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也是人們熟悉的健胃消食食物。山楂藥用始載于《唐本草》,“煮汁服,止水痢”。河南省著名的“輝縣山楂”品質(zhì)最為上乘。
中醫(yī)認為,山楂有消食化積、生津止渴、散瘀止痛等功效。山楂又稱紅果、山里紅,味酸、微溫,我國南北均有產(chǎn),南方產(chǎn)的稱南山楂,果實小,味酸澀,只供藥用,其收斂止瀉功效更強。北方產(chǎn)稱北山楂,果較大,味酸甜可口,多用于健胃消食化積,藥食俱佳。
. 冰糖葫蘆的傳說
古時,山楂是北方的特產(chǎn),而北京的冰糖葫蘆就特別有名,晶瑩的糖膜里映出紅寶石樣的鮮果山楂,葫蘆狀的圖案造型,還帶著甜香,真可說是可看、可玩、可吃、可藥了。說到“冰糖葫蘆”的由來,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妃子病了,面黃肌瘦,不思飲食,身體衰弱,御醫(y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于是,宋光宗張榜招醫(y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貴妃診脈后說:“只要將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五至十枚,半月后病準能見好?!辟F妃按此法食用后,果然不久病就痊愈了。后來,這種酸脆香甜的蘸糖山楂傳入民間,就成為冰糖葫蘆。如今,冰糖葫蘆已不獨在北方才有,全國各地都已盛行,成為兒童十分喜愛的東西了。
.山楂妙用益處多
山楂自古便是有名的“果子藥”。相傳李時珍鄰居家的孩子患了重癥消化不良癥,面容消瘦,腹大如鼓,孩子在偶然采食了山上的新鮮山楂后,疾病竟霍然而愈。
山楂幾乎含有水果中所有的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有機酸和維生素C的含量高,并能促進肉食消化,能保護心血管,降低血壓血脂和膽固醇,還有抑菌、強心、收縮子宮、抗癌等作用。
下面介紹幾種妙用山楂的輔助治療方。
白領亞健康:山楂、枸杞各15克。以沸水沖泡2小時。頻頻飲用,每日數(shù)次。能健腦益腎。
凍瘡:取鮮山楂適量,將其去核搗爛,敷于患處,紗布包裹固定。尤適用于凍瘡未潰者,一般3天即可痊愈;對皮膚潰爛者,2~3天換藥1次,一般7天即可痊愈。
產(chǎn)后惡露不盡:用山楂數(shù)十粒,打碎煎水,加適量砂糖,空腹溫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
感冒、鼻竇炎:山楂9克,甘草6克,胖大海2個,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1劑。
聲帶息肉:焦山楂30克(鮮山楂60克),用水浸泡后,加水適量煎煮2次,去渣取汁,合并煎液約1500毫升。使用時將藥液稍加熱,少量多次含漱于咽喉部,緩緩咽下,每日1劑。治療期間切勿大聲喊叫,禁聲2周。
高血壓、高血脂:山楂、白菊花各10克,決明子15克,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
鼻竇炎:山楂9克,辛夷10克,蒼耳子8克,甘草6克,開水沖泡代茶頻飲,每日1劑。
消化不良:焦山楂、麥芽各10克,研末加適量紅糖,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
腹瀉:取山楂、五味子各適量,將其炒焦研細末,紅糖水送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冠心病:生山楂片、桃仁、紅花、郁金各15克,開水沖泡,加蓋燜30分鐘后服用,每日數(shù)次。
肥胖:取山楂20克,荷葉15克,煮沸代茶飲,每日1劑,療程不限。
除此之外,山楂還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目前國內(nèi)外有專家學者把山楂引入抗癌食品。據(jù)報道,山楂抗癌功效來源于它所含的特荊素、杏仁甙和維生素C等成分的綜合作用。有人認為,每天吃25克鮮山楂,就可抑制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有助于防治宮頸癌、食管癌、腸癌、肝癌等。
山楂對皮炎、濕疹、疔瘡及癬也有一定療效。近年來,國內(nèi)有專家以山楂、防風治療過敏性皮炎,以山楂、桃仁治療慢性濕疹,以山楂配合六味地黃丸治療色素性皮膚病,以山楂為主治療銀屑病、痤瘡、脂溢性皮炎和凍瘡等。
.食用山楂有講究
《本草綱目》早有記載:“凡脾弱、食物不化,胸腹酸脹者,于食后嚼二三枚(山楂),絕佳”。用山楂做藥膳及食品方式頗多,可做成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還可做汁、酒、醬、元宵餡、冰糖葫蘆、罐頭等,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山楂酸甜可口,滋味好、藥用價值也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山楂哦。尤其是以下四類人群:
懷孕前三個月的孕婦:山楂有活血化淤、刺激子宮收縮的作用,剛懷孕的孕婦本來胎盤就不牢固,再吃山楂就有可能誘發(fā)流產(chǎn)。但將要生產(chǎn)的孕婦可以適當吃山楂,以刺激子宮收縮。另外生產(chǎn)后,惡露不盡的、產(chǎn)后淤血的、腹痛的產(chǎn)婦都可以適當多吃些。
脾胃虛弱者:山楂雖然因為含有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含有有機酸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液分泌、助消化、增食欲,但是這個作用并不是通過健脾胃的功能來實現(xiàn)的,所以平時脾胃虛弱者不宜過多食用。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酸過多有吞酸、吐酸者應慎用山楂。因此建議,最好將山楂煮熟或切片泡水喝。
換牙期兒童:正處于牙齒更替時期的兒童,長時間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也會對牙齒生長不利。齲齒的兒童也不能過多食用。食用山楂零食時家長要注意控制量,適可而止。例如,常見的山楂片,6歲以下的兒童的食用量最好控制在每次1片,一天4~5片即可。
血脂過低者:山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血脂過低的人多食山楂會影響健康。
另外,普通人也不能一次食用過多山楂,常用劑量為6~12克。過食山楂傷中氣,影響脾胃正常功能。山楂中含有鞣質(zhì),不宜空腹吃,應在飯后服用或食用山楂制劑和食品。山楂為行氣去積滯之品,在服用人參等補氣藥物時不宜服用山楂。
山楂怎么吃最好
焦山楂煮水效果最好。開胃消食選山楂固然沒錯,但效果最好的還屬中藥鋪里的中藥材——生山楂、焦山楂等(因炮制工藝不同,功效會略有區(qū)別)。因為這些山楂作為中藥材,不過分追求其本身的口感,沒有經(jīng)過反復加工,藥效成分大多也能得到很好的保全。
專家介紹,相比之下,焦山楂經(jīng)過炒制之后,除了消食導滯的作用,還能治療伴有積食的瀉痢,更有利于消化。因此,對于食欲不振、胃口差的孩子,家長不妨試試用此類山楂煮水服用或開水泡服。
山楂的挑選和儲存
山楂味酸,想買偏甜一點的還真是門學問。其實可從5個方面來看。
果形 山楂扁圓的偏酸,近似正圓則偏甜。
果點 山楂表皮上多有點。果點密而粗糙的酸,小而光滑的甜。
產(chǎn)地 產(chǎn)自山東和東北的發(fā)酸;河北、河南的酸甜適中。
果肉顏色 果肉呈白色、黃色或紅色的甜;綠色的酸。
果肉質(zhì)地 軟而面的甜;硬而質(zhì)密的偏酸。
貯藏山楂應置通風干燥處,防蟲蛀、霉變。數(shù)量不多的山楂片可用塑料袋密封,放于冰箱內(nèi),可保存1年不變質(zhì)。
山楂入菜好滋味
在肉湯中若加入山楂,可以使湯不油膩,清新可口。山楂中含有豐富的酸類物質(zhì)和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強酶的作用,又可以中和肉類中的胺類物質(zhì),從而去除腥膻味,增加肉湯的鮮味,使湯鮮透滑嫩;還能促進肉食消化,有助于膽固醇轉(zhuǎn)化,鈣質(zhì)也在微酸的肉湯中容易溶解,便于吸收。這里介紹兩個常見的山楂食療方:
山楂降壓湯:山楂15克,瘦肉200克,洗凈,切好待用。將鍋燒熱以后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加入雞湯,燒沸后下入瘦肉、山楂、鹽,用文火燉50分鐘。可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癥。
山楂蓮葉排骨湯:排骨400克,洗凈、斬件;山楂20克、烏梅2枚、薏米50克浸透、洗凈。將上述四味放入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武火燒開,后改文火煲湯約60分鐘,再放入洗凈新鮮荷葉(一角)煮沸片刻,加鹽調(diào)味后即可飲用。此湯有消暑健胃補益的作用。
溫馨提示:煮山楂時忌用鐵、銅鍋,以免破壞山楂的營養(yǎng)成分。