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者
汗是人體的一種代謝產(chǎn)物,中醫(yī)云“有諸內(nèi)者,必形于外”,汗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人體內(nèi)部情況的一種反映,其排出部位、時間、量、色等均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全身出汗
自汗 指日間汗出,動則尤甚,伴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或者伴畏寒肢冷等,多屬于氣虛或者陽虛,不能固護肌表,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所致。
盜汗 指睡時汗出,醒則自止,伴見潮熱,顴紅者稱為盜汗,多因陰虛火旺所致,因睡時衛(wèi)陽入里,不能固密肌表,加之陰虛陽亢,虛熱蒸津外泄所致,是更年期患者和肺結核患者常見的癥狀。
大汗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臨床區(qū)分并不難。對于汗出如油,伴高熱煩渴或者冷汗淋漓,神疲肢冷等均屬于病理性的出汗,要進行處理。若久病重病突見大汗不止者屬虛,又稱絕汗,多由于亡陰或者亡陽所致,需要慎重對待。
戰(zhàn)汗 指惡寒戰(zhàn)栗而后汗出者,屬于疾病轉折點。汗出熱退,脈靜身涼者,是邪去正復之佳兆;而汗出熱不退,煩躁不安者,則是邪勝正復的不良表現(xiàn)。
局部有汗
頭汗 進食辛辣、飲酒等可出現(xiàn)生理性頭汗,沒有臨床意義。病理性的頭汗多見于上焦或者中焦?jié)駸?;心胸汗多屬虛證,如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等均可出現(xiàn)心胸汗;陰部汗多見于下焦?jié)駸幔话肷砗苟嘁蝻L痰、淤血、風濕等邪氣閉阻患側經(jīng)絡所致,常見于中風偏癱患者。
手足心汗 手足心微微汗出屬于生理現(xiàn)象,若手足心汗出明顯,一般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與易緊張的性格有關,因敏感易驚,陰陽易偏頗失調(diào),表現(xiàn)為手足出汗;一是與脾胃有關,脾主四肢,脾胃功能失調(diào),運化失常,使津液旁達四肢而致手足心汗多。
其實,汗液排出在外,我們自己很容易觀察到,如果了解一定的常識,也能通過一些對汗液的自我觀察,對身體狀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指導健康養(yǎng)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