油脂較單一油脂效果好,而淡水魚類能夠利用低熔點油脂。劉瑋等(1995)研究了魚肝油、豆油、菜油、豬油和混合油等不同脂肪源對草魚稚魚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飼喂以魚肝油和混合油作為脂肪源的飼料,草魚稚魚相對增重率、蛋白質效率及蛋白轉化率最大,餌料系數(shù)最低,稚魚體蛋白質儲積也較高[21]。潘瑜等(2012)研究表明,鯉魚飼料中添加魚油后全魚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增加,而添加豬油則相反。作者提出魚油是鯉魚較適宜的油脂源,而豬油會損害鯉魚肝臟健康,進而影響魚體生長[35]。

        表5 不同油脂源的脂肪酸組成(%)

        目前,生產(chǎn)實踐中使用豆油為主要油脂源的情況比較常見,由于豆油含有較高水平的亞油酸,從淡水養(yǎng)殖魚類的脂肪酸需求角度考慮,豆油型飼料提供的脂肪酸組成并不平衡,其影響尚需進一步評估。

        另外,當前對磷脂和膽固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磷脂主要含有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磷 脂 酸 (phosphatidic Acid,PA)和溶血性磷脂酰膽堿(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構成成分,同時對于機體內脂肪的轉運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仔稚魚發(fā)育過程中,不同魚種對磷脂的需要量存在差異(見表6),這是因為魚類在孵化后的快速生長過程中,需要豐富的磷脂用于構成細胞結構組分,當磷脂的生物合成不能充分滿足仔魚的需求時,就需要外源供給磷脂。研究已證實,仔魚飼料中添加磷脂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減少仔魚畸變發(fā)生率。不同種類磷脂在魚類中的利用率存在差異(PC>PI>PE>PS),磷脂酰膽堿主要促進魚的生長,磷脂酰肌醇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預防畸形(NRC,2011)[34]。此外,飼料中添加磷脂,有助于增加飼料的光澤度,并利于制粒。

        表6 不同階段仔稚魚對磷脂需要量研究[34]

        磷脂廣泛存在于動物和植物的蛋白源和脂肪源中(見表7)。Tocher等(2008)綜述了普通魚蝦飼料原料內的磷脂含量[36]。一般來說,盡管各種魚粉間磷脂含量存在很大差異,但魚粉仍然還是相對較好的磷脂來源(魚粉中含磷脂1.2%~2.4%)。目前,大多數(shù)商品飼料級磷脂都來自于粗豆油的“脫膠”產(chǎn)物。脫膠后的副產(chǎn)物稱為“大豆卵磷脂”,之后被分為多種等級并以不同商品名進行銷售。商品磷脂的主要質量參數(shù)為:磷脂含量(檢測丙酮不溶物)、酸價、非脂類雜質(檢測己烷不溶物)、黏度和色澤。

        表7 不同油脂原料中磷脂含量[37]

        膽固醇是性激素、蛻皮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膽汁酸和維生素D的前體,且是動物機體輔酶中的一種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硬骨魚類能夠利用固醇前體來合成膽固醇,而且還可通過攝取飼料中膽固醇來滿足生長、繁殖等生理功能的需要。甲殼動物不能將乙酸合成膽固醇,故自身不能合成膽固醇。所以,外源性供給膽固醇對于甲殼動物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其原因主要在于膽固醇作為合成蛻殼激素的物質,有利于甲殼動物的蛻殼,進而促進甲殼動物的生長和提高成活率。動物源性飼料原料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魚油、魚粉和大多水產(chǎn)副產(chǎn)品(如蝦頭粉、魷魚魚肝油等)均含有大量膽固醇。每克魚油中含有4~10 mg膽固醇,魚粉中膽固醇含量隨魚粉來源不同而不同。陸生動物產(chǎn)品包括血粉、羽毛粉、肉骨粉和畜禽副產(chǎn)品中也含有大量膽固醇。牛油和其它動物脂肪中膽固醇含量很高,接近1.0%。相反,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中膽固醇相當缺乏(見表8)。當飼料中來自海水產(chǎn)品的原料大量被植物原料替代時,飼料膽固醇含量將會很低。

        表8 常用油脂和蛋白質原料的膽固醇含量[36]

        有關魚類飼料中添加膽固醇的作用效果的研究較少。在海水魚上,Yun等(2011、2012)分別報道飼喂高植物蛋白日糧中補充1.25%的膽固醇有助于提高大菱鲆生長速度且無副作用;同時在高植物蛋白日糧中補充1.0%膽固醇和1.0%?;撬犸曃勾罅怫遥欣讷@得更好的生長速度且也無副作用[38-39]。淡水魚方面,Ronald等(2004)發(fā)現(xiàn),斑點叉尾鮰幼魚在飼喂豆粕(豆粕添加量為55%)為基礎的日糧中添加1.0%膽固醇后可以改善生長性能[40]。但也有研究認為,日糧添加膽固醇或卵磷脂對雜交條紋鱸幼魚的生長和體組成無有益作用[41]。因此植物蛋白原料尚不能完全替代魚粉是否與膽固醇不足或缺乏有關,高植物蛋白日糧中添加膽固醇能否改善魚體的生長性能以及影響魚體組成,仍存在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3 油脂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高油脂飼料與脂肪肝

        與哺乳動物不同,魚類缺乏皮下脂肪層,其主要脂肪蓄積部位是肌肉、腹腔腸系膜脂肪組織和肝臟。肌肉沉積過多脂肪,會影響魚的肉質風味、口感、貨架存儲時間等。腸系膜外脂肪堆積過多,則會使魚體形體發(fā)生變化,形成偏“胖”形態(tài),并由于脂肪組織也是一種內分泌器官,可分泌影響魚體脂質代謝的細胞因子。肝臟中堆積過多脂肪,則會造成魚類肝臟病變,出現(xiàn)脂肪肝,這是當前對養(yǎng)殖魚類的生長、健康影響最大,發(fā)生較為普遍的一種病況。

        肝臟是魚類最重要的物質代謝器官,是脂肪酸從頭合成、脂肪酸β-氧化、脂質合成及分解、脂蛋白合成與運輸?shù)冗^程發(fā)生的場所,肝臟脂質合成(循環(huán)利用脂質或脂質從頭合成)和脂質分解(游離脂肪酸氧化或含有甘油三酯脂蛋白分泌)強度之間不平衡,即會造成肝臟細胞中脂質過度沉積,進而引發(fā)氧化應激及脂質過氧化損傷[42]。Lin等(1990)認為,脂肪肝的發(fā)生包括脂肪積累、脂肪浸潤和肝細胞纖維化、壞死等系列變化[43]。研究表明,隨著脂肪水平升高,肌肉、肝臟脂肪含量及腸系膜脂肪指數(shù)顯著升高[44-45]。因日糧營養(yǎng)素不平衡造成養(yǎng)殖魚類出現(xiàn)脂肪肝,其主要原因有:①攝入過量的糖物質;②攝入過量的脂肪;③參與脂肪代謝的磷脂或蛋白質缺乏,或調控脂肪代謝或降脂因子(如膽汁酸)等缺乏或分泌不足,最終導致肝臟合成的脂肪量和進入肝細胞的脂肪水平超過肝細胞的分解量和脂肪轉出水平時,脂肪在肝臟細胞中大量堆積,引起肝細胞一系列變化,如脂肪變、纖維化、壞死,導致肝功能下降甚至衰竭[46]。

        日糧脂肪來源和添加量是影響魚類體脂(主要部位為肝臟、腸系膜或肌肉)沉積的最重要因素。杜震宇等(2002)指出,投喂冰鮮魚誘發(fā)鱸脂肪肝病變的情況較為嚴重和普遍,可能與生產(chǎn)中所用雜魚為質量較次的低檔魚,堆放日久又易變質的問題有關;當鱸產(chǎn)生脂肪肝病變后,肝臟脂肪酸組成的變化對機體病變的敏感性要高于肌肉;在滿足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的情況下,不同脂肪源對鱸體脂沉積有一定影響[47]。曹俊明等(1997)研究發(fā)現(xiàn),草魚的全魚、肌肉和腸-腸系膜脂肪含量隨飼料脂肪添加量增加而顯著升高[48]。杜震宇(2005)、汪開毓等(2012)還發(fā)現(xiàn),草魚飼料脂肪水平在6%以上時,隨著脂肪水平升高,草魚生長性能下降、體脂肪蓄積增加,血脂水平升高,肝胰臟組織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肝細胞中脂滴增加,最終出現(xiàn)脂肪肝[6,49]。徐奇友等(2012)在對松浦鏡鯉的研究表明,水溫在16℃,飼料脂肪水平超過8%時,以及水溫23℃和30℃,飼料脂肪水平超過11%時,鏡鯉幼魚的血清生化和肝組織結構會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營養(yǎng)性脂肪肝癥狀;水溫23℃時,隨著飼料脂肪水平的升高,鏡鯉肝臟游離脂肪酸顯著升高[50]。李堅明等(2008)對飼料脂肪水平對奧尼羅非魚幼魚生長和肝臟形態(tài)結構特征的相關性研究發(fā)現(xiàn)類似結果,即隨著飼料脂肪水平逐漸升高,試驗魚增重率與肥滿度均先上升后下降,高脂組(飼料脂肪6%以上)肝細胞核偏位、胞漿內脂肪滴較多、細胞透明空泡化等脂肪肝癥狀[51]。

        3.2 油脂的氧化酸敗及副作用

        油脂的氧化酸敗是指其脂肪酸在物理、化學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發(fā)生鍵的斷裂,使中性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或使脂肪酸形成過氧化物,不飽和酸酯因空氣氧化而分解成低分子羰基化合物如醛類、酮類等物質。醛類是刺激性氣味的主要來源,俗稱哈喇味或酸敗味。油脂中所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數(shù)目和位置將影響油脂的氧化酸敗,雙鍵數(shù)目越多越易被氧化,尤其是雙鍵中的亞甲基會加快氧化速度。常用的油脂中魚油的氧化穩(wěn)定性最差,極易發(fā)生氧化酸敗。其次是含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如玉米油、磷脂油、磷脂粉、米糠油等,也易發(fā)生氧化酸敗。

        氧化油脂對水產(chǎn)動物產(chǎn)生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①降低動物的生產(chǎn)性能,導致動物的生長減緩,飼料系數(shù)增加,魚體體型畸變如瘦背病,及以全身鱗片豎立、突眼、腹水為特征的滲出性素質樣病變,體色發(fā)生變化,死亡率增加;②對內臟器官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使肝、腎臟、脾臟出現(xiàn)增生;肝細胞變性、萎縮、壞死、細胞間隙增大,肝組織纖維化;③肌肉變性、肌萎縮、肌纖維壞死;④可降低魚的紅細胞數(shù),部分出現(xiàn)貧血癥狀;⑤脂質過氧化物在體內蓄積,消耗體內維生素E,導致血漿維生素E水平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氧化油脂對水產(chǎn)動物的危害極大,在飼料生產(chǎn)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杜絕氧化油脂的影響。

        3.3 改善養(yǎng)殖魚類對油脂利用的途徑

        在實際生產(chǎn)中,飼料油脂水平增加可以提高養(yǎng)殖魚類生產(chǎn)性能,降低餌料系數(shù),但也存在過量添加油脂或使用油脂種類不當,造成飼料油脂利用率降低,引起魚體肝臟發(fā)生病變導致健康狀況下降,出現(xiàn)“大肚魚”、“不耐拉網(wǎng)和運輸”、“肉質品質下降”等問題。

        合理利用油脂,尤其是高油脂飼料配方,除注意飼料中營養(yǎng)素平衡問題、抗營養(yǎng)因子、油脂氧化酸敗等的影響之外,還需充分考慮在飼料中添加促進脂質轉化吸收的物質,如肉堿、磷脂、膽堿、甜菜堿、蛋氨酸、維生素、中草藥、膽汁酸、共軛亞油酸等(見表9),提高脂肪利用率,保證魚體健康。另外,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HUFA可以減少體脂沉積,降低肝胰臟脂肪含量,進而對脂肪肝問題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本研究室證實HUFA可降低草魚腹腔脂肪蓄積,提高肝臟脂質氧化能力,適宜水平HUFA可通過上調TLR22和MyD88等免疫相關基因,提高草魚非特異性免疫能力[32,52]。

        表9 幾種促進脂質利用的物質及其作用機制[53-54]

        此外,通過調節(jié)投喂技術來改善魚類對脂質的利用率,降低魚類脂質的過度蓄積,也是一種有效的調節(jié)方式。如適當降低魚類的投喂頻率會促進機體內脂肪和糖原等物質的分解作用,進而降低魚體的脂肪含量。尤其在出熱水魚或上市前,可以采用降低投喂率和投喂頻率,進而達到降低魚體脂肪含量和改善魚肉品質的目的,同時提高魚體的抗應激力,解決夏季出魚不耐運輸?shù)膯栴}。在飼喂階段,可選擇高脂肪含量的飼料和低脂肪含量的飼料交替使用,以有效控制養(yǎng)殖魚類能量攝入,避免過高能量可能造成的魚體肝臟病變,最終引發(fā)魚體不耐運輸?shù)膯栴};也可采取在養(yǎng)殖魚類捕撈前停喂一段時間,以促進魚體蓄積油脂的分解利用,提高魚體抗應激能力。

        3.4 油脂的品控問題

        3.4.1 飼料油脂原料質量監(jiān)控的評價指標

        針對油脂原料的評價指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具體參數(shù)可參考表10、11、12。

        表10 水產(chǎn)動物用油脂規(guī)格[55]

        表11 各種油脂性狀[55]

        表12 一般動植物油脂規(guī)格[55]

        ①感官:顏色、風味、狀態(tài)(熔點)。

        ②對水分含量或對水分、雜質和不皂化物三者總和(MIU)的限定。

        ③酸價(AV):中和1 g油脂中游離脂肪酸所需的氫氧化鉀的毫克數(shù),單位為mg KOH/g;油脂酸價的大小與制取油脂的原料、油脂制取與加工的工藝、油脂的貯運方法與貯運條件等有關,例如:成熟油料種子較不成熟或正發(fā)芽生霉的種子制取油脂的酸價要??;甘油三酯在制油過程受熱或解脂酶的作用而分解產(chǎn)生游離脂肪酸,從而使油中酸價增加。

        ④碘值(IV):在規(guī)定條件下與100 g油脂發(fā)生加成反應所需碘的克數(shù)。

        ⑤過氧化值(POV):每1 000 g油脂中過氧化物毫克當量數(shù)。

        ⑥皂化值:油脂與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共熱時,發(fā)生皂化反應,剩余的堿可用標準酸液進行滴定,從而可計算出中和油脂所需的氫氧化鉀毫克數(shù),單位為mg KOH/g;油脂加堿后由于皂化而造成的利用率下降,用皂化率(含皂量)來控制油脂皂化的程度。

        ⑦硫代巴比妥(TBA)法:原理是丙二醛(MDA)作為脂質過氧化的分解產(chǎn)物的一種,它能與硫代巴比妥酸(TBA)作用生成粉紅色化合物,在532 nm波長處有吸收高峰;丙二醛是油脂氧化的終產(chǎn)物之一,是對養(yǎng)殖魚類毒副作用較大的氧化產(chǎn)物之一。

        ⑧脂肪酸組成:每一種油脂具有特定的脂肪酸組成,且相對穩(wěn)定??筛鶕?jù)脂肪酸組成來判別油脂的摻假與否、質量變化等,結果準確度高,需采用氣相色譜法檢測。

        實際應用過程中,對油脂評價需要結合不同檢測指標結果進行綜合評價,以獲得油脂質量評價參數(shù)。

        3.4.2 油脂摻假問題

        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摻入飼料油脂中的有生物柴油、礦物油、蠟質油、地溝油、二次油、未精煉的餐飲回收油或冒充混合油等。主要檢測方法包括:①生物柴油主要是生物柴油反應后的剩余物質,包括未反應的廢油脂,未反應的甲醇,蒸餾后剩余的甲脂和粗甘油(非常危險)廢油脂/甲醇/生物柴油(甲酯)/粗甘油等??刹捎眉訜釡p重法進行初步判別,即稱重后將樣品加熱至240℃,持續(xù)20 min,測量減重,要求油品加熱減重不高于2%。該方法的缺點是游離脂肪酸可以在這個溫度下?lián)]發(fā)出來,對酸價偏高的油品評估不準確,不足以保障油脂的安全性。②礦物油是通過物理蒸餾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的基礎油,主要是含有碳原子數(shù)比較少的烴類物質。檢測方法常采用油樣與氫氧化鈉和無水乙醇加熱后用熱水溶解,發(fā)現(xiàn)分層或者混濁,則證明有礦物油混雜,檢出限量為0.5%。③其他幾種油可根據(jù)其外觀和酸價進行甄別判斷,如蠟質油酷似牛油;地溝油則味臭、顏色黑,酸價高;二次油是顏色很黑,酸價略高;未精煉的餐飲回收油則略黑,加熱有泡沫,酸價高,且有火鍋味、菜湯味。

        4 展望

        ①預計未來油脂源也將會繼蛋白源之后,成為限制水產(chǎn)飼料工業(yè)發(fā)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應切實關注油脂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如藻油有無可能成為新的油脂源,花椒籽、葡萄籽等地方性高油脂產(chǎn)品的評估與使用,粉狀均衡油脂的開發(fā)等。

        ②針對脂質過度蓄積及高不飽和脂肪酸在水產(chǎn)品中的蓄留等問題,以脂質代謝關鍵基因為靶點的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篩選,將越來越重要。

        ③在面臨當前魚粉價格高昂、資源短缺背景下,系統(tǒng)研究不同養(yǎng)殖魚類飼料配方中油脂添加水平的上限,進一步解決能量供應問題,節(jié)約蛋白資源,對水產(chǎn)飼料及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磷脂油脂脂質
        《中國油脂》征訂啟事
        A taste of Peking duck
        大黃酸磷脂復合物及其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和體內藥動學研究
        中成藥(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24
        中國油脂
        復方一枝蒿提取物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
        中成藥(2018年9期)2018-10-09 07:18:36
        柚皮素磷脂復合物的制備和表征
        中成藥(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白楊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及其藥動學行為
        中成藥(2018年1期)2018-02-02 07:19:53
        歡迎訂閱2019年《中國油脂》
        辣椒堿磷脂復合凝膠的制備及其藥動學行為
        中成藥(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31
        白楊素磷脂復合物的制備及其藥動學行為
        中成藥(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亚洲一区sm无码|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视频|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 精品人妻久久av中文字幕|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av|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少妇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高潮内射双龙视频|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美女窝人体色www网站|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91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成年女人色毛片| 五月婷婷激情小说|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本草|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被暴雨淋湿爆乳少妇正在播放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伦人伦xxxx国语对白|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系列| 91偷自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嫩护士被弄高潮|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丰满五十六十老熟女hd|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址| 亚洲第一无码xxxxxx|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